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众创空间是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战略支撑,也是国家切换经济增长动能的重要抓手,而成都的众创空间实践是全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5年以来,成都以“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为主线,通过搭建菁蓉汇、创交会两大平台,打造双创引领区、双创集聚区、双创特色区三类载体,激活资源、集聚要素、强化保障、营造环境,使成都成为“创业之城、圆梦之都”。
升级载体孵化能力,我市于今年4月14日发布了《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版》,提出计划打造3个众创空间引领区、M个集聚区及N个专业特色区,拓展创新创业新空间,以“3+M+N”总体布局的思路升级载体孵化能力。
根据计划,我市将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现代农业、文化创意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布局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众创空间,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僵尸企业”的闲置厂房改(扩)建众创空间,实现去库存与创新创业的有效结合。
截至2015年底,我市已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193家,总面积1503万平方米,其中21家众创空间已纳入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新引进创业家、光谷咖啡、36氪等知名孵化机构近20家,全市“3+M+N”众创空间格局初步形成。
创业入门者,应该从哪里入手?这些创业平台,又能提供哪样的“点菜”服务……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种创新创业资源,循着本报推出的创新创业图谱,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创新创业平台。
【菁蓉国际广场】
打造成都创业天府旗舰
菁蓉国际广场处于全省、全市“两核共兴”战略的核心支点位置,是成都高新区按照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定位而建设的创新创业旗舰,也是中韩创新创业园的主要承载地。园区占地面积95亩,总建筑面积25.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地下5.3万平方米;共8栋楼,其中研发写字楼7栋、综合配套服务楼1栋。
菁蓉国际广场突出创新创业主体要素聚集,搭建资讯、培训、资金、孵化等创新创业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结合高新区“三次创业”4+1产业定位,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文化创意、互联网+工业制造、互联网+生物医药、互联网+节能环保、互联网+装备制造等,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在高新区不断涌现,加快形成高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截至目前,已经引进30余家国内外知名众创空间和企业入驻,如成都微软云加速基地、阿里百川(成都)创业基地、乐视云、成都硅谷国际孵化器、中韩互联网+新技术孵化器、3W空间、酷狗音乐孵化器、I3新材料孵化器等。菁蓉国际广场正全力打造成为创新主体最活跃、创业资源最富集、创造能力最持久的成都创业天府旗舰、全国一流众创空间,力争到2018年,聚集孵化科技型创业企业和团队500家以上,创新型孵化器30家以上,创业服务机构50家以上。
地址:成都高新区天府五街200号
【天府菁蓉中心】
天府新区双创的“高精尖”支撑
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内的天府菁蓉中心,西临天府大道南延线,北侧为规划中的鹿溪河湿地公园,南临兴隆湖,周边自然条件优越,道路交通系统完善,距离天府广场约30公里。该中心是我市“3+M+N”布局的众创空间引领区之一。该中心含知名企业研发总部、电子商务中心、创新孵化中心、新金融中心和配套人才公寓及商业等综合体,总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可容纳900余家企业入驻,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科技服务、新型金融、创意设计等现代高端产业,为新区双创构建高精尖提供有力支持。
天府菁蓉中心共分为A、B、C3区(B、C区正在加紧建设中),其中A区项目占地410亩,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包含企业总部园区、财富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天府创客产业孵化器。天府菁蓉中心A区项目已于2014年8月底开工,开发周期2至3年,预计今年10月开始投入使用,建成后可容纳400至500家企业入驻,就业人数超5万人。
作为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近期建设的重要内容,天府菁蓉中心A区将努力打造成为以高科技产业、金融产业、互联网技术等为支撑的现代企业园区,为打造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第一平台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址:天府新区兴隆街道
【菁蓉小镇】
“空心小镇”嬗变双创乐园
