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范锐平主持召开全市绿道建设工作专题会

2020年10月12日 10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2017/7/22

高标规划 科学推进 建设全域覆盖生态宜人的市域绿道体系

7月21日,我市召开绿道建设工作专题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伟,市政协主席唐川平,市政协党组书记李仲彬,市委副书记朱志宏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成都市绿道体系规划方案、天府绿道规划建设方案和前期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了发言。

在听取汇报和发言后,范锐平对市域绿道体系和天府绿道规划建设工作推进情况予以肯定。他说,规划建设市域绿道体系,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战略措施,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长远之策。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城市长远发展、永续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绿道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坚持高标规划、科学推进,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创新创造,努力建设全域覆盖、生态宜人的市域绿道体系,让城市形态更美丽、环境更宜人、交通更绿色、魅力更彰显。

一要坚持系统耦合,绘就城市蓝绿网。要坚持时代眼光、国际标准,按照连通为先、耦合为重、系统升级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以“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为主体骨架的绿网,加快构筑“绿道环”、串联“公园链”、连通“河湖网”,将碎片、隔离、零散的生态斑块整合为相对完整的绿色空间系统,形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布局。

二要坚持多元相融,打造功能复合体。既要充分考虑市民和游客不同需求,推动绿道与河流廊道、游憩步道、城市慢行道相联接,与旅游景点、商业网点、运动场所、办公区域、居民社区相接驳;又要注重与城镇体系相结合,使核心区、功能区、特色街区、“小组微生”农业生态区进行有机互动和连接,着力打造生态绿道、文化绿道、健康绿道、经济绿道、智慧绿道。

三要坚持差异协同,凸显地域特色化。要差异化引导构建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网络,区域绿道突出生态功能、发挥对城市边界的控制作用,城市绿道注重串联功能组团间自然景观和功能空间,社区绿道体现人文关怀、兼顾市民日常出行。要坚持寓绿色景观于外、寓功能人文于内,顺应“山水田林湖”自然肌理,萃取天府文化精华,打造具有浓郁地域特征和时代特点的绿道空间环境。

四要坚持品质至上,畅享全域绿福利。要着眼点、线、面结合,行、休、赏方便,围绕“增绿、成网、配套”三大要素,按照有显山露水的开敞空间、有四季分明的色相背景、有浓荫参天的生态体验、有花灌草乔的层次搭配“四有”目标,坚持精致建设、精明增长、精细管理、精美品质,着力打造最美丽、最幽静、最具田园风光、最富人文气息、最具创新活力的绿道网络体系,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福利、绿色乐趣。

范锐平指出,绿道建设是一项涉及广、要求高的系统工程。要正确处理绿道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重大关系,促进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发挥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两只手”作用,形成1+1>2的效果;要处理好统一规划与科学组织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坚持市区联动、共建共享,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分类分级推进实施;要处理好供给导向和需求导向的关系,从产业逻辑出发延伸休闲旅游、体育运动、文化博览等功能,从人本逻辑出发提供多样性、差异化、个性化综合服务;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在突出公益性的基础上,注重兼顾经济性,促进绿道建设可持续发展。

市领导胡元坤、谢瑞武、王川红、廖仁松、苟正礼、左正、刘守成、刘宏葆、范毅、刘筱柳、张正红、杨林兴出席会议。(记者 袁弘 钟文)

原标题:高标规划 科学推进 建设全域覆盖生态宜人的市域绿道体系

相关新闻

天府绿道首期工程下月开工 明年春节市域绿道再增88公里

提要——

都江堰到黄龙溪,200公里绿道连起来

多座跨线桥将首次“绑建”钢结构“空中绿道”

不仅风光好,还将设置4级配套服务体系

两边是绿意盎然的景观,耳畔是嗖嗖而过的清风——这是在绿道上骑游跑步的感受。而记者昨天从成都市绿道建设工作专题会上了解到,全市将规划形成1500公里的主干绿道,其中环城生态区范围内的500公里天府绿道将于下月启动首期工程的建设。而由钢结构建造的我市首批“空中绿道”、我市首条主题绿道,都将陆续亮相。

1500公里主干绿道在哪里?

