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日,本区开展了一系列内涵丰富、主题鲜明、形式活跃的文化活动,吸引社区青少年、戏曲爱好者、公益群体等纷纷参与进来,共同激发艺术创造力,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以亲情浇灌朗诵之花用美德传递城市精神
10月27日下午,苏州河文化艺术节全民阅读系列活动2017年上海市“长征杯”市民亲情朗诵大赛决赛在长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本次比赛以“亲情”为主题,并创新四位导师分队比拼的形式,选手都以家庭形式报名,评审导师在36组家庭中选出16组团体,组成四支战队,角逐决赛舞台。
大赛邀请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会长王群领衔的6位专家组成评审团,与30名全市资深朗诵爱好者组成的大众评审团共同参与评审。决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6组选手演绎各自作品,从中评选出4组选手,第二阶段4组选手与复活的2组选手共同角逐冠军,最终结果由专家评审与大众评审投票决出。
决赛当天,舞台上既有一家三口表演的亲情故事,也有青年兄妹演诵的激昂文字,还有年逾花甲夫妇对诵的恩爱深情,更有将近古稀姐妹展现的难忘记忆。最终,姚珍娣家庭作品《海棠花祭》、赵妍家庭作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荣获总冠军,其余家庭分别获得最美亲情家庭奖和魅力亲情家庭奖。
此次赛事既是一次朗诵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切磋,也是一次用传统美德谱写的“爱的盛会”。主办方借助这一赛事,挖掘文化深度,塑造城市气质,从而推动社会美德建设,彰显城市文化魅力,构筑城市精神文明。
名家齐聚宜川共为戏曲喝彩
10月29日下午,苏州河文化艺术节特色活动,“同心艺行,戏耀宜川”——“联合杯”第十六届宜川戏曲节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幕,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吉燕萍、淮剧表演艺术家梁伟平、京剧表演艺术家严庆谷与宜川戏曲团队成员、社区各所中小学戏曲艺术教育中心学生粉墨登场,献上精彩演出。在接下来的8天时间里,宜川戏曲节每天为社区居民送上一台戏曲主题演出,其中不乏上海京剧院等专业院团的身影。
当天,开幕式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喝彩声一阵高过一阵。文化活动中心广场上展示了海派瓷刻等富有特色的手工艺术。中心大厅里,“我心中的戏曲艺术展”和“环保艺术展”吸引众多居民驻足,各类戏曲题材作品让人眼前一亮。由中远实验学校、博士娃幼儿园、中远哈哈少儿、顶顶创意园等多个学校和艺术机构学生绘制的戏曲脸谱面具和绘画作品缤纷绚丽,描绘出他们对戏曲艺术的认识和感知。
十六年来,宜川戏曲节着力发挥专业艺术资源和群众文化精品展演的优势,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逐步成为了社区群众广泛参与、展示才华的艺术节庆,形成了“人人参与戏曲节,人人享受戏曲节”的良好氛围,广大社区居民从中获得了多层次的戏曲文化艺术享受。
鼓励创意艺术让孩子拥有腾飞的翅膀
10月28日,首届M50中外少儿创意艺术大赛开幕仪式在M50创意艺术园区举行。从5000幅征集作品中脱颖而出的203幅小选手作品在M50专业画廊进行展出,同时,50幅优秀作品进行了现场自主拍卖,拍卖所得用于贫困地区青少年的艺术教育。本次大赛得到市民盟、市妇联、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以及区旅游局的全力支持,展览持续至11月12日。
首届M50中外少儿创意艺术大赛的宗旨是“创意,让孩子拥有腾飞的翅膀”。大赛面向4到16周岁的少年儿童,自2017年6月3日启动以来,共计收到参赛作品(书画)5000余幅,同时,网络参与投票、转发和互动量达370万次。赛事评委知名当代艺术家薛松、东方卫视主持人袁鸣以及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付军从作品风格、立意、艺术感染力、艺术美感、艺术共鸣度等角度进行评选,并综合考量作品人气(线上投票与线下展览),最终评选出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最佳人气奖、网红奖以及入围奖。
开幕仪式上颁发了大赛网红奖,并举行了画作慈善拍卖,小选手邵欣竹的作品《一生》最终成交金额为9000元。M50中外少儿创意艺术大赛组委会将拍卖所得全数捐赠给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上海慈爱妈妈公益基金专项基金,用于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开设艺术教育课程等服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