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0多万崇州市民前往深情吊唁余旭烈士

2020年10月14日 10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2016/11/20

 余音千秋绕 旭煦万古存

一副副挽联、一朵朵白花,寄托着无尽的缅怀和哀思。11月19日,余旭烈士公祭第二日,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自发地手捧鲜花,来到崇州市体育中心,深情吊唁余旭烈士。

“余音千秋绕碧血蓝天忠魂舞,旭煦万古存丹心报国浩气长。”黑色的帷幔迎风飘起,一束束鲜花摆满了灵堂,一个个身影有序地到来,献花、鞠躬……19日6时,雨后的天还没有完全放亮,许多市民就早早地来到市体育中心祭奠余旭烈士。崇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6点过就已经有很多人来了,祭奠的队伍都排到了市体育中心外的街上。

83岁高龄的退伍老兵李香廷在得知公祭时间后,一直想早点前来祭奠,无奈因身体欠佳在医院住院接受治疗,19日一早,刚出院10多个小时的他就在家人的搀扶下匆匆赶来,只为在烈士灵前深深地鞠上一躬。

“我们家与余旭家相隔很近,她从小就很优秀,是我们的骄傲。所以今天我很早就过来了,就想再看看她。”崇州市民李婆婆在祭奠余旭烈士时说。

市民龚女士告诉记者,她4岁半的儿子,在得知余旭烈士的公祭时间后说一定要来,所以请假前来吊唁,她也希望儿子能向余旭烈士学习。

自发前来吊唁的市民络绎不绝,除了崇州本地的市民,还有很多专程从外地赶来的群众。“我很悲痛,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我觉得这一趟非来不可,来送一下我们的英雄,她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会永远把她记在心中。”家住邛崃市的田光军一早便从邛崃赶往崇州,来到余旭烈士的灵堂前,笔直地站立,以一个标准的军礼深情地吊唁余旭烈士。

随着天色的放亮,前来吊唁的市民越来越多。虽然人很多,但是大家都非常有序地排队,依次祭奠。早上独自一人7点就从成都城区过来祭奠余旭烈士的花甲老人王荣生说:“我专门过来追念祭奠余旭,确实太惋惜也太可惜了,她是崇州的骄傲,也是四川和中国的骄傲。”

尽管行动不便,成都市民王青还是坚持在家人的陪伴下赶到崇州祭奠余旭烈士……

临离开时,许多市民还在留言簿上留言,希望余旭烈士一路走好!短短一天多的时间,前来吊唁的群众已经写满了8本留言簿,近万条留言在无声地诉说着人们对余旭的崇敬与不舍。

据崇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9日18时,前来吊唁余旭烈士的市民已达30多万。(汤雷 记者 陈方耀 实习记者 李萌)


  余旭回家 金孔雀永远飞翔

11月17日晚,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播出新闻《余旭:我们为您送行》,时长2分30秒。报道空军飞行员余旭不幸牺牲后,她曾就读的崇庆中学以及崇州市民自发开展悼念活动。

11月18日晚,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播出《余旭回家 金孔雀永远飞翔》,时长3分钟,报道余旭烈士魂归故里,成都广大市民沉痛悼念。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午夜新闻》《24小时》等栏目也播出相关报道。11月19日,央视综合频道《新闻联播》播出《余旭回家 金孔雀永远飞翔》,时长1分56秒,报道余旭烈士魂归故里,成都广大市民沉痛悼念。

前天上午8点,余旭烈士的骨灰从天津启程,朝夕相伴的战友们在道路两旁整齐列队,依次敬礼,目送余旭告别自己生前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魂归故里。下午1点50分,余旭的骨灰在战友和亲属的护送下,抵达成都双流机场。11年前,19岁的余旭就是从这里展翅翱翔,飞向祖国的蓝天。前天,她回来了。2000多公里的航程,对余旭生前的飞行来说不算什么,但前天却显得格外遥远和漫长。军地双方、家乡父老早早等在机场,迎接这位四川人民的好女儿回家,回到她日夜思念的老家——崇州。斯人已逝,精神犹存。前天的崇州市近10万市民在等一个人回家。余旭,生前带给家乡人的是自豪,而今定格在每个人心中的,是她阳光般的微笑、她的自信还有她未完成的梦想。

