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成华:打造环理工大学知识经济圈

2020年10月14日 10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2016/11/8

坚持校地合作 协同创新

成华区第七次党代会上,提出立足新起点,瞄准成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西部科技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加快打造西部科技中心“新引擎”,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工程,奋力建设创新创业引领区。昨日下午,成华区与成都理工大学举行深化合作签约仪式,为这一“新引擎”再增新动力,将把成华区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发展等工作推进快车道。

据介绍,此次成华区与成都理工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共建“环理工大学知识经济圈”为目标,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不断拓展合作领域、空间和项目;建立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校地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顺畅,创新资源配置更优化,创新创业氛围更浓厚。

释放校地融合 “1+1>2”倍增效应

统筹推进校地融合发展,加快创新创业要素聚集,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提升成华区自主创新能力……成华区与成都理工大学将从6个方面全面深化校地之间多领域务实合作,有利于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真正释放出校地融合发展“1+1>2”的倍增效应。

共建环成都理工大学知识经济圈:共同打造高智力密集度、高产业附加值、高创新创业活力的环成都理工大学知识经济圈,加快建设成都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的集聚地和创新创业专业楼宇,打造珠宝玉石产业集群。

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成都理工大学优势学科,以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合作方式,共同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先行先试,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关键技术突破等活动,建成集共性技术研发、中试熟化成果对接、公共技术服务、创新型企业孵化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校院地协同创新发展平台。

支持建设成都理工大学医学院:全力配合成都市人民政府做好成都理工大学医学院建设工作,鼓励学校师生开展具有医疗健康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共同形成生命健康产业的研发高地。

支持共建成都自然博物馆:支持成都理工大学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成都自然博物馆,共同推动建设项目筹备、建设、落地,促进项目与成都天府塔、东郊记忆、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等互动呼应,构建集文化、科普、创意、旅游于一体的成华特色产业带。

支持建设成都理工大学科技园:引进成都理工大学师生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共同将其打造成为成都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的集聚地。

共建体育场馆:在成都理工大学现有体育场馆的基础上,由区校合作新建体育场馆,并作为政府公益性体育场馆向市民免费开放。

联手理工大学 打造中部“文化创意发展区”

有着60年历史的成都理工大学地处成华区“一带两轴五区”城市空间布局的核心位置,位于该区重点打造的“中环商务旅游轴”和“新成华大道文化创意轴”两轴交会处,目前周边已聚集了招商中央华城、中铁建广场等多个重点产业化项目。据悉,成华区将充分利用两轴交会的产业集聚优势、成片集中的空间资源优势、载体富集的工业文化优势,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依托成都理工大学、东郊记忆等文创资源,打造中部“文化创意发展区”。

“不断深化与驻区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既是我们实施‘创新引领’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活力成华’的主要路径。”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紧紧围绕打通政产学研用和军民深度融合“两大通道”,进一步发挥“两校(电子科大和成都理工大学)、五院、三司”等龙头创新主体的聚集辐射带动效应,加快电子信息、航天通信等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着力打造军民深度融合示范区。依托电子科大、成都理工大学打造创新创业产业链,加快打造一批新型众创空间,力促中关村领创空间、龙潭总部经济城大学生创业园、万科华茂广场等项目争创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推动成华区由“知识载体聚集”向“知识经济聚集”跃升。

多措并举 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

成华区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提高综合配套服务水平,促进创新创业工作加快发展,高端产业加快集聚,为环理工大学知识经济圈建设和“两校一带”知识经济发展格局构建提供多重服务和保障。

据介绍,成华区正在进一步完善建立包括电子科大、成都理工大学和科研院所及重点科技创新企业之间的协同推进保障机制,及时解决推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政策资源整合,在成果转化、人才引进、项目申报、知识产权等方面予以资金支持,集聚政策资源优势,重点打造创新创业载体,扶持智能制造、航天科技通信、3D打印等重点产业或项目加快突破发展,形成产业发展优势。发挥好驻区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雄厚、人才荟萃的优势,推进实施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拓宽金融服务渠道,提供多层次的、灵活多样的融资服务,助推创业项目做大做强。

