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唐良智罗强调研我市"三网融合"工作

2020年10月15日 10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2017/2/8

并召开现场会

推进“三网融合” 实现“智慧治理” 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加快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昨日,市委书记唐良智,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率队前往成华区,实地调研推进城市服务网、民生网、安全网“三网融合”工作情况,并召开工作现场会,安排部署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有关工作。

成华区圣灯街道关家社区关家大院,通过“平安智慧院落”建设和院落居民自治工作,使老旧院落蝶变为智能院落、幸福家园。唐良智来到关家大院,详细了解该大院社区警务管理系统运行、社会事务便民设施配备等情况。在了解到市民可以通过设在大院的智能终端设备办理诸如社保证明等情况后,唐良智十分高兴,他说,通过平安智慧院落建设,就是将“互联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区、到基层,“通过社区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就是要让信息跑路,市民办事更便捷。”

建设路街道培华路社区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契机,推进社区治理服务信息化。唐良智详细了解该社区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一窗办理”、探索社区生活服务“一网打理”、实行社区民情“一键互通”等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调研中,唐良智说,要不断拓展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功能应用,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新机制建设,进一步推动“社区管理”向“服务治理”转变,做到“线上信息快捷化、线下服务精细化”。

在成华区“大联动”中心,唐良智详细了解“大联动·微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充分肯定了成华区创新“互联网+服务治理”新模式,探索建立了“大联动·微治理”体系,有效推动了安全网、民生网、服务网“三网融合”建设。

在随后召开的工作现场会上,成华区、武侯区、市委政法委、市经信委、市政务服务办分别汇报了“三网融合”推进情况和下一步打算。唐良智对相关部门和区(市)县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他说,推进“三网融合”过程中,“动作快、亮点多、效果好”,各区(市)县和市级相关部门行动迅速,因地制宜,积极开展试点探索,形成了一批特色经验和做法。企业和市民普遍反映,与党委、政府的沟通渠道更加畅通,办事更加便捷。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看到,我市“三网融合”目前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距离预期目标和企业、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下一步,要在“全面铺开”和“纵深推进”两个方面做文章,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推进“三网融合”,加快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要深刻认识推进“三网融合”的重大意义。推进“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治理”,是我们运用互联网再造决策、执行、管理和服务流程的创新实践,是顺应互联网发展和社会服务需求趋势、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是直通广大人民群众、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可以讲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民生所向”。

二要扎实抓好推进“三网融合”的重点任务。要按照《推进城市服务网民生网安全网“三网融合”总体规划(2017-2020年)》确立的“三网融合”的“1234”总体思路,着力打造城市智慧治理“一个中心”,强化应用和基础“两个支撑”,建设统一的企业服务、市民服务、城市安全“三个平台”,实现融渠道、融业务、融平台、融数据“四融”和慧服务、慧民生、慧安全、慧决策“四慧”,加快打造全国领先的城市服务网、民生网、安全网。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四个突出”:要突出规划引领,完善顶层设计;要突出大数据管理和运用,打造城市智慧治理中心;要突出融合共享,强化应用和基础支撑;要突出智慧便捷,建立统一的企业、市民、城市安全服务平台。

三要切实加强推进“三网融合”的工作保障。以这次会议为标志,我市“三网融合”工作站上了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新起点。各区(市)县、市级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协调联动、狠抓落实,将“三网融合”作为推进政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开门建网,严格考核评估,力争尽快取得明显突破,实现城市智慧治理水平的大跨越,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保障,为全省、全国提供有益经验借鉴。

罗强在主持现场会时说,推进城市服务网、民生网、安全网“三网融合”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市上下务必高度重视,及时传达学习本次会议特别是唐良智书记的讲话精神,对本区域的“三网融合”工作进行系统安排,抓早抓好抓细抓实各项工作;要做好顶层设计,推进“三网”数据标准化、规范化,打好“数据会战”;要建立规范统一的云平台,推动数据互联互通、信息有效共享;要做好数据保密、数据清洗和数据开发利用等各项工作,探索建立大数据交易平台;要抓好线上线下结合,提高运用互联网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强化统筹协调,积极配合、同向用力,加快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

市领导朱志宏、王忠林、王波、谢瑞武、左正、杨林兴参加调研和现场会。(记者 钟文)