菁蓉小镇位于郫县德源镇,依托县域优势资源、利用存量资产打造的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改造完成创新创业载体40万平方米,引进孵化器30家、创新创业项目1098个,聚集创新创业人才10000余人。
筑巢方能引凤,郫县高度重视菁蓉小镇的硬件建设和载体打造,实施完成了孵化楼宇风貌改造6万平方米、街区绿化1万平方米、引水入镇1.5公里、道路改造3.2公里以及重要节点、光彩工程等环境氛围的整体打造,还优化办公和配套设施,创业服务中心、创客食堂、多功能体育场馆、五人制足球场、卫生医疗点、创业超市等设施已投入使用。
目前,菁蓉小镇重点布局大数据、智能制造(无人机和机器人)、互联网+、生物医疗、VR&AR研发应用等产业。围绕建设全省大数据特色产业基地,引进了国信优易公司大数据创新创业(成都)基地、天虎云商众创联邦和春舞枝互联网+现代农业创业孵化等大数据项目。
这里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新资源不断聚集、创业生态日趋完善,一个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开放式的创新创业菁蓉小镇初见雏形,注入“双创”之力后,昔日的“空心小镇”重新焕发了蓬勃生机与创造活力。
地址:郫县徳源镇
【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
只需提交计划就可能入驻
武侯区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去年10月正式开街,以磨子桥广场为圆点,朝周边区域逐步辐射,覆盖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四川音乐学院等区域,首批建设载体约2万平方米正式交付,龙信大厦、百脑汇电脑城四楼和世外桃源广场分别定位为国际创业场、微创孵化器和创新引领区。创客们只需要提交自己的计划,就有可能入驻,并且街区会提供免费的办公区域。
目前,已吸引英飞尼迪、万众创业场、侠客岛、成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6家,200多个项目(团队)入驻。政府建立3只基金,总规模3亿元人民币给予支持。在此孵化出的产业化项目将在西部智谷创业园区得到加速发展。
同时,武侯区通过实施“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运营模式,充分调动区内的科技和研发资源,整合国内创新创业优势力量,积极引导创新创业的内生发展。该区聘请孵化器管理机构专家、国家级孵化器运营专家、大学科技园管理专家等当“考官”,为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选出了“管家”,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将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交由国内知名的创新创业专业运营机构亿达控股有限公司打理。
地址:武侯区磨子桥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校一带”】
校地共建“中国硅谷”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电子科技大学启动的“一校一带”计划,核心是通过校地合作共建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校一带”双方将联合打造电子科技大学(一校)与成都高新区高校成果转化产业带(一带)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示范区——“中国硅谷”。同时,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周边,联合打造以“互联网+”为核心,集教育实训、孵化转化、加速发展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一校一带”将共建合创空间,打造前孵化器、种子孵化器和加速器;共建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立高新—成电创新创业学院;共同设立创新创业孵化基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创业载体方面打造“合创空间”,打造面向大数据、智慧信息系统、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高新—成电前孵化器”、“高新—成电种子孵化器和加速器”等;合作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围绕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等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并实现产业化;合作开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支持电子科技大学在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科研间接费用列支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地址: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及周边
【环交大智慧城】
校地联手筑巢引凤
“环交大智慧城”由金牛区与西南交大合作共建。今年5月,首个核心项目——环交大菁蓉创业谷正式开街。一期主要包括西南交大校内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的创业会堂、科技大厦、创新大厦及周边区域。二期包括西南交大东区整理土地和诸葛庙棚户区改造项目,增量100余亩土地。目前,清科集团、创业黑马等十多家国内著名机构入驻,载体使用面积超过85%。
“环交大智慧城”区域内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富集,发展载体和发展空间广阔,具备打造以轨道交通研发、设计为特色的环高校智慧经济圈的坚实基础和比较优势。片区科研院所众多,拥有西南交大等高等学府、中铁二院、电子10所、29所、四川测绘局等高水平科研机构、东方电气等高新企业。
