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成都市召开研究夜间经济发展专题会

2020年09月27日 10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2019/8/8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夜间经济具有延长经济活动时间、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提高消费水平、带动区域发展等多重优势,已成为城市消费新动力和经济增长新风口,同时也是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有力举措。昨日,我市召开研究夜间经济发展专题会,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审议我市发展夜间经济促进城市消费相关文件。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主持会议并讲话。

罗强指出,成都夜间消费市场大、场景多,发展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市级有关部门及各区(市)县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完善夜间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研究出台夜间经济产业规划,集中打造一批示范街区、示范点、示范单位,加大对夜间经济发展支持力度。要加快完善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持续抓好城市光彩工程,不断优化夜间消费环境,特别要注重运用高科技改造夜间基础设施,提升夜间经济公共服务水平。要着力丰富夜间经济业态,引入开发多元优质的夜游项目,积极举办夜间节庆赛事活动,加快丰富社区夜间消费场景。要积极打造夜间经济特色,推动夜间经济与城市文化有机结合,鼓励特色景点夜间开放,打造夜间经济特色品牌,擦亮“夜成都”金字招牌。要积极培育夜间经济双创群体,扶持扩大夜间就业,鼓励引导自主创业。要守住安全底线加强市场监管,强化夜间经济安全监管和市场监管,在守住底线、合法合理的基础上坚持包容审慎监管,不搞“一刀切”。要强化夜间经济宣传推广,充分展示好成都城市形象。

8月6日晚,罗强一行还先后前往铁像寺水街消费圈、九眼桥特色街区、天仙桥北路锦江夜消费商圈、奎星楼特色街区等地,随机对酒馆、音乐餐吧、茶馆、小吃店、文创商店等开展实地走访,详细了解夜间消费有关情况,与市民游客面对面深入交流,问需求、听建议,希望商家持续搞好经营,用心提供更多优质服务,要求市级相关部门把夜间经济作为城市发展新动能,开发挖掘更多具有城市特色的夜间经济项目,扩展更多新的消费领域,让大家愿意来、放心游、满意归。

副市长刘筱柳、敬静,市政府秘书长周先毅等参加上述活动。(记者 常斐)

相关新闻

夜间公交、地铁延时……

为市民夜间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宽窄巷子、锦里、铁象寺水街、麓山小镇、天府沸腾小镇……伴随着成都快速发展夜经济,加码夜消费,挖掘夜间经济全新动能,千年锦官“不夜城”正在重现。

以景观照明点亮夜间经济

打造成都夜消费地标

两个月前,成都中心城区景观照明专项规划(2017-2025)出炉,对成都中心城区(11+2)区域,以及东进区域(简阳市、金堂县全域、龙泉驿区车城大道以东区域,以及青白江区、天府新区直管区的龙泉山区部分)的景观照明进行了分区规划,形成“一山双心,三轴四环,多廊多片”的景观照明结构,打造夜间经济发展的消费场景。

借鉴国际大都市点亮夜间经济的成功经验,成都的景观照明规划也更加注重夜景景观场景的打造。据了解,本次规划中涉及地标建筑、公共广场、水系河岸、骨干立交、商业街区、旅游景点等共71个重点项目,各区的片区基本上也为商业集聚区域。“以景观照明为引领,营造适宜商务商旅需求的消费体验环境,形成成都独有的夜间经济集聚区。”

加快制定配套服务及保障措施

今年内再开10条夜间公交线

“亮起来”的成都夜晚背后,更为健全的配套服务及保障措施显得至关重要。夜间经济悄然升级,倒逼着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如何让城市在绽放一夜后,天亮时还能“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考验着治理者的能力。

针对丝管路酒吧街特殊的环境,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公安分局不断加大警力投放力度,担当起通宵彻夜的“望江”之责。同时,成都也将强化夜间城市管理保障,加强夜间城市管理涉及城市照明、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等方面的保障——延长夜间活跃区域道路路灯、庭院灯等功能性照明设施亮灯时间;增加夜间环卫作业、垃圾收运频次;加强夜间活动区域市容秩序管控。

据了解,去年成都开行14条夜间公交线路,覆盖了成都市东西南北主要的客流通道,并拟于在今年内再新开10条夜间公交线,进一步活跃成都夜间商业。同时,成都目前已开通运行的6条地铁线路收车时间均已延长至22∶45-23∶05,每逢节假日主要地铁线路还会延时至零点以后,为市民的夜间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服务。近年来,在成都市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成都“夜经济”蓬勃发展。(记者 李萌 李霞 李自强 吴怡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