“一轴、二山、三环、七道”

建设大生态,构筑新格局——记者从昨天的会上获悉,顺应自然山水肌理,我市将构建多层次的市域绿道体系,其中规划形成“一轴、二山、三环、七道”1500公里主干绿道。其中“一轴”为锦江绿道,长度约200公里,从都江堰紫坪铺至双流黄龙溪,串联10个区(市)县。“二山”为龙泉山森林绿道,结合大熊猫国家公园同步规划建设,长度约为350公里,串联6个区(市)县;龙门山森林绿道,纳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同步规划建设,长度约200公里,串联5个区(县)市。“三环”中的熊猫绿道为我市首条主题绿道;其沿三环路布设,长度约100公里(内外侧各50公里);天府绿道沿绕城高速布设,长度约500公里;田园绿道沿第二绕城高速路布设,总长度约300公里,串联10个区(市)县。

“七道”则以我市的7条重要河道为依托,进行打造。具体包括走马绿道、江安绿道、金马绿道、三河绿道、东风绿道、沱绛绿道、毗河绿道。“七道”结合河长制,由各区(市)县推进实施,总长度约570公里,串联15个区(市)县。

我们可以在绿道上干些啥?

休闲、娱乐、锻炼、赏景

市域绿道体系,将串联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形成全域绿化体系;同时连接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与之互联互通。

那么,市民可以在绿道上干些啥呢?

首先可以赏风景——市域绿道体系,串联起生态、田园、文化资源,打造出天府风景道;保护和利用山、水、田、林等生态要素,实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在这样的绿道漫步、跑步或是骑游,两边不论是田园,还是水景,抑或特色园区……都会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其次可以锻炼身体——这些市域绿道,将实现人行和自行车的完全分离,使行人和自行车骑游者各行其道,更加安全。市民可以在绿道上漫步、跑步、骑游,在美好的环境中锻炼身体,舒展身心。按照规划,在设计宽度为4-6米的一级绿道,还可以举办自行车、马拉松等赛事。

另外可以休闲娱乐——市域绿道将串联各具风情的特色小镇、自有风格的特色园,还会串联林盘院落、河道水景、文化设施、运动场所等。闲暇之余,可以顺着绿道,来一次放松小旅。

1500公里绿道网络何时织就?

天府绿道首期预计2018年春节前完成

那么,市域绿道何时可以建完,让市民享受到呢?记者昨天从会上获悉,按照建设规划,下个月将首先启动天府绿道首期工程,该工程沿绕城高速,从锦城湖至青龙湖,其中包括一级绿道(设计宽度为4-6米)34公里,二级绿道(设计宽度3米)54公里、生态景区18.6平方公里,预计于2018年春节前完成。明年完成天府绿道中的一级绿道80公里、二级绿道200公里、生态景区70平方公里,基本形成环线;2019年完成天府绿道中的一级绿道36公里、二级绿道95公里、生态景区40平方公里。

而作为“一轴”的锦江绿道,目前正在开展规划设计工作。“二山”是龙泉山森林绿道、龙门山森林绿道,将分别结合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同步规划建设。“三环”中的三环路熊猫绿道将随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同步实施,明年8月前完工;绕城高速天府绿道今年8月启动首期工程建设;第二绕城高速的田园绿道由各区(市)县择机组织实施。

按照计划,2020年,我市将建成“一轴两环(三环路、绕城高速)”绿道;2025年,初步建成市域主干绿道体系;2040年,市域绿道建设全面成网。

而记者了解到,依据方案,我市还将在天府绿道中布局跨线桥49处,“在这些跨线桥旁边,以钢结构的形式,专门设置出绿道。”市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记者了解到,这些随跨线桥“绑建”的钢结构绿道,将是我市首批钢结构的“空中绿道”。(记者 袁弘)

