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成都救援力量挺进九寨核心区 不间断救援

2020年09月29日 10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2017/8/11

成都救援力量一直克服困难坚守一线

救治伤员

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后,来自成都的救援力量迅速涌向灾区,开展抢险救援、伤员救护工作。昨天,成都消防派遣精兵强将,克服重重困难挺进核心区域熊猫海搜救被困群众,成都各大医院也继续坚守一线,积极参与伤员救治工作,后方则随时做好接收伤员的准备……这些来自成都的救援力量,为保障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成都消防:

克服重重困难 进入核心区域熊猫海

根据前期陆航侦查的结果,显示景区内部还有被困人员,因此,早在昨天凌晨一点钟,成都消防救援队就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通过自愿报名和综合考量的方式,选拔出20名精兵强将,分为两组,携带全套个人装备,由五花海向两侧纵深山地推进实施地毯式精准搜救。

中午12点左右,突击队员一路徒步行军、沿途搜救,从诺日朗瀑布到达五花海,开始向熊猫海挺进。这条道路滑坡和坍塌现象非常严重,消防队员们攀爬废墟、碎石,克服重重困难,才顺利到达核心区域。截至记者发稿时,成都消防的抢险队员们仍在沿途搜索,全力以赴营救被困群众。

医疗系统:

救援队轮流值守 不间断救治伤患

10日上午,省卫生防疫队已抵达灾区,指导当地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分别到达漳扎镇隆康村、郎寨村,荷花寨,树正寨,九寨沟县第二人民医院,大录乡的东北村、亚隆寨、八屯村,黑河乡,玉瓦乡,陵江乡,九寨天堂游客避灾地等地了解灾情,查看受灾群众安置点。进行水样采样,整治环境卫生,清理垃圾堆放点并开展消杀,对受灾群众开展健康教育,对医疗点进行工作指导。

此外,作为抗震救灾的“大后方”,我市各市级医院除了待命接收转运患者以外,陆续有紧急医疗救援队挺进前线,与现场医疗救援人员一道抢救伤员。

按照市卫计委的安排部署,市二医院多路医疗救援队分头救治伤患。在派往前方的两个医疗队中,一队于昨日凌晨1时23分抵达九寨沟县人民医院,救治多名受伤群众后,继续向九寨沟沟口挺进。上午11时15分,该队抵达九寨沟荷叶寨,为当地居民及救援中受伤官兵妥善处理伤口,发放必需药品,并对当地居民开展防病防疫宣教工作。另一队驻扎在成绵高速路口“8·8地震”灾后服务群众工作站的医疗救援队,进行轮流值守开展紧急医疗保障工作,为灾区受伤撤离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下午6时,市五医院派驻九寨沟地震灾区救援队接指挥部指令,紧急转运一名腰椎骨折病人回成都救治。

截至昨日18时,灾区共有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人员622人;省内派出医疗救援、卫生防疫队26支,医疗、防疫人员达172人,出动救护车274台次。(记者 杨甦 王静宇 王李科 )

相关新闻——

川大各附属医院及省医院

全力救治伤员

自8月8日晚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已经有许多地震伤员被陆续送到成都,接受妥善及时的医疗救治。

四川大学要求该校各附属医院和相关单位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和地震伤员接收救治工作。截至8月10日18时,该校各附属医院急诊共收治地震伤员33人,其中,由地震灾区转入10人,自行来就诊23人(其中外籍1人);累计入院14人(其中骨科5人,神外5人,ICU1人,儿外2人,烧伤1人),其中,伤势严重8人,需手术11人,已手术5人,烧伤1人已出院。目前,该校各附属医院各项救治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中。在省医院,截至昨晚10点,共收治地震伤员31人,其中飞机转运6人,救护车转运10人,其余15人自行就诊,目前住院伤员14人。(记者 王李科 文/图)

相关新闻

各项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九寨沟“8·8”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因灾受伤的431人已全部得到救治

·已累计转移疏散游客和外地务工人员6万多人

·设置安置点249个,已临时安置群众23477人

·已调运棉被3000床、帐篷2000顶等救灾物资

8月10日下午5点,九寨沟“8·8”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据悉,截至10日13时,死亡人数20人,受伤431人,不少基础设施、城乡住房和旅游景点不同程度受损。各项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据介绍,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当地救援力量2500多人、青年志愿者420多人,投入大型机械90多台套,全力开展抢险搜救工作。从周边市县调派警力1500多人,会同当地救援力量逐村逐户开展搜救。

记者了解到,目前,灾区共有医疗卫生救援人员548名,省内共派出医疗救援队15支,西部战区也派出精干医疗力量到达救灾现场,全力以赴开展伤员救治工作。因灾受伤的431人全部得到救治。

从九寨至平武、九寨至川主寺两个方向,有序组织旅游大巴、自驾游车辆陆续离开。已累计转移疏散游客和外地务工人员6万多人(含126名外国游客)。

据介绍,道路方面,投入40余台抢险机具、200余名抢险人员、1600多名交警力量,全力保障灾区生命通道安全畅通。电力方面,累计投入300名抢险人员、88台抢险车、3台发电车、15台发电机等,全力保障电力供应。通信方面,派出20余支抢险队伍、2000余名抢险救灾人员、60余辆应急抢险车辆赶赴灾区参与现场通信保障,开启免费寻亲热线并对灾区全境提供免停机服务。

目前,九寨沟县范围内排查复核原有隐患点227处,有变形加剧隐患点9处,发现新增隐患点33处。

坚持安全第一。在漳扎、永乐等17个乡镇,设置安置点249个,临时安置群众23477人。对集中安置点群众,实行集中供应,保障生活所需;对分散安置群众,按政策给予每人每天1斤粮、20元钱的临时生活救助。

据悉,中央财政已紧急拨付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1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紧急补助资金6000万元,省级财政安排应急抢险专项资金5000万元,妥善解决受灾群众过渡安置期基本生活。迅速启动救灾物资应急调运预案,已调运棉被3000床、棉衣裤3000套、帐篷2000顶、折叠床1000张、睡袋3000个。本报记者 王雪钰

相关新闻

星夜兼程 最后一批游客安全“回家” 成都市汽车运输公司50辆应急运输车昨日赶赴九寨沟县接游客返回成都

九寨沟县城一广场正在转移游客和群众

10日下午2∶30,随着九寨沟直升机场最后一批被困人员落地,九寨沟熊猫海内19位被困人员,包括两名伤员全部安全转移。至此,除4名沟内居民仍然失联外,其他被困人员已全部直飞出沟。

昨天上午7点半,成都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的杨继光师傅和其他49辆由市交委组织的应急运输车队从平武县城出发,赶赴九寨沟县:他们的任务是接回最后一批滞留在九寨沟县的游客和群众。这也是地震后持续了30多个小时的九寨沟大撤退的余音。

组织160余台车、转移3600余人……这不是一组简单堆砌的数据,而是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成都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抢救伤员,疏散游客群众的担当。作为全省首位城市,在地震发生后,成都切实担负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交给的各项救援任务,主动作为,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援各项工作。

星夜兼程

只为早点让游客平安回家

“来来来,请大家到这边排队上车,不要拥挤。”

昨日中午12点,第二批从成都出发的大巴车抵达九寨沟县城,而此时广场上滞留的乘客已经等待了一夜。看着广场上焦急的群众和一字排开的大巴车,志愿者们再次忙碌了起来。

“可以回家了。”在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来自苏州的鲍含和他的同