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成都城市音乐厅将建成世界一流音乐综合体

2020年10月15日 10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2016/10/20

三维施工图 打造绿色“三星”建筑

在设计理念上体现“回归经典、返璞归真”,在效果呈现上追求“形态设计经典、艺术功能完善”,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时代之巅”的音乐综合体——18日,我市首个城市音乐厅正式开建,这是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成都朝着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这也是全市人民翘首期盼的一件喜事。下一步,我市将以对历史、对城市、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秉持“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作风品牌,弘扬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集中各方智慧和力量,加强与四川音乐学院的协作,突出公共服务功能、教学功能与产业功能的有机融合,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城市音乐厅项目建设,为成都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再添一座“百年工程”和传世佳作,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四川建设文化强省、推进“两个跨越”作出应有的贡献。

昨天,建设单位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科学组织、精心施工,全力推进成都城市音乐厅项目建设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这一重大工程任务。那么,在建设过程中,将采用哪些新技术、新举措,来打造出这个“世界一流、时代之巅”的音乐综合体呢?

将成为西部首个 绿色“三星”大体量公共建筑

据介绍,城市音乐厅将倾力打造绿色建筑,不仅在建设过程中尽量运用环保新材料、新工艺,还将城市音乐厅打造成为绿色“三星”建筑。“该建筑也将成为西部首个绿色‘三星’大体量公共建筑。”建设单位负责人表示。

据记者了解,根据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由高到低划分为三星、二星和一星,包括以下六大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其中,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对同一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18项达标为绿色一星;27项达标为绿色二星;35项达标为绿色三星,是中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中的最高级别。

“绿色三星级别建筑对技术的要求相当严苛。但绿色建筑建成后,尤其是公共建筑,每年可以减少大量的运营费用,例如节约电、节约水等等。目前作为大型公共建筑的城市音乐厅,正是按照绿色‘三星’的建筑标准在进行设计和建造,它也将成为西部首个绿色‘三星’大体量公共建筑和音乐厅。”该负责人表示。

三维施工图加“搭积木”施工法  打造出一流工程

在此次音乐厅的建设中,还将充分展现“工匠”精神,在项目建设中全过程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管理模式,做到精益求精、精雕细琢。

何谓BIM?原来,这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建筑管理模式。据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IM具有可视化的特点,即‘所见所得’的形式。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视化的运用作用非常大,例如施工人员拿到的施工图纸,一般都是平面的,各个构件的信息在图纸上采用线条绘制表达,其真正的构造形式,建筑业参与人员只能去自行想象。对于一般简单的东西来说,这种想象也未尝不可,但是对于复杂造型的建筑,这种光靠人脑去想象的东西就未免有点不太现实了。所以BIM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让人们将以往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而这跟效果图完全是两个概念——效果图是制作团队根据线条式信息制作出来的效果展示图,并不是通过构件的信息自动生成的,缺少了同构件之间的互动性和反馈性。”该负责人表示。除此以外,BIM还可以模拟在当前真实世界中不能进行或者不便进行操作的事物,比如可以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例如地震人员逃生模拟及消防人员疏散模拟等。

另外,在音乐厅的施工中,也将采用装配式施工的方式。“装配式施工法,简单来讲,就是像搭积木一样把建筑建造起来。采用这种施工方式,该项目可以节约约1/3的施工时间。”该负责人说。

引进“外援”  组建项目专家顾问团队

据介绍,音乐厅项目属于最复杂的综合性公共文化建筑,涵盖了十多项技术专业,建筑功能紧紧围绕观演这一基本功能,通过集合国际一流的建筑、结构、声学、舞台灯光、机械、音视频、室内设计、智能化等专业团队的经验,强强联合;建成后音乐厅本底噪声可达到世界先进的NR15标准,管风琴达到64音栓6400音管的规模,演奏台可满足110人大四管乐队演出,可实现360度高清全景音乐会录制,观众厅采用全景声电子可变混响声效。这些都是技术世界一流的演出设施的标志。

针对音乐厅项目工艺复杂、专业性强的特点,此次建设单位将聘请国内外具有丰富剧场、音乐厅设计经验的声学、光学、舞台机械、音视频等方面专家,组建项目专家顾问团队,为打造高水准的城市文化载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记者 袁弘)

原标题:成都城市音乐厅将建成“世界一流、时代之巅”的音乐综合体

延伸阅读

设计理念上体现“回归经典、返璞归真” 

