以前提起宝山,大多数人心目中联想到的是钢铁产业,但是这两年来,很多市民会想到宝山看樱花、坐邮轮。宝山正是以旅游布点,带动面上转型,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
宝山区委书记汪泓表示,在旅游业长期发展和实践过程中,深深感到,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对推动区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促进旅游业走内涵式、规范化发展非常重要。从区域层面来说,以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为契机,构建彰显宝山特色旅游产业体系,以“大旅游”的发展理念,整合旅游资源,塑造特色品牌,传承历史文脉,促进城市转型发展,从而提升宝山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从示范试点的层面来说,宝山区以邮轮经济为引擎的转型,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工业区”如何向“旅游区”转型的路径,这亦是国家旅游局、上海市旅游局将宝山区作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试点地区的意义所在。
宝山区旅游业的发展是城市转型、产业转型的典型代表,从工业区向旅游区的转变过程中,实现了“从钢花到樱花,再到浪花”的发展,宝山提出“打造以邮轮为特色的北上海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来对接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要求。在此次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中,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暨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创建联席会议,出台了支持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的奖励政策,用于鼓励企业试点、扶持品牌建设、引导产业发展;区政府划拨专项财政经费用于落实旅游标准化日常工作,并追加财政投入用于旅游项目服务设施建设。
在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下,企业标准化意识不断增强,从最初的不理解标准化到有130家旅游企业积极申报参与试点,“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标准化试点模式逐步形成。一个区的试点创建涉及到的业态、企业方方面面,除旅行社、旅游景区和旅游饭店这些传统的旅游业核心企业外,还覆盖了包括餐饮、娱乐、购物等各旅游要素,借助于联席会议作用的充分发挥,宝山逐步形成了以旅游为主线,串联各种服务业态良好工作机制。
邮轮产业方面,吴淞口是上海濒江临海的水上门户,也是长江流域城市发展带的前沿阵地和沿海城市发展轴的中心。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拥有天然的水深优势,可同时停靠2艘10至15万吨级的大型邮轮,使得宝山具有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国际旅游门户和水上旅游最佳区域的巨大潜力。现在,已有5艘全球大型豪华邮轮以此为母港,今年将靠泊超过220航次,是亚太地区邮轮枢纽港。2012年9月,宝山成功申报了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从公共服务入手,拓宽邮轮港周边道路,提高邮轮港周边景点的质量,还将在邮轮港周边配套五星级宾馆、大型商业广场等。
旅游品牌方面,樱花是宝山生态的一张名片。宝山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6%,在全市名列前茅,市内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就在宝山,全市最大的郊野公园——顾村公园也在宝山。上海樱花节在这里举办,赏樱游客的数量屡创新高,今年达到140.59万人次,比2011第一届樱花节翻了一番。
工业旅游方面,宝山以前是个工业区,有很多老仓库、老码头、老港区、老堆场、老厂房。近年来,在产业转型中,宝山将“五老”资源的转型作为产业调整的突破口,工业旅游的内涵、载体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工业旅游点——宝钢,是第一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可以说是宝山工业旅游标准化最早的企业;博物馆类的工业旅游点——上海玻璃博物馆、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陶瓷科技艺术馆等,这些点都是A级景区、或者上海工业旅游示范点;文创类的工业旅游点——半岛1919,正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功能类的工业旅游点——上海婚礼中心、汽车梦工厂、上海呼叫产业基地,这些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经过近年来的创建,宝山新增国家AAAA级5家,AAA级景区2家,实现了多年来A级景区“零”的突破;通过对已开业宾馆酒店的科学引导和有力督促,完成3家绿色饭店和2家四星级旅游饭店的创建,实现宾馆业“零”的双突破。如今,旅游业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已基本呈现“8+1”融合框架,即农业、工业、商业、文化、绿化、科技、教育、体育等领域与旅游业的融合。农业旅游形成“一条主线(沪太路),多点分布”的新格局,工业旅游涵盖工业企业、行业博物馆、创意园区、重大工程建设成果等多种类别,文化旅游载体日益丰富,邮轮旅游快速发展,生态旅游品质增强,旅游纪念品开发取得一定成果,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大大增加了宝山旅游的宽度、广度和厚度。2013年,全区接待游客总量855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总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10%;2012和2013年开展示范试点工作的两年,旅游收入59.4亿元,与前两年相比,同比增长34.9%,旅游人次1566万人次,同比增长52.7%。在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作为第三方对标准化试点企业进行游客测评中,满意度位于全市前列。
宝山区区长方世忠表示,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是宝山区域转型发展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动宝山发展现代经济,加快建设滨江新城的强大动力,我们将一以贯之的做深、做细、做好。
据了解,下一步,宝山将着力在四方面下功夫:
一是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通过旅游标准化这个有效手段,盘活全区资源,“点”上提升、“线”上优化、“面”上集聚,推进旅游产业和宝山社会经济建设融合发展,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提升景点品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要让来宝山旅游休闲、商务会务及探亲访友的游客感受到宝山便捷、有序、愉悦的旅游环境,把旅游业作为提升宝山综合实力,打造宝山品牌的重要抓手。
二是进一步推动邮轮旅游标准化建设。按照“需求导向,整合提升,统筹协调”的原则,宝山将进一步加强政府协调引导,注重借鉴学习,持续改进吴淞口国际邮轮母港服务标准体系,构建高效、务实的邮轮旅游标准化体制机制,推动邮轮旅游标准化与国际接轨,建立健全邮轮旅游标准化体系,保障邮轮产业快速发展,提高邮轮经济对宝山乃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三是进一步完善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综合考虑宝山旅游特色与发展需要,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覆盖全面、定位准确,旅游业基础标准、旅游业要素标准、旅游业支持标准和旅游业管理标准四大业务领域标准相互衔接、配套完善的旅游标准体系,以体现其前瞻性、适应性与可行性,为更好地引领和规范旅游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是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理顺产业发展的机制体制。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建立旅游标准化组织协同机制、政策引导机制、宣传推广机制、监管评估机制等。建立宝山区标准化专家小组,全面开展以邮轮旅游为主的标准化研究和标准制定。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和旅游企业的专家力量,建立旅游、邮轮等方面的人才培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