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地铁施工一线捷报频传 轨道交通建设加速

2020年10月15日 10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2016/10/31

●太平园站:我市首个三线换乘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封顶。明年市民地铁转“飞的”,享受无缝换乘

●博览城交通枢纽:南北向路面层全部完工。未来这里将是天府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可以换乘4条地铁线

全市轨道交通建设全力加速,捷报频传——在昨天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最后一个站点太平园站主体封顶的同时,位于天府新区的博览城综合交通枢纽路面层也宣告全部完工。

首个三线换乘站太平园站主体结构封顶 50多根柱子保护管线

昨天上午,随着成都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太平园站最后一块顶板混凝土的浇筑完成,标志着该站主体结构封顶。自此,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所有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实现封顶。而该站也是我市首个三线换乘地铁车站,未来地铁3号线一期、7号线、10号线一期将在该站实现换乘。

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线路长约10.9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6座,分别为太平园站、簇锦站、华兴站、金花站、空港一站、空港二站。线路建成后,市民可从成都市中心城区乘坐地铁直达双流国际机场,实现航空运输和地铁交通换乘“零距离”。

太平园站为地下两层三跨侧式站台结构,负一层为地铁10号线和3号线车站,两线实现了单方向的同台换乘;负二层为7号线车站。车站主体工程长度为232米,标准段宽度为27.1米,基坑平均开挖深度为18米,最深处达32米。由于是三线换乘站,该车站的结构非常复杂,规模很大,相当于4—5个普通车站,也因此造成了施工难度的加大。“这个车站基本上用了我们地铁施工中常用的所有主要工法——明挖、盖挖、暗挖。而为了确保工期,施工单位加大资源投入,基坑土方开挖高峰期投入各类设备共计40余台套,日平均出土约5000方,主体结构施工高峰期投入劳动力约650人,大家简直是使出了‘洪荒之力’。”成都地铁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蒋岿松感慨地说。

在该车站投入使用后,市民会在这里看到50多根“与众不同”的柱子,原来这不是普通的柱子,而是永久性管线保护的立柱,里面“藏着”一条条管线。而在地铁3号线和7号线车站的上方,还有一条220千伏的电力隧道。“在施工中,我们对这条城市供电主通道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在它的下方进行开挖时采用了盖挖法,等于是把电力隧道一直托着,确保了这条高2米、宽4米的电力主通道的安全。”蒋岿松说。

未来可四线换乘 博览城综合交通枢纽南北向路面层全部完工

天府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博览城综合交通枢纽,昨天迎来重要阶段性节点,其南北向路面部分宣告全部完工。

博览城综合交通枢纽位于西部国际博览城西北角,是集地铁、福州路桥(东西向)、大容量公交(暂定)、道路交通、P+R停车场、商业、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地下四层、总规模约17万平方米的城市交通综合体。在效果图上可以看到,地面层为全长373米、宽77.4米的福州路桥,该桥与周边道路齐平,定位于城市交通干道;福州路桥下负一层为下沉式开放广场,未来将设置花园;地下二、三、四层均为地铁轨道交通换乘空间,分别连接1号线三期、6号线、18号线和规划11号线,是拥有四线换乘功能的地下空间。

博览城综合交通枢纽南北向路面总面积约23400平方米,包括福州路主线桥第三联以及南北辅桥、蜀州路因施工被占道部分等。“因为工程体量巨大,为了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前完工,现场高峰时投入了1200多名工人。同时这里有桥梁、还有车站,交叉施工干扰因素大;管线迁改的数量也很大,光回迁管线都达到数千米。而该工程还经历了炎热的夏季,这也增加了施工难度。”成都地铁建设分公司现场代表李皓文告诉记者。

据介绍,下一步该枢纽工程将继续施工6号线、18号线车站及福州路桥剩余工程等内容;预计明年年底该工程将进入收尾阶段。

最新播报

●3号线二期所有车站全部开工

3号线二期11个车站中最后一个施工打围的车站双流西站,克服地域、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终于也开工啦!

●7号线接触网建设全面开工

目前,7号线顺利通过样板段验收,也标志着接触网工程将全面铺开施工。

●5号线一、二期工程泉水路站电力线迁改工作顺利完成

历时7个昼夜,所有9条电力线路迁改工作均圆满完成,且设备运行正常。

●6号线首个车站侯家桥站顺利通过深基坑开工条件验收

为2017年2月盾下井创造条件。(记者 袁弘)

原标题:地铁施工一线捷报频传 全市轨道建设全力加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