该片区产业链条完整,拥有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研发基地和研究平台——西南交大轨道交通实验室,中铁二院、中铁二局等国内轨道交通设计、施工龙头企业,以及运达科技、交大光芒等实现轨道交通科研成果转化并占据国内80%以上市场份额的优秀企业。
同时该片区交通体系完备,区域内二环、三环、金牛大道等主干道形成“三横五纵”的地上交通网,2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27号线等已建和在建地铁线路,使环交大智慧城的区域价值进一步提升,也为依托轨道交通资源打造茶店子、银桂桥、五块石等TOD模式城市综合体奠定了基础。
【汇融创客广场】
足不出户即可享受运动餐饮公寓服务
汇融创客广场是锦江区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借助于集团的整体资源优势,采用只租不售、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的运作模式,现已成功打造成集锦江区政府、金融机构、创投机构、创新创业孵化运营商、创业团队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汇融创客广场是总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空中创客广场。6栋楼宇建筑均可从位于7层的空中平台进行连接,不仅能够实现楼宇之间的互联互通,更集成了多项服务功能。包括多功能会议厅;8000平方米空中花园,配置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千人员工餐厅;配有室内恒温游泳池的3500平方米健身中心,以及精品青年公寓等。让创业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一应俱全的服务。
已成功打造了“四川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广告创意设计专业楼宇”“锦江(四川)大学生创业基地”“节能环保专业楼宇”等项目,集合了洪泰智能硬件孵化器、九鼎蜂巢金融孵化器等十多个创客空间。其中的锦江(四川)大学生创业基地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助力青年创业为目的的孵化基地,该基地先后吸纳近百家企业入驻,已实现孵化出园项目逾40个并成功带动约1000名大学生就业、创业。
汇融创客广场积极对接创业风投机构,目前已和洪泰基金、蜂巢创投、九鼎投资、十分咖啡股权众筹平台、新三板路演中心等机构达成合作意向。依托汇融创客广场现有的产业园资源并搭建以国际国内知名创投机构为核心主导的创新创业金融中心和对应的创新创业孵化器。
地址:锦华路三段88号
【天府新谷】
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
天府新谷位于中国西部首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核心腹地,由新谷集团公司投资建设运营。2005年,作为创新型科技园区,天府新谷被科技部认定为中国第一家民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起步于成都高新区建区之时,天府新谷构建起11000多名创业人、500余家创业企业、50余家投融资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聚集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创业孵化载体面积逾40万平方米。
在天府新谷的创新土壤里,已累计培育孵化科技企业逾千家,聚集了包括国家“千人计划”、省“千人计划”等在内的130000多名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出5家上市公司,诞生3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50多家“双软”企业,诞生621项自主知识产权、522项软件著作权、毕业企业超过300家,每年孵化企业产值30亿元,税收近3亿元。天府新谷每年持续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全球创业周末、金融投资沙龙等系列活动,激活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创新创业交流、交往、交易平台。2015年,天府新谷孵化的众创空间“蓉创茶馆”成为成都市首批众创空间,并跻身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
以老成都“盖碗茶”的物理表现形式,蓉创茶馆通过错位于车库咖啡、3W咖啡等众创空间的创文化呈现形式,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创业方式紧密共振的新谷创业品牌,自成体系,在国内形成“北有创业咖啡,南有创业茶馆”的创新创业格局。
地址:成都高新区府城大道西段399号
【武侯区成都创客坊】
创客互助 站在别人肩膀上“创造”
武侯区成都创客坊是西南第一家创客空间,它是一个免费、开放的线下物理平台;由科技爱好者和志愿者共建的非营利性质创客社区,服务于西南地区(以成都地区为首)的创客,帮助创客搭建物理交流平台,实现创新创意转化、创业孵化和提升区域创新意识,培养具“工匠”精神的创客小伙伴。
成都创客坊聚集了400多创客,由积木组成的3D打印机、DIY机器人、穿戴设备、远程智能,甚至动手做木工……负责人告诉记者,创客坊是纯公益性质,提供一些简单设备,如焊台、万用表、虚拟示波器等,也对入驻项目进行专业指导。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和兴趣相投的人一起拆拆装装各种电子和物理产品,而且还可以共同实施一些好的设计和想法,创客们互助、借用工具材料、交流技能是常态。
同时,创客坊为入驻团队提供团队组建、原形产品研发、众筹对接、创业孵化、政策对接、投融资帮扶等服务。2015年,成都创客坊累计开展创客类大小型活动89场,1500多名创客从全国各地带来100多个硬件创意在此分享展示。