原标题:推进“三网融合” 实现“智慧治理” 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唐良智罗强调研我市“三网融合”工作并召开现场会

相关新闻

线上 数据共享打通信息鸿沟 线下 精细服务覆盖院落楼栋

成华区推进“三网融合”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E:u5468末值班0107u6210华区.jpg

成华区大联动中心

家住成都市成华区圣灯街道关家大院的欧理元老人一直一个人生活,但他并非无人照管。老人每次进出小区和单元门都会在社区的系统里留下记录,只要他连续两天时间没有出入记录,系统就会自动给社区的管理员发出“报警”信息。目前,关家社区所有小区都实现了数字化治理,提升了对高危人群的个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关家社区的社会管理创新只是成华区探索城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一个缩影。

成华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该区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横向打通部门网络,纵向建立综合体系,通过打造一个中心——城市智慧运营管理中心,建立3个平台——B2G、R2G、S2G,促进城市服务网、民生网、安全网“三网融合”,不断提升对市民、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大数据+服务

企业、市民办事更便捷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成华区大联动中心。圆形的大办公室内,长17.92米、高2.88米的环形高清彩色大屏令人眼前一亮。在这个巨无霸显示屏上,既有成华区的三维地图、成华区公安指挥中心的实时画面,还有各种渠道反映的民生诉求信息和实时监控画面。

整个大联动中心使用面积1500余平方米,安装了可视面积达50余平方米的环形高清彩色大屏,有云计算、云存储、网络、安全等多个平台和30多名工作人员。在这里,整合了成华区25个部门、14个街道的基础数据,解决了以往各类政务数据分散、孤立,标准不统一、难以共享的系列问题,打造出集市民矛盾调处、公共服务、城市综合管理、网上政府等功能于一体,内网与外网结合,移动与固定结合的区域服务治理体系。

在线下,成华创新“双中心”警务与非警务事件互推工作模式,完善形成了“指挥大统一、资源大整合、综治大巡防、矛盾大调解、民生大服务、执法大协同”六大联动联勤机制,形成纵横交错、全域覆盖的服务治理“一盘棋”新格局。

在线上,成华构建了B2G、R2G、S2G大联动综合信息平台,建立“基础数据一本账”,探索服务治理精细化;绘制“地理信息一幅图”,探索决策分析具象化;整合“热线电话一号呼”,探索诉求受理规范化;优化“政务服务一扇窗”,探索公共服务人本化;开发“手机APP一指通”,探索服务管理便捷化。

在成华区,市民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在手机APP版的“网上市民服务中心”实现543项审批事项的网上预约、网上办理,同时可通过手机随时了解办事流程、办事进度、提出意见建议等。成华区还将与企业相关的436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统一纳入平台,实现网上预约、网上办理、现场核办、证照代办全流程在线办理,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让企业、市民办事更加便捷。

互联网+院落

实现社区便民服务“一窗式”办理

一方面是线上数据的信息整合,打通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鸿沟;另一方面则是线下最大限度地推动服务治理向社区、院落、楼栋覆盖,向每个居民延伸。

在圣灯街道关家社区关家大院,记者注意到院落大门上方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了两个摄像头,看起来比一般的摄像头高级不少。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在关家大院,通过电视机顶盒可以把院落内公共区域的摄像头连接到每家每户的电视机上,居民们通过家里的电视机就能及时看到院落内的画面,发现异常情况可随时报警。“一点小改变,大大改善了小区的治安情况,提升了安全保障。”在院落里居住多年的居民张大妈表示。

据介绍,关家社区对院落门卫室进行升级改造,内置了智能电子围栏控制系统、智能门禁控制系统、高清联网视频系统,安装了院落监控显示屏与一键报警按钮,监控视频全部联网,接入区大联动信息平台与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院落还安装了电子围栏和智能门禁系统,居民使用二代身份证进行登记,申领门禁卡和手机电子钥匙进入楼栋。

同样的变化不仅发生在关家社区,在建设路街道培华路社区,社区整合民政、残联、卫计、劳动保障、党建、住房保障等72项民生服务事项纳入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了社区便民服务“一窗式”办理。社区还运用健康信息化平台打造健康服务“一卡通”,为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以这些大数据为基础,医生会根据系统提示,定期到患者家里开展上门诊疗,让社区健康服务更便捷、更精准。(记者 李自强 摄影 刘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