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最快中欧班列
6月8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成都、重庆、郑州等八城同时举行了统一品牌中欧班列发车仪式。从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第一个抵达终点,仅花了不到11天就满载41车厢货物来到波兰罗兹,较其他城市的中欧班列运行时间大约少了4天时间。
在所有中欧班列中,为何蓉欧快铁运行时间最短?最快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机遇?昨日,记者采访相关部门,揭开了“最快”背后的秘密。
最快的中欧班列
只比空运慢几天
运行成本仅为空运的五分之一
“首达班列来自四川成都!”波兰当地时间6月20日,中波两国在华沙铁路集装箱货运站共同举行了隆重的中欧班列接车仪式,波兰国家铁路公司董事长非常兴奋地向现场嘉宾宣布了这一消息。
6月8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成都、重庆、郑州、武汉、长沙、苏州、东莞、义乌八地同时举行了统一品牌中欧班列发车仪式。由成都出发的X8104次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一路疾驰,于6月18日抵达了波兰罗兹;在波兰罗兹停留一段时间后,于6月20日抵达终点站波兰首都的华沙站。蓉欧快铁是第一个抵达华沙站的中国班列,也是八城同发中欧班列中率先抵达终点站的班列。
“成都班列运行时间为11天,是所有中欧班列中运行时间最短的,其他中欧班列运行时间为大约15天。”在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副总陈杰看来,蓉欧快铁的率先抵达,再次用事实向全球展示了令人惊叹的“成都速度”,也体现了成都的独特区位优势。
事实上,蓉欧快铁就一直是跑得最快、运行最为稳定的班列。2013年4月26日,蓉欧快铁正式开行,从成都青白江集装箱中心站出发,经兰州到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抵达波兰罗兹站,线路全长9826公里。开行之初,蓉欧快铁的运行时间为14天,而后进行了多次提速,运行时间缩短至现在的不到11天,一直是运行时间最短的中欧班列。
如今,成都出口货物搭乘蓉欧快铁抵达波兰罗兹站后,可以在1—3天内通过欧洲铁路或公路网络分送至欧洲任何地方。如此快速的运输中转时间,与空运相比只慢几天,而其运行成本仅为空运的约五分之一。
6月8日,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从成都出发。
极快的货物通关
优先保障措施 从接单到验放最快只需几分钟
昨日下午,谈及蓉欧快铁率先抵达终点站时,成都海关驻青白江办事处监管科关员杨杰兴奋又自豪——他和同事一起加班加点验放了首趟班列的货物,见证了蓉欧快铁又一次提升其全球影响力。
“蓉欧快铁货物通关要优先保障,不论加班到多晚都要确保货物第一时间顺利通关。”杨杰称,蓉欧快铁多次运行提速的同时,成都海关也在不断提速,通过优化流程在各个环节“争分夺秒”,持续提升通关效率,“正是有了这些优先保障措施,货物从接单到验放最快只需几分钟。同时实施全天24小时预约通关作业,当天申报货物当天就能够验放通关。”
“目前蓉欧班列已加密至每天一班。”杨杰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加班已成“常态”,一方面是要保障货物及时通关,另一方面则是蓉欧班列货物量的日益增多。面对快速增长的蓉欧班列货运量,成都海关有针对性地对进出口货物提前研究,提出“预先归类”“预先审价”“汇总征税”等便利化措施,并设立了货物通关快速处理专岗,有效地缩短了货物通关时间,帮助企业进一步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
成都海关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目前成都海关驻青白江办事处已组建专门课题组,开展铁路运输专题研究,从蓉欧快铁运营模式、运行机制建设以及与其他中欧班列优缺点比较等多方面开展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并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成都海关只是蓉欧快铁“成都速度”背后的一个缩影。蓉欧快铁能够率先抵达终点站,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因素——“天时”是班列运行时刻最优化、运行最稳定;“地利”是成都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区位优势;“人和”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对蓉欧快铁予以的优先保障、全面支持和积极配合。
更快的成都速度
大力实施“蓉欧+” 运行时间更短班列密度更大
波兰当地时间6月20日,在现场迎接专列抵达的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说,波兰是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TCL电子元件在当地组装下线后,一天就能到达法兰克福和巴黎,3天就能抵达包括里斯本、马德里在内的欧洲全境,“目前工厂90%的零部件已转为铁路运输,预计今年从成都运往波兰的货物将达2000车厢。”
“有了蓉欧快铁,货物运输率大大提高,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发货时间比以前更快了。”TCL(波兰)工厂副总经理托马斯·奥兰德称,TCL运往波兰的电子元件,将被运送至中国在波兰最大的制造工厂——TCL波兰分厂进行组装,进而发往全欧洲进行销售。