另外,全面推进校地合作,成华区围绕“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将不断优化高校周边环境打造,将重点对东风渠、下涧槽等主要河段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加快推进圣灯公园建设,打造多条绿色生态走廊,构建百水润城、水清岸绿的水环境,打造开敞宜人的城市水景观,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的城市环境品质,彰显城市历史文化。(程华轩 文/图)


    相关新闻
    坚持“优二强三” 做强城市经济
    奋力建设“繁荣成华


成华2.jpg

成华区现代服务业体系日益完善

新起点、新思路、新发展。

近日中共成华区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深入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会议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市委“157”总体思路,提出了未来五年成华区的发展蓝图。

在产业发展方面,成华区将依托原有的深厚工业积淀,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动成华工业蓬勃发展、服务业欣欣向荣,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经济强区,奋力建设“繁荣成华”。

发展航天通信智能制造等产业 助推“工业二次腾飞”

立足新起点,开启新航程。由老工业基地转型而来的成华在梳理了现有的“家底”后,提出了工业发展新思路。

“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深入落实成都制造2025规划和工业强基行动,大力实施‘工业二次腾飞’工程,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都市型工业,积极开展工业‘竞进拉练’,全力推动成华工业重塑辉煌。”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场以龙潭总部经济城为核心的都市工业发展新蓝图已经绘就。

根据成都制造2025规划和成华区的发展思路,未来5年,将以航天科工通信研究院、智慧海派、航天通信智能制造产业园为载体,全力促进电子通讯、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高端发展,促进龙潭总部经济城东区建成高端型、智慧型、生态型现代都市工业示范区,做大做强工业增量。

据龙潭总部经济城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市委提出工业“一业定乾坤”的要求,成华区正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加快龙潭总部经济城铁路以东2706亩工业用地的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将这块区域作为现代都市工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区域,打造龙潭总部经济城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并进一步拓展工业楼宇载体,做大做强成华工业投资的“底盘”。

同时,在盘活工业存量方面,成华区采取引入新型技术、创新项目、产业基金等方式,加快存量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生产上规模、企业上市,重点围绕龙潭总部经济城西区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引进产业研究院、数据中心、科技中心、工程实验室、上市企业总部等优质项目,促进龙潭总部经济城二次创业。支持川庆钻探、成焊宝玛等优势龙头企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空间,不断支撑企业持续稳定成长。到2020年,全区工业投资累计达150亿元以上、技改投资累计超过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中心城区前列。

实施“服务业加速崛起”工程 加速升级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10月29日,位于成华区建设路的成都优客城市广场正式开业,该商场内上百个全球一线大牌集体打折的“重磅利好”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购物。现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盛况令业界瞩目。目前,成华区域内聚集了包括优客城市广场、成都339、万象城等多家一站式综合购物中心。随着商气人气的不断聚集提升,“购物在成华”已成为不少市民的共识。

这只是成华区按照“繁荣主城区”的要求,深入落实成都服务业2025规划和服务业提升行动,大力实施“服务业加速崛起”工程,着力构建集聚发展、高端引领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的一个缩影。

未来5年,成华打造城市现代服务业高地的路径更加清晰,探索愈加深入。

在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方面,未来5年,成华区将提速发展商贸商务业,做大做强建设路、新客站、新北天地等百亿商圈,在东郊记忆、昭觉寺、驷马桥、踏水等片区打造一批特色街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特色区和商贸商务活力区;推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地产投资商开发高品质城市综合体和商务楼宇,推进物业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实现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的平衡。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是成华区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据悉,该区将优先发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市场主体;集聚发展信息服务业,以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猛追湾总部集聚区、龙潭总部经济城等重点区域为依托,加快形成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信息服务外包、创新孵化服务等为重点的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引进跨境电商企业总部,加快培育本土电商;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速推进创意设计、数字内容、文化演艺等产业发展,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体系,打造西部一流的时尚文化地标、成都重要的时尚文化消费区;加速发展都市旅游业,整合新客站、东郊记忆、昭觉寺、熊猫基地、北湖、龙潭水乡等旅游资源要素,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主题旅游产品,开发城市观光旅游专线,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都市旅游示范区;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重点发展健康管理、养生保健、健身休闲等产业,繁荣健康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打造全市健康养老服务、健康养老消费示范区。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0年突破800亿元。”谈及服务业未来发展目标,成华区相关负责人透露。(程华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