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其他自贸区经验 变政企需求为创新制度
近期三大职责
梳理上海、天津、广东、福建4地自贸区的海关监管创新制度清单,为四川自贸区借鉴学习做好准备;
在全川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各地政府、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建议,把需求转变为创新制度落地服务;
对“先行先试”过程中探索的自主创新监管举措进行总结评估,继续实施先进做法和经验,对不足之处作进一步完善优化。
近日,自四川获准设立自贸试验区的消息公开后,各级部门紧紧围绕如何更好地推进自贸区建设而积极行动。昨日,记者从成都海关获悉,昨日下午成都海关关长窦志民组织召开大会,宣布正式成立“成都海关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推动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各项相关工作。成都海关新闻发言人伍剑称,目前四川已很好地建设起了自贸区落地的“硬件”载体,通过成立工作小组进一步开展细化“软件”工作,积极配合做好四川自贸区建设方案,最终在海关监管方面将形成更为完善、全面的改革创新服务体系。
工作小组近期主要履行三大职责
“自四川获准设立自贸区的消息公开后,成都海关已先后召开了两次大会,研讨的主题就是成都海关如何参与并更好地推进四川自贸区的建设。”伍剑告诉记者,昨日下午成都海关关长窦志民组织召开了第二次大会,会上宣布正式成立“成都海关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成都海关副关长任组长,抽调各相关处室近10人成为工作小组成员。
目前,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已先后创设了自贸区,四川作为第三批获批设立的自贸区,如何区别于其他自贸区形成自己的海关监管创新特色?怎样去借鉴学习已有的4个自贸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以四川创设自贸区为契机,如何去满足更多企业的实际需求?这正是成都海关考虑的重点。
“会上对工作小组明确了8项近期工作任务,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伍剑称,工作小组近期将主要履行三大职责:一是梳理上海、天津、广东、福建4地自贸区的海关监管创新制度清单,为四川自贸区借鉴学习这4地自贸区经验做好准备;二是在全川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各地政府、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建议,把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实际需求转变为创新制度落地服务;三是对此前“先行先试”过程中探索的自主创新监管举措进行总结评估,继续发扬实施先进做法和经验,对不足之处作进一步完善优化。
伍剑表示,海关监管方面最终达到的目的是,国内先期设立运行的上海、天津、广东、福建4地自贸区所推出的创新监管制度,凡符合四川实际条件和需求的,都将全部搬过来落地,实现创新监管制度的“全覆盖”;同时,凡是四川企业有需求且具备条件实施的,成都海关将积极争取,通过制度创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也就是说,其他自贸区所拥有的创新监管制度,四川自贸区也将拥有,其他自贸区不具有的但又是四川企业有实际需求的,成都海关将在四川自贸区通过制度创新,推出符合相关要求的创新监管制度满足本地企业需求。”
四川已具有很好的自贸区落地载体
“自贸区的最大特点就是制度创新。”伍剑表示,从硬件方面看,目前四川已具有非常好的自贸区落地载体,充分做好了自贸区落户四川的准备。
2012年2月,建设“一区四中心”(即一个综保区、四个保税物流中心)写入了四川省政府与海关总署的合作备忘录,该项目被列为四川开放体制建设的重点工作。目前,“四中心”已经完成审批,成都双流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已于去年6月正式封关运营,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也于去年11月25日获批即将验收,另外,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于今年1月开始运营,宜宾保税物流中心于去年12月获批并于今年7月中旬通过验收。
“这意味着四川水陆空保税物流体系基本形成,在我国内陆地区,四川的保税物流中心是最多的。”伍剑说,创设自贸区的先决条件中就包括要具备开放口岸和通道、开放口岸和通道要有海关特殊监管区,目前四川已完全具备这些条件。而四川创设自贸区,成都综保区将成为主场。
“成都综保区是四川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第一平台’,将打造为政策优惠、功能齐全、手续简便的‘五星级园区’,发挥其在四川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伍剑表示,综保区设立5年多来,成都海关根据海关总署决策部署和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在综保区开展了系列拓展功能、优化监管、简化手续的改革创新,支持综保区做大做强,成为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区域,进出口值5年间增长了2.6倍,在全国35个综保区中排名第三位,在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的占比达53%。
据海关统计,今年1-7月四川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627.6亿元人民币,其中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外贸进出口总值840.8亿元。记者 杨富
相关新闻
成都海关全面推行汇总征税核批作业无纸化改革——
汇总征税+“无纸化” 企业受益将立竿见影
昨日,记者从成都海关获悉,从今年9月开始,成都海关全面启动汇总征税核批作业无纸化工作,企业不再需要到海关提交《汇总征税企业专项评估表》等纸质材料,可以直接通过客户端向海关申请开展汇总征税,鼠标一点即可完成汇总征税申请、资格评估结果查询、备案资料变更等手续,改革后将为企业资格评估节省3天时间,有利于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
据了解,成都海关自2015年7月在四川各通关口岸全面推进汇总征税改革,今年9月再推汇总征税核批作业无纸化,征税方式以及审批流程的双重改革效应叠加,将为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通关改革红利。
汇总征税是海关为提高通关效率、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外贸稳增长而开展的一种新型集约化征税模式,在企业依法提供担保和海关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实现了从“逐票审核、先税后放”到“汇总缴税、先放后税”的转变。汇总征税模式下,货物通关时间大幅缩短。同时,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缓解压力。(记者 杨富)
借鉴上海经验 发挥成都优势 抓住机遇实现更好发展