相关新闻

三环路打造首条主题绿道 我市“最萌”熊猫绿道明年现身

以“竹”为主题的“步韵竹道”将成为熊猫欢乐步道的表现形式之一(效果图)

“脚印步道”上将设不锈钢熊猫脚印(效果图)

路面上、草丛间分布着“滚滚”(大熊猫)可爱的脚印;主题餐厅里,不管是座椅,还是餐具,抑或墙面的装饰,到处都是萌萌哒的大熊猫元素……我市“最萌”绿道——熊猫绿道明年将现身三环路,这是记者昨天从成都市绿道建设工作专题会上获悉的。

三环路打造我市首条主题绿道

为什么会选中三环路打造我市首条主题绿道?市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因为三环路是我市重要的环线道路,周边群众多,可参与性强;同时三环路两侧绿化带各有50米宽,具有很好的实施条件;加之三环路北段毗邻熊猫大道与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所以决定将三环路绿道以“熊猫”为表现主题进行打造。

记者昨天在三环路上看到,大部分路段的绿化带已经完成基础部分的施工,原有密集杂乱的树丛已经变得清爽、通透;高大的乔木下栽种着绿油油的草坪,人行步道穿插其中。据记者了解,三环路熊猫绿道内外全长102公里,目前基础绿化部分除桥区、拆迁及迁改影响路段外,已实施长度为57公里。熊猫绿道在打造中遵循“齐设施”的设计原则,已在绿道上增加了包括庭院灯、坐凳、洗手池、标识标牌等在内的配套设施;而且全线将新建公交车站186座,在50米宽规划绿化带内设置公厕57座。

6大主题元素打造出“最萌”绿道

据市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熊猫绿道设计方案》已经稳定,其中将把六大熊猫主题元素融入三环路熊猫绿道——熊猫欢乐步道、熊猫特色商业、熊猫科普展示、熊猫萌趣小品、熊猫配套设施、熊猫园林景观。从方案效果图上可以看到,熊猫欢乐步道分为几种表现形式,其中有以沥青为面层,上面镶嵌竹叶图案,周边栽种各类竹子的“竹韵步道”;有沥青铺砌,上面拼嵌着“熊猫脚印”花纹的“脚印步道”;还有布设于草地间,连接公交站台、公厕、驿站等的“熊猫脚印连接步道”……无一不充满着“萌萌哒”的感觉。

而熊猫主题餐厅,也将是“最萌绿道”上的一大亮点。根据设计,餐厅的建筑外观不仅将体现浓郁而鲜明的熊猫元素,里面更是处处是“滚滚”的乖萌影子。而为突出“熊猫”这一主题,整条道路上的标识牌、垃圾桶、座椅等城市家具和设施都将被加上熊猫元素;一些以“滚滚”为主角的雕塑和小品也将现身三环路绿道。

公交车站就是一个三级驿站

按照规划,熊猫绿道将设置三级配套服务体系,其中一级驿站13处,主要分布在50米绿化带以外,利用零星建设用地专门建设;主要功能包括综合服务、商品售卖、游客服务中心、快餐、机动车停放等。二级驿站60处,均位于绿道里面,主要提供综合服务、商品售卖。三级驿站100处,将利用部分沿线公交车站台,实现“一物多用、功能复合”,主要进行综合服务。三种驿站都具有的综合服务包括垃圾桶、休息设施、照明设施、自行车停放等。

与此同时,三环路熊猫绿道结合四个熊猫文化主题段,对应“花、果、竹、林”四个主题,将打造8片特色植物林,分别展现“繁花闹春意、芙蓉织锦绣、清香溢满林、金果缀枝头、幽篁通绿径、竹艺展诗情、彩林绘蜀韵、碧郁满蓉城”8类植物景观风貌。此外,全线将梳理出19个现状可打造节点,还将结合熊猫元素主题与特色植物添彩进行打造。

据记者了解,三环路熊猫绿道将随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同步实施,明年8月全部完工。(记者 袁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