余旭的母亲在带着女儿离开她最热爱的队伍之前,拿出家里一万块钱存款,为余旭交上最后一笔党费,她说,她要帮余旭完成一个未了的心愿。

“每个人的青春乐章中,都会留下动人的旋律和音符。女军人、女飞行学员,是我在自己生命乐章中留下的一笔,我期待在飞翔之路上能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作书签,收藏在我生命的每一页中。”这是余旭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的心愿。金孔雀,以最美丽的弧线,画上了生命的句号。而这首飞翔的乐章,将会有更多的金孔雀代替她,继续唱响,继续飞翔。(11月18日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播出)

用诗词、用绘画……

  社会各界多种方式沉痛悼念

烈士归来,山河同悲,连日来,社会各界人士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余旭烈士的沉痛悼念。

“孔雀展翅长空,涅槃相伴彩虹。余晖落霞翩翩舞,旭日东升化鲲鹏……”温江教师练华山说:“我高考时也考过军校,大学毕业时又差点找了份与航天相关的工作。这是我昨天晚上写的《破阵子·祭余旭》,今天专程过来表达悼念之情。”

11月19日,余旭烈士的高中同学、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教师刘虓虓历时72个小时,终于完成了油画《金孔雀——蓝天的女儿》的创作。画面中,身着飞行服的余旭,侧身回眸浅笑,身后的蓝天上,一架战机直冲云霄……

刘虓虓用来创作的照片,是余旭生前最喜欢的照片。“是她在部队上拍的,照片透露着她淡淡的微笑,看着照片就想起同学时的她。”他从11月16日开始构思创作,每天都要画8个小时以上。“透过画笔,常常会想起以前读书时的快乐场景,想着她还在我们身边。”

刘虓虓说,创作中最难的是气质和笑容的把控。经过反复的调整,才把余旭的英雄气质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体现出来。“其实几天以前我就觉得该为她做点什么,直到昨晚连夜提笔作画。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一遍遍想起记忆中她明媚的笑容,曾经那么熟悉的笑脸,一转眼就再也看不见,这真是太痛苦了。”说到这里,刘虓虓停住了手中的画笔,顿了顿平复了一下自己悲痛的心情又说道,“上学那会儿,她笑说自己是大脸猫,可是现在她历经蜕变成为一只美丽的金孔雀,她是蓝天的女儿,是我们的骄傲。我只想做到极致,记录她的美丽。”说罢,刘虓虓又再次提起画笔认真修饰余旭肖像画的面部细节。

“要把最好的送给她。”最后调整完眼前这幅余旭肖像画,刘虓虓起身小心翼翼地装裱,“画完我也倍感释怀,我这就带它回家,送敬爱的余旭烈士最后一程。”他说。

黑龙江首席沙画师薛以恒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段近三分半钟的《巾帼英雄 蓝天永生》沙画视频,用自己的方式向英勇牺牲的空军歼-10女飞行员余旭致敬。“余旭是为国奉献的青年偶像。我和余旭同龄,得知她牺牲的消息后,我立即动手为她创作沙画。”

插画师网友“钢铁时代2011”,花了两天时间用画笔把脑海里对余旭的图像勾勒出来,绘制了一幅漫画,并写道“不忘余旭!让她永远翱翔在祖国的蓝天和大海上”。

西征网专栏作家贾合祥撰文写道:“挑战自我,高飞远航。”在她身上体现了新一代女性保卫祖国的历史担当,她是青年报国的典范……

(记者 陈方耀 实习记者 李萌 文/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