——同济大学教授阮青松谈期望中的“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的先行先试,为四川自贸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的基础上,四川乃至成都应该发挥独有优势,抓住这个重要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同济大学教授阮青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海自贸区政策的运行经实践检验是合理有效的,可为四川自贸区的设立提供借鉴。”阮青松认为,首先是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这是上海自贸区的一条基本经验。四川可以学习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管理创新模式,企业的投资行为只要不损国家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等都应该被允许。其次则是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第三,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阮青松还告诉记者,上海自贸区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也值得四川借鉴。最后,就是要建立与自贸区相匹配的配套政策体系。
在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的同时,四川、成都也应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在阮青松看来,“成都是西部内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的交通枢纽,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成都还是中国西部人才和科技的重要基地,科技综合实力西南第一,各类专业人才总量为全国大中城市第四、西部地区第一。较高质量的人才储备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为成都自贸区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技术支持。”
机遇当前,四川、成都又应该如何利用机会,实现更好地发展?阮青松表示,四川作为内陆省份,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纽带,可以借助自身的地域优势和经济科技发展优势,通过自贸区带动内陆其他地区的发展。以自贸区为依托,充分发挥成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作用和向西向南“贸易走廊”的地缘优势,立足内陆、服务全国,承东启西、辐射亚欧,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新模式,促进内陆地区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培育内陆地区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大开发的动能转换区,融入“一带一路”的国际装备制造与产能合作区,探索中国与欧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开放先行区,对接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的压力测试区,整合全球创新要素的创新创业集聚区和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综合改革区。这是阮青松教授期望中的“自贸区”。
记者 李艳玲
四川极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何铮:家门口的自贸区 助力拓展海外业务
“自贸区的获批,对我们想要走出国门的成都本土企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四川极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何铮抑制不住兴奋,开心地告诉记者。“其实,我们一直很关注自贸区的进展。2012年,我们做了一年海外业务,当时所有的业务对接公司都在深圳去寻找,包括会展公司、海外金融公司、国际标准认证机构等等。后来我们的产品虽然销售到7个国家,但由于成本太高,不得不转回至国内业务。要想走出国门,那时候对我们这些内陆企业来说,困难重重。现在,家门口就有了自贸区,我相信会出现整个海外贸易出海业务生态链的各种服务公司,对我们来说,将会很大程度地享受这个便利。”
何铮向记者表示,创交会、G20等国际性会议先后在成都举办,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机构都在关注成都,自贸区的获批将再次吸引海外目光。“我们在与国外企业接洽时,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他们愿意了解成都,愿意将更多的资金、资源向成都倾斜。而这一切,都会为我们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更多机会。”
记者 李艳玲
中国商贸物流城:我们看重的就是自贸区平台
叶梦璋是波兰新达中国商贸物流城的总经理。这家以中国轻工轻纺产品为主,中小商品达5000多类的中国特色品牌商贸城,位于波兰共和国华沙市,,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目前已建设3.2万平方米并投入正式运营,入驻企业120家。她告诉记者:“我们看重的就是自贸区这个平台。”从事中小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叶梦璋很坦诚,“同样一件商品,自贸区内一般都会比市中心卖得便宜。因为区内很可能会享受关税优惠政策,同时还省去了区外经销商环节。”
不仅如此,在叶梦璋看来,随着自贸区的设立,以及未来种种可预期的政策优惠,还能带给成都外贸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叶梦璋分析:“企业、商家必须得走出去直面客户,变被动为主动,这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事。而自贸区对规模不大,自身资金有限,又想拓展海外市场开展业务的企业来说是很好的平台。”
记者 程怡欣
美美力诚:期待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电商的井喷、跨境购物的兴起等因素,传统百货业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而此次四川自贸区的获批,成都的传统百货企业也期待着能借此提振区域经济水平,为我市的消费市场注入新动力。
“成都海关、商检最近两年进行了多次调整,提升了进口的通关效率。”作为纯进口百货企业的负责人,美美力诚董事会秘书王栋对通关效率十分看重,“自贸区设立后,相信通关效率只会更高。”据统计,通过复制推广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和自主创新改革,成都海关通关时间将缩短70%左右。
对政策可能带来的利好王栋也是充满期待。“我们期待,自贸试验区能尽快落实政策配套、企业入驻;在提升区域经济水平的同时,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记者 程怡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