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温江金堂三区(县) 收获红旗奖
记者昨日从市治理办获悉,我市城郊结合部——环境治理攻坚行动2016年11月、12月及下半年考评情况已经出炉,其中在下半年考评中,武侯区、温江区和金堂县分别获得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县(市)的第一名,拿下2016年下半年的红旗奖。
三个红旗奖得主将获100万元奖励
记者了解到,在城郊结合部——环境治理攻坚行动中,以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广告招牌、河道沟渠、交通秩序、市政设施、工地环境、市场环境、园林绿化、违法建设、食品安全以及能源通讯设施12大方面治理工作情况为主要内容,采取市级牵头部门考核(占总分的50%)、委托专业机构测评(占总分的40%)和市治理办综合评价(占总分的10%)相结合的方式,分圈层、按月度对各区(市)县城郊结合部环境治理成效进行考评,并根据7至12月份得分计算出下半年得分。
下半年排名:中心城区从高到低依次为武侯区、高新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成都天府新区、成华区;近郊区从高到低依次为温江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郫都区、双流区、新都区;远郊县(市)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金堂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大邑县、蒲江县、崇州市、新津县、邛崃市。按照《成都市城郊结合部——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奖惩办法(试行)》,武侯区、温江区、金堂县获得2016年度下半年红旗奖,成都高新区、青白江区、都江堰市获得先进奖。
根据《成都市城郊结合部——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奖惩办法(试行)》,武侯区、温江区、金堂县将获得100万元的奖励,年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加3分。而获得先进奖的三个区(市)县,将获得50万元的奖励,年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加1.5分。
2016年共实施150个环境治理项目
据了解,按照“集中攻坚、全面提升、常态长效”要求,2016年,我市以环境卫生、容貌秩序、市政设施、园林绿化、河道沟渠、交通秩序等12个方面突出问题为整治重点,全面开展城郊结合部环境治理攻坚行动,探索实施了太平寺机场周边、青羊蛟龙工业港及周边等区域“连片化整治、项目化推进”的攻坚行动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时,建立了“每月考评、适时通报”机制,采取市级部门评定、第三方测评和市治理办评价方式实施考核,制定了考核奖惩办法,逗硬了半年奖惩,对先进颁发了“流动红旗”,对后进扣减了“项目资金”,有力促进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目前,全市共实施环境治理项目150个、投入资金27.92亿余元,清理垃圾444.96万余吨,清理水面漂浮物24.92万余吨,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76.97万余件,维护道路197.01万余平方米,规范施工打围4633处,覆盖裸土392.20万余平方米,补植行道树43025株,拆除违法建设89.13万余平方米,规范市场乱象11万余起,全市城乡薄弱区域环境明显提升。
今年将实行项目化管理项目化考核
记者从市治理办了解到,2017年起,为着力解决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草包金”问题,全市将按照“重点突破、逐片见效,片区化治理、项目化实施”的思路,开展城郊结合部环境连片整治。目前,已锁定42个管理薄弱、设施滞后、乱象突出的区域,计划实施环境整治项目276个,预计投资22.8亿元。
每个区(市)县确定1—2个管理薄弱、设施滞后、乱象突出的区域,开展城郊结合部环境连片整治。同时,确定整治项目、落实整治资金,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实施项目化推进、项目化管理、项目化考核,确保城郊结合部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取得实效,力争通过逐年逐片整治,切实改变城郊结合部区域环境面貌和品质。(记者 李霞)
原标题:城郊结合部——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去年下半年排名出炉 武侯温江金堂三区(县) 收获红旗奖
城郊结合部—环境治理攻坚行动 2016年11月份排名(从高到低)
中心城区:武侯区、高新区、成华区、青羊区、成都天府新区、金牛区、锦江区
近郊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青白江区、新都区、龙泉驿区
远郊县(市):金堂县、蒲江县、彭州市、崇州市、新津县、邛崃市、都江堰市、大邑县
2016年12月份排名(从高到低)
中心城区:武侯区、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金牛区、青羊区、锦江区、成华区
近郊区:温江区、青白江区、郫都区、双流区、龙泉驿区、新都区
远郊县(市):都江堰市、崇州市、彭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邛崃市、新津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