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贸试验区 成都是主体是核心
提高开放的质与量 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成都
——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
连日来,四川自贸试验区获批受到多方关注。昨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与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接受记者采访,畅谈四川自贸区的重要意义与实质利好,对自贸区的建设提出期盼与建议,而成都在四川自贸区的核心角色以及在此契机下的发展机遇,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
依照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定位,其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以及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的要求,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从定位来看,“开放”无疑成为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关键词,对于自贸试验区对开放的促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则有着他的理解。
李后强在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贸试验区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开放的质与量、层级和水平,“自贸试验区的获批将给四川和成都带来历史性的影响,推动其成为西部开放高地。”李后强进一步解释称,质主要体现在内涵的变化,体制机制的创新;量则主要体现在进出口体量增大,交流合作机会增多。李后强表示,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是主体是核心,成都在体制上应真正与国际接轨,在对外开放方面作出有自身特色的贡献。
李后强认为,四川与成都的开放已成为国家举措的重要部分,而不仅仅是省市自己的事,建设自贸试验区鼓励自主创新,必须大胆探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自贸试验区在国际上是一块“金字招牌”,全世界都知道它的优势和特点,在自贸试验区获批后,众多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都会蜂拥而至,带来资金和项目,谋求发展。
“按照经验,自贸试验区实行负面清单运行,不用审批,关税大大降低,能够为企业松绑。此外,建设自贸试验区更能够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出国方便,投资和娱乐多元化,享受国际医疗等高端服务,是典型的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李后强进一步补充道。
李后强表示,早在几千年前,四川就把丝绸和茶叶卖到南亚地区和一些西方国家,从而成为中国最早走向国际市场的地区,成都也是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城市。设立自贸试验区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多年的重要梦想,也是省市人民的深切愿望,在当前应结合西部特别是省市实际,按照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定位,加大研究深度和广度,注重实效,力争交出满意答卷。
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上,李后强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在他看来,除了在体制上真正与国际接轨,在机制上真正讲效率,在供给上也需要有好产品好商品,同时文化上更加包容多元并强化规则意识,“大力发挥成都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做出好东西,让世界不但了解舌尖上的成都,也要了解产品上的成都。”
记者 马玉宝
成都将在四川自贸试验区中扮演核心角色
自贸试验区建设重点放在内陆转口贸易与服务贸易上
——访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戴宾
“自贸试验区空间位置和范围确定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戴宾分析,一是国家级新区与开发区。他认为此前获批的自贸试验区都是依托现有经国务院批准的新区、开发区进行建设的,此次新设的自贸试验区也会继续按照这一思路来确定具体的空间地域范围。二是对外开放口岸。自贸试验区一般都位于一国或地区关境之外,实行“境内关外”政策,因而自贸试验区大多邻近口岸关境。三是重大交通枢纽。自贸试验区作为一种融入全球经济活动的平台,需要与世界各国保持紧密的经济联系,尤其是大运量、方便、快捷货物进出,因而必须借助于大型交通枢纽基础,并由此形成一定的关境范围,衍生出海关监管区域。
“成都作为四川省首位城市,拥有国家级的天府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四个对外开放口岸,又是国家重大的航空枢纽和铁路枢纽,自然将成为四川自贸试验区的核心。”戴宾说。
“在川设立自贸试验区有助于成都从根本上摆脱内陆城市的发展困境。”戴宾接着分析指出,成都是典型内陆城市,而从世界范围来看,远离海洋、运输及物流成本高,是困扰内陆型城市发展的全球性难题。“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将极大促进成都加快建设开放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加快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贸易便利化以及金融、投资管理和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在全国和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获批设立自贸试验区后应如何推进其建设?“成都作为自贸试验区的主体,要立足内陆、立足四川和成都的省情市情,突出内陆型特色。”戴宾说。此外他建议依托大型交通枢纽,进一步加强开放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搭建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平台和载体。合理布局方面,“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合理布局要以天府新区、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以开放口岸、特别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类口岸以及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为平台,以成都铁路枢纽和双流国际机场以及建设中的天府国际机场为支点,科学合理地确定其具体空间地域范围。”最后,他建议将自贸试验区建设重点放在内陆转口贸易、服务贸易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自贸试验区的国际合作、先进制造、金融服务等功能。记者 温珙竹
成都富森美家居:
自贸试验区获批让成都企业与世界距离更近一步
“四川自贸试验区的获批,让成都企业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了一步。”成都富森美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宝龙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自贸试验区带来的在贸易方面的便利与快捷,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家居类产品将在成都汇集,“到时候,成都市民也可以用更加实惠的价格,购买到称心的商品与服务。”
吴宝龙告诉记者,依照经验,在自贸试验区购买奢侈品、生鲜食品、红酒等商品,一般会比市场价便宜10%至30%,而借助这一契机,企业也能够更好地以国际化的眼光进行战略布局。据吴宝龙透露,从今年年初开始,富森美已经通过蓉欧快铁将来自欧洲的进口家居源源不断地运往成都,企业成本降低的同时,物流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相信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建设,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将更进一步,成都与世界的距离将再度拉近,让企业也能够更好地与国际同步。”
记者 马玉宝
成都通甲优博科技公司:
希望自贸试验区建立高科技企业出海的“快车道”
“作为扎根成都,立足天府新区的科技企业,自贸试验区的获批让我们感到鼓舞,”计算机视觉科技创业公司通甲优博CEO徐一丹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企业所在的商业环境、人才环境都会有直接的推动和促进。就公司自身来讲,会有更多机会走出去,能比其他地区更快更直接地接触到国际市场,加快企业产品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国际化竞争力,合理便捷地调动国际国内资源,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和服务能够惠及更多的用户和国家。
徐一丹告诉记者,通甲优博研发的虚拟眼镜试戴、无人机智能视觉产品目前在国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自贸试验区的设立能帮助企业直接与国际企业主、品牌主对话,“希望自贸试验区能建立高科技企业出海的‘快车道’,我们也有信心与全球更广袤的市场深度融合,为成都本土软件产业与科技企业的品牌化添砖加瓦。”
记者 马玉宝
健进制药有限公司:
自贸试验区无疑将为公司在成都的发展增添新的助推力
“我们对自贸试验区的消息已经期待很久了!”作为一家极力拓展国际市场的制药和研发企业,健进制药有限公司就坐落在高新综合保税区内,是全国率先整体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的制药企业,也是于2006年就来到成都进行投资的一家药企。公司副总裁田欣欣告诉记者,四川获批设立自贸试验区可以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合同研发和合同生产业务,使公司的制造研发平台服务更多全球客户,“同时也鼓励我们研发生产更多新药。”
作为一家已经在成都投资10年的药企,田欣欣告诉记者,10年来他所在公司在成都发展很顺利,而现在四川获批设立自贸试验区无疑又将为公司在成都的发展增添新的助推力。“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自主研发和生产投入,包括扩大团队、购置仪器设备。这个消息对我们是极大鼓舞,增强了我们的发展信心。我们会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领先新药研发公司的合同研发与合同生产业务,让更多针对重大疾病的新药尽早获批上市。”田欣欣说。
记者 温珙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