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成都2020年将建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2020年10月15日 10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2016/9/6

 点击进入“1-7月我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及《成都市“十三五”安全生产规划》”新闻发布会直播实录

 记者昨日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今年1-7月,成都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日前,经市政府批复同意,《成都市“十三五”安全生产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三五”末,全市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应急救援体系“三大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治理法治化、科技化、社会化水平,建设成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记者了解到,我市将推进实施九大重点工程,确保“十三五”末建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建立3大体系

今年年底 所有企业需完成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

根据《规划》,到“十三五”末,我市将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应急救援体系“三大体系”。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底前,全市所有企业要完成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2020年前,各区(市)县政府培育100家、市级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培育50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示范企业。完善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业绩与薪酬、任免挂钩制度,推动国企成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表率。

同时,还要建立起以网络信息系统为平台,以企业自查自报自改、政府监管部门实时监控为核心的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管系统。记者了解到,2016年底,全市“四上”企业将全部进入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管系统。2020年底,全市重点行业(领域)所有企业进入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管系统。同时,将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立重大事故隐患警示约谈、挂牌督办、公告、整改、评估制度。

根据《规划》,我市将建设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加快应急救援关键技术装备应用和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应急救援专兼职队伍建设,到2020年,每个区(市)县至少要有1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兼)职队伍,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

提升3大水平

试点并全面推广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市要全面提升安全治理法治化水平、安全治理科技化水平和安全治理社会化水平。

“到‘十三五’期末,基本建立具有成都地方特色、适应行业领域实际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体系。”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范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精简行政审批流程,大力加强执法条件标准化建设,实现装备的“高端化、智能化、集成化”,2017年前所有执法人员配备使用便携式移动执法终端。2017年底前,市、区(市)县安全监管执法机构实现专业监管人员配比不低于在职人员的75%。

如何提升安全治理科技化水平?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的融合发展,开展高危行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有效遏制高风险领域事故发生。“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纵向到国家、省、区(市)县安监机构,横向到本级安委会成员单位、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体系。

据了解,在提升安全治理社会化水平方面,我市将试点并全面推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督促和引导安全风险大、发生事故波及范围广的企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逐步引导保险机构参与间接安全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安全生产。

打造3个方面

探索实施安全生产“正面清单”

《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我市将着力打造本质安全企业、打造安全发展行业领域、打造安全发展城市。

在打造本质安全企业方面,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谈道,将严格企业安全准入,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建设项目,或者工艺、设备不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规定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审批。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程”,扎实推进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冶金等重点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启动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到“十三五”末,全市应达标企业评审达标率达到100%。

在打造安全发展行业领域上将如何着力?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全面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基础,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持续完善安全发展长效机制,惩防并举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治本攻坚。《规划》明确了十八个重点行业领域,涉及交通安全、建筑施工及房屋安全、消防(火灾)等行业领域。“十三五”期间,建设施工及房屋安全实现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达到95%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及其他各类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合格率达100%;化工园区或化工聚集区整体风险评价实施率达到100%,化工园区或化工聚集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达到100%。

在打造安全发展城市方面,《规划》明确,要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制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禁限控清单目录,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探索建立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正面清单”。构筑安全民生工程,统筹规划建设城镇新区、产业集聚区、科技示范园、居民社区等的公共安全设施。到2020年底,全市整体建成省级安全社区,中心城区和高新区整体建成全国安全社区,努力争创国际安全社区,实现创建安全保障城区的目标。记者 王琳黎

相关新闻

1—7月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6.06%

昨日,我市今年1—7月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及《成都市“十三五”安全生产规划》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7月,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全市(含简阳市5—7月)共发生经营性安全生产事故162起,事故起数按可比口径同比下降16.06%。

据了解,今年1—7月,全市共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22682项,深入开展了春节、“两会”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周密部署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深化了危爆物品清理整顿行动,检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5480家,整顿烟花爆竹零售经营点1131个,查获非法危险化学品414.39吨、烟花爆竹16291件。

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全市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5430家,启动42个大型综合体、商业商务楼宇和5个古镇特色街区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同时,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质量提升年”活动,2个国家级安全社区、7个省级安全社区建设单位通过评审验收,全市安全社区总数达到133个。

据悉,截至目前,我市危险源动态监控系统接入高危企业806家,设置传感器和监控器12168个,实现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全覆盖。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管系统完成41188家企业注册信息填报,企业利用系统自查自报自改和监管部门排查的安全隐患127708项,实现隐患闭环管理。职业病预控服务系统注册单位9332家,现7062家开始运用;启动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开发和第一批(6个)区(市)县预警分中心建设,目前,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彭州市、大邑县的预警分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记者 王琳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