地址:武兴三路30号西部智谷D区6栋104
【明堂青年文化创意中心】
成都文创人的 “出发点、集结地、安乐窝”
明堂青年文化创意中心2014年1月完成打造并投入使用。项目定位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着力运营小微文创团队和小微文创项目为核心主体,在创意设计、演艺、传媒、培训等领域整合产业链条。
摄影工作室、电影工作室、木匠工棚、文化传播公司、设计公司、红酒庄……不少成都本土文化创意团队聚集于此,展览、讲座、沙龙、研讨会、音乐演出、创意市集……主题活动也不时在此开展。目前,明堂青年创意中心已引进小微文创企业(团队)30余个,签约企业(团队)已超过100个,辐射文创产业的各个方面,致力成为成都文创人的“出发点、集结地、安乐窝、孵化器”。“明堂青年文化创意中心”已被科技部列为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吸引广大“草根创客”和大学生在这里创业、成长。该中心每年的文创孵化项目数量超过400个,其中80%处于盈利状态,即将上市新三板。现阶段,“明堂”积极开展与荷兰政府、美国领事馆、法语联盟、欧洲议会、韩国釜山政府、印度贸发局等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探索与国际文化的融合。
地址:青羊区少城街道奎星楼街55号院内
【光谷创业咖啡】
创业经济的发动机
光谷创业咖啡是由小米手机董事长雷军和光谷软件董事长李儒雄共同投资创办的武汉光谷咖啡创投有限公司,雷军任公司董事长,李儒雄任企业法人兼总经理。是创业者和投资者的交流平台、创新孵化器、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四位一体的国内领先的创投大平台。公司愿景是培育打造创业和天使投资生态环境,成为创业经济的发动机。
光谷咖啡在郫县菁蓉小镇开设落地成都的第一家创业咖啡厅。3000平方米的创业咖啡厅分为三层,一楼是咖啡区,用于思想碰撞;二三楼是创业孵化器,有多间独立的办公室入驻创业项目。轻柔的音乐、醇香的咖啡,3D彩绘大黄蜂和齐天大圣破墙而出,寓意“打破传统”……这样的氛围中,几十个创客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讨论着新项目。年轻的创客们身后,是小米董事长雷军和光谷创业咖啡总经理李儒雄的巨幅照片。
除了郫县,光谷咖啡已在成都天府新区、高新区、金牛区、青羊区等五个区落地,孵化的企业超过100个,还做了500多场活动。
地址:郫县德源镇大禹东路66号
【青白江蓉欧创业大院】
“蓉欧+”战略 “撞车”创新创业
作为青白江区加快实施“蓉欧+”互联互通战略、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创新创业核心孵化载体。蓉欧创业大院位于青白江区原教育局和妇幼保健院的旧址,距青白江区委大楼不到500米,是青白江中心城区最繁华的地段。院区总占地约15亩,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设置蓉欧创新创业展览接待中心、新产品体验展示中心、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蓉欧创客中心、跨境电商创客中心、创议中心、创客天地、创业咖啡等功能区,办公、生活配套服务完善。蓉欧创业大院由专业孵化机构负责运营管理,今后,这里将为全区的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展示体验的窗口;为入驻的企业提供从注册公司到运营管理的“一站式”公共服务;为项目提供路演、宣传以及推广的场地;为发展中的创业者提供融资、市场等信息;为在青白江的创业者搭建学习、交流、培训和各种活动的平台;同时提供完善的办公、生活配套服务。
据介绍,创业大院以“蓉欧+”为主题,重点吸引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项目和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入驻,为跨境电商、现代保税物流、智能硬件、智能制造等领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完善的孵化服务。目前,院区已进入试运营阶段,已有赛伯乐投资集团、鑫宇环智创联盟(中心)、亿科跨境电商孵化园、青电汇智成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光彩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万国优品跨境电商平台等21个创业项目入驻,在谈的项目超过30家。
地址:青白江区青江中路
记者 缪琴 王李科 李颖 张渝 赵一 粟新林 李娟 陈方耀 赵荣昌 谢明刚 马丁 杨永赤
延伸阅读
看成都实践
21家众创空间 跻身“国家级”
建成创业场、明堂文创中心、成都创客坊、十分咖啡、西南交大创客空间等55个众创空间,21家众创空间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
在成都高新区规划建设中韩创新创业园、中韩众创空间、新川科技创新园,打造35万平方米的创业旗舰项目“菁蓉国际广场”;
天府新区依托“菁蓉创新中心”打造天府大道创业走廊;
郫县利用闲置楼宇建设“菁蓉小镇”;
武侯区结合老街区转型打造“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
建成蓉创茶馆、成创空间、抱团创业营、游戏工场等一批“孵化+创投”模式的创新型孵化器;
国内知名新型孵化器创业家、光谷咖啡、36氪、YOU+、优米网等签约落户;
大数据创新创业基地、天府软件园、天府生命科技园、移动互联网大厦、信息安全孵化器、红星路35号等一批专业孵化器加快建设;
已建成4个国家级、5个省级大学科技园,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环西南交大智慧城加快建设。
记者 缪琴 王李科 李颖 张渝 赵一 粟新林 李娟 陈方耀 赵荣昌 谢明刚 马丁 杨永赤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