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进简阳市脱贫攻坚,确保年内实现省定贫困户全部摘帽;建设10个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园区;新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2500人;力争年内建成30万亩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昨日记者从市农委获悉,下半年,我市农业发展将突出十个方面的重点,确保全市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力争3.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5%、力争9%。
“改革”和“创新”齐驱发展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农村改革试验区,我市下半年将继续突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成都市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成都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意见》,尤其是抓好崇州市、龙泉驿区供销社改革试点,以及全面完成简阳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逐步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
坚持“改革”与“创新”齐驱。下半年,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精心筹备“菁蓉汇”农业专场活动,组织“十佳”“优秀”项目评选,争创全国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双创”典范区,力争建设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园区10个。
与此同时,重点推进简阳市脱贫攻坚,确保年内实现省定贫困户全部摘帽。
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40亿元
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整市推进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我市将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生态循环发展、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引进重大项目等方面强经济、促发展。
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下半年,我市力争新发展家庭农场300家、农民合作社15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社会化服务组织150家,新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2500人,全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60%。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方面,力争年内建成30万亩,完成10个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突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100亿元、现代种业产值达到67亿元、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到50万亩。加快建设26个赏花基地,重点开展14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力争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人数1亿人次、实现总收入240亿元。实施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三级示范试点提速行动,打造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镇10个。重点创建猕猴桃、茶叶等市级“天府品牌”,制定实施“天府源”品牌建设营销推广方案,力争新增国家级农业品牌2个。
同时,制定农业投资促进计划,力争新引进农业重大项目30个,到位资金100亿元;实施农业项目200个,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
争创幸福美丽新村示范村150个
坚持“小组微生”、“四态合一”理念,研究制定《成都市2016—2020年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促进幸福美丽新村提质扩面,力争全市创建幸福美丽新村示范村150个。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力争新增“三品一标”认证35个的同时,扎实开展农业投入品、生鲜乳质量安全等9大专项执法检查。
记者 粟新林 陈泳
相关新闻
创新“三农”金融产品服务都市现代农业
市农发投公司搭建起四位一体涉农项目投资体系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助推器之一,我市一直致力于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昨日,记者从市农发投公司获悉,目前,我市已初步搭建起“委托贷款+贷款担保+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的四位一体涉农项目投资体系,通过持续加大“投贷”力度,优化“投贷”结构,创新“三农”金融产品,服务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设立产业基金。在依托财政划拨的项目资本金设立初始规模为5亿元的“成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基础上,市农发投与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15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合作意向,已签订的合作协议金额也已达到70亿元。同时,市农发投还与平安银行、新津县共同推进美丽乡村产业基金项目,并稳步推进蒲江县5万亩耕地质量提升计划“嘉博文耕地保护基金”的设立。预计到2016年末,产业基金总规模将达到100亿元。
在反复研究股权投资的基础上,新推出股权投资品种,我市出台了《成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股权直接投资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管理办法》,发布了申报指南并帮助10余家农企进行了项目申报,其中3个涉及生猪、高科技农业的股权投资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实现了由原来较为单一的债权投资(委托贷款)模式向“投贷结合”模式转变。
通过出台《龙头企业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龙头企业信用贷款实施细则》,对我市信用良好、实体产业运行较好的龙头企业给予无抵押的信贷支持,目前已有14家农企参与了第一批项目申报,申报金额共计1.5亿元;
推出的“首贷户”、“设施贷”、“联动担”、“两权助农担”、“‘新四权’抵押担”等新型贷款担保品种,已为2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0.7亿元的担保扶持,有效破解其资金瓶颈难题;五是建立了利率季度发布制度,根据市场情况对贷款利率进行动态调整,形成比较优势,服务不同层次的农业经营主体,解决了经营主体“融资贵”的问题。(记者 粟新林 陈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