今年5月底,全球物流巨头DHL、全球大型生产制造商联想相继与成都市口岸物流办签署了《中欧物流通道建设合作备忘录》。这意味着双方就加强蓉欧快铁班列合作、共同打造成都货运枢纽等事宜达成共识,同时也标志着蓉欧快铁与国际性物流企业、大型生产制造商进入了深度合作阶段。
成都市口岸物流办主任陈仲维称,目前在稳定开行蓉欧快铁基础上,成都正举全市之力大力实施“蓉欧+”战略。推进跨境跨域班列多点加频运行,发挥蓉欧快铁在中欧班列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在蓉欧快铁两端分别做加法,把国内端延伸至国内沿海沿边城市,把国际端从波兰罗兹延伸至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等更多的欧洲腹地城市。二是积极打造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蓉欧+’陆港产业园,提升陆港功能和服务能力,并重点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企业入驻。”
陈仲维表示,接下来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还将与更多的大型物流企业、大型生产型企业、大型国际贸易商展开深度合作,深入推动“蓉欧+”战略实施。目前蓉欧快铁去程已实现每天开行一班列,返程实现每周开行三班列,在加大开行班列密度的同时,还将提速进一步缩短其运行时间,今后运行时间将逐步缩短至9天。同时,依托蓉欧快铁优势,成都选址在波兰罗兹的另一个场站建设欧洲分拨中心,货物搭乘蓉欧快铁抵达欧洲后,能够以最快速度分拨到各个目的地。“通过这些措施,既提升蓉欧快铁的竞争优势和国际影响力,又切实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最终将带动成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能聚集。”
记者 杨富
相关阅读
波兰: “一带一路”铁杆粉 期待中欧班列满载而归
“一带一路”倡议,催生了横贯欧亚大陆的多趟中欧班列运输线路。密布的陆上交通网、不断扩容的海上航线,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紧密相连。
而中东欧最大的国家波兰,就位于“一带一路”的东西方交汇点上,敏锐地捕捉到了契机,加入这一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进程。
波兰总统杜达曾在去年访华时表示,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波兰已成为进入欧洲的“门户”。目前,已有多条中欧班列,或途经波兰,或将欧洲的重点站设在了波兰。比如,长达9800多公里的蓉欧铁路从中国成都始发,终点就在波兰的第二大城市罗兹。
“我们力争成为中国货物进入欧洲的门户。”蓉欧班列终点所在的罗兹省省长兹涅维·劳(Zbigniew Rau)一见到记者就细数起波兰第二大城市罗兹在交通物流方面的优势。
在劳看来,罗兹与中国关系的重大提升,还要数2013年通车、连接中国成都与罗兹的中欧班列。
波兰方面负责蓉欧班列运行事务的Hatrans物流公司工程师简恩克斯科(Krzysztof Janeczko)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道,目前蓉欧班列离开成都的日期固定在每周六和周日,一般12~13天后达到罗兹。“班列装载的集装箱都统一为40尺的规模,且固定为41节车厢。”简恩克斯科说道,“每个集装箱的报价在4800~5000美元左右。”货物抵达罗兹后,借助欧洲的铁路和公路网,可以在1~3天内快速分拨至欧洲的主要城市。
Hatrans公司负责物流的项目经理格斯塔克(Jakub Garstka)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从中国发往波兰的货物主要是以笔记本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汽车配件,以及鞋袜等,波兰发往中国的货物则以食品、农产品为主,还有些服饰。
正是因为蓉欧班列的频繁往来,记者在罗兹市内发现,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百货商品不在少数。
Hatrans公司希望将班列的全程运行时间缩短至10~11天。格斯塔克还对记者透露,Hatrans目前计划在罗兹经济特区建设新的物流中心Silk Park,为“蓉欧快线”的双向发展提供全面的服务。
格斯塔克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在蓉欧班列的合作样本带动下,公司也考虑与中国的其他城市进行班列合作,比如中国南部的城市厦门。
(原载《第一财经日报》2016年6月22日09版,有删节)
“蓉欧快铁”促成了 成都和罗兹物流中心建设
当地时间6月20日下午,在中国和波兰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首列统一品牌中欧班列缓缓驶入位于华沙近郊的铁路集装箱货运站,不少民众激动地挥舞双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随着新班列开通和更多城市参与进来,被誉为“铁轨上的丝绸之路”的中欧班列,为中欧经贸合作插上了翅膀。
6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了对波兰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并于当天下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古城布哈拉。在访问波兰期间,双方宣布将中波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见证了40多项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的签署。