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时代之巅”的音乐综合体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蕴含着一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城市品位。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确立了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的重大任务。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城市音乐厅作为率先建设的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依托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音乐资源,努力建设国家级的音乐产业基地;有利于丰富城市文化艺术气息,显著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文化品位;有利于扩大成都对外文化交流,打造国际化的城市会客厅,提升成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满足群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有利于推动四川音乐学院加快打造世界一流音乐学院。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法国巴黎歌剧院、悉尼歌剧院……不久之后,这些世界顶级的歌剧院名单中,会增加一位新成员——成都城市音乐厅。成都城市音乐厅既吸收了世界上顶级音乐厅、歌剧院的特点和优点,又充分结合了成都元素;既超越经典,又传承历史。这座设计理念上体现“回归经典、返璞归真”、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时代之巅”的音乐综合体,将为成都演绎怎样的精彩?

返璞归真 多种手法体现成都元素

去年底,成都城市音乐厅全球征集方案。在欧洲及世界享有盛誉、德国排行第一的建筑师事务所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击败中、美、法、英、日等国的32家知名设计机构,成为设计单位之一。而该设计事务所参与的类似项目包括重庆大剧院、青岛大剧院等。

“GMP当时提交的方案,我们在后期做过不少修改。”市建委主任张樵介绍,目前确定的方案上,四川和成都元素都有很多体现,例如建筑立面网状编织的立面灵感来源于四川的传统编织工艺,在夜晚内部空间亮灯之后,整个主体建筑看上去有竹编灯笼的意向;在内部装修中,将把四川常见的传统建筑材料竹材,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再造,使其既保留竹子本身的特质,但耐久性、防火性等方面又符合现代公共建筑的要求。

据介绍,主体建筑歌剧院外观高43米,音乐厅高35米。通过经典的柱廊空间、充满仪式感的大台阶,使到访的宾客感受到艺术的神圣,营造出安静、沉稳、返璞归真的建筑殿堂。

回归经典 采用技术世界一流的演出设施

据介绍,项目用地约35亩,建成后将形成1600座歌剧院、1400座音乐厅、400座戏曲厅以及200座小型室内乐演奏厅的规模。

成都城市音乐厅结合了世界上所有顶级音乐厅的元素,声学设计请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声学专家来合作;将采用技术世界一流的演出设施——音乐厅建成后管风琴达到64音栓6400音管的规模,演奏台可满足110人大四管乐队演出,可实现360度高清全景音乐会录制,观众厅采用全景声电子可变混响声效;还在欧洲定制了价值1600多万元的管风琴,这在整个西部地区都是目前所安装档次最高的。

音乐厅还是城市高端的交际场所,主体建筑背后有宽阔的屋顶室外休息花园,人们能在平台上喝咖啡、散步。室外还设计了一座“灯光秀场”,可以表演流行音乐、时尚音乐。“音乐厅可以理解为‘文化综合体’的概念,所有的舞台演出,都可以在这里呈现。”设计负责人刘艺说。

便民利民 片区交通和形象将得到整体提升

据了解,城市音乐厅和音乐坊项目的建设,将大量利用地下空间,着重疏通断头路,引入3号线、6号线等3条地铁项目。新增9条人行通道和10条行车道,并连通15条步行道,形成全新的交通网络。音乐厅外还规划了一条下穿隧道,由一环路下穿科华南路,实现机动车快速到达。同时还将加密轨道交通线网,增设社区巴士线路,加强公交服务,实现人流快速集散;加密路网,增设通道(含地下通道),打通新生路至一环路段道路,形成界面连续、视线通透的廊道空间。

地下空间将连通地下步行交通网,直达地铁3号线磨子桥站,沿锦江也将布局地铁线。城市音乐厅地下负三层至四层为地下停车库,共约550个停车位。以后可以乘坐地铁3号线去听音乐会。

与此同时,按照小街区规制理念,还将对四川音乐学院周边区域同步进行建筑立面整治和风貌打造。同步完善音乐坊规划建设,构建国际化的音乐文化街区。“音乐厅和音乐坊,两者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音乐坊街区规划面积约1平方公里,与城市音乐厅同步投入使用。总体布局为“一心一轴,三区五街七点”。

以“一心一轴”为核心,“一心”即城市音乐厅,“一轴”即依托丝竹路,打造“音乐大道”,作为音乐坊的产业发展轴、特色展示面与文化体验地。

以“三区五街七点”作为功能拓展延伸,“三区”即3个音乐产业集聚片区;“五街”即5条音乐特色街;“七点”即形成7个街头艺人表演点。(记者 袁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