当地时间6月20日,习近平主席同杜达总统在华沙共同出席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两人在台上向缓缓驶来的中欧班列挥手致意。当天的班列从成都出发,是6月8日中欧班列品牌启用后首次抵达欧洲的列车。
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致辞中表示,波兰是中欧班列进入欧洲的门户,中欧班列的常态化开行,必将为中波全方位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欢迎更多波兰优质产品通过中欧班列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
在华沙铁路集装箱货运站,杜达总统还邀请习近平主席品尝了波兰苹果。波兰是世界最主要的苹果生产国之一,在2014年被俄罗斯制裁后,一直在努力开拓亚非市场。根据中波刚刚签署的卫生检疫许可协议,波兰苹果将可以登陆中国大陆市场,最快将在今年9月抵达。
目前,中波之间已有两条直达班列,一条从成都到罗兹,另一条从苏州到华沙。与40到50天的海运相比,铁路运输要快很多,仅需11到14天。目前,每周约有20趟中欧班列在中波之间往来。
波兰希望利用中欧班列缩小对华巨大的贸易逆差。2015年,中波贸易额170.9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143.5亿美元,进口27.4亿美元,中波贸易逆差高达116.1亿美元。
2011年3月,首列中欧货运班列正式开通。截至目前,中国已有16个城市开通去往12个欧洲城市的集装箱班列,铺划运行线路39条,累计开行中欧班列1700列以上,主要的线路包括成都至罗兹、郑州至汉堡、苏州至华沙、义乌至马德里等。今年6月8日,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正式启用,带有统一标识的中欧班列从全国多地同时发出,标志着中欧班列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罗兹省省长兹比格涅夫·拉乌说,通过“蓉欧快铁”,中国与波兰间的运输只需要10多天,从这里转运到任何欧洲国家的首都最多仅需3天。“这样优越的运输条件让我们吸引到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也为波兰增加优势产品出口提供了新机会。”
据悉,依托中欧班列优势,借助罗兹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罗兹计划修建一个占地34公顷的综合物流中心,把从中国运来的货物快速分拨到欧洲其他地区,这一物流中心将包括仓库、冷藏室、分拣中心、包装区、重装部于一体,真正将罗兹打造成为现代化国际物流城。罗兹市市长汉娜·兹达诺夫斯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都到罗兹的货运班列促成了两个城市的物流中心建设,激起了罗兹成为整个欧洲中国货物集散地的愿景。
领馆选址成都 蓉欧快铁是关键因素
专访波兰驻成都总领事卡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波兰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卡夏。她认为,波兰和中国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欧班列的开通,不仅将促进两国贸易的发展,亦将有助于波兰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
《21世纪》:如何评价目前波兰和中国的关系?
卡夏:波兰和中国一直保持了非常良好的关系,波兰1949年便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特别是在2011年,两国之间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事实上,最近几个月,波中两国互访频繁,在去年11月,波兰总统杜达访问中国,并参加了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今年4月,波兰外长瓦什奇科夫斯基也到访了成都。而自去年11月波兰驻成都总领事馆开业后,波兰和四川的合作也很多,包括四川省和成都市主要领导对波兰的访问,以及波兰罗兹省省长近期到访成都。我相信,习近平主席对波兰的访问,将使两国关系达到新高。
《21世纪》:在中国和波兰未来的经贸交往中,罗兹省是否可以扮演更重要的地位?
卡夏:我希望罗兹成为波兰和中国之间货物贸易的物流中心。更重要的一点是,罗兹也可以成为波兰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这是因为,首先,罗兹有很多高科技大学,这里大学生资源丰富,他们的外语能力很强,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劳动力。
除中欧班列外,罗兹最近还启动了一个针对中国的2020展会项目,希望通过展会把波兰商品输入中国,我希望四川省和罗兹省的关系得到发展,使得双边贸易在2020年得到更大成功。
《21世纪》:波兰选择在成都设立领事馆的原因是什么?
卡夏:2014年,我参加中国外交部组织的考察团,考察了包括成都在内的西部三个城市。我第一次见到成都就爱上了这里,和其他地方相比,这里的生活环境、对外开放度都有优势。而在我们对领馆进行选址的过程中,蓉欧快铁也成了成都最终被选上的关键因素。
波兰并不是一个大国,总人口只比重庆多一些,在成都设立领事馆后,我希望帮助中国游客更加了解波兰。波兰在二战中是一个饱受创伤的国家,但随着战后的发展,波兰目前的经济实力在中东欧国家里是非常强的。
例如,波兰的家具和珠宝设计能力很强,我们的机械产品和采矿设备都有优势。还有,波兰的食品和农业产品都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实力,比如波兰的苹果。我相信,无论通过什么方式,波兰苹果都会与中国消费者见面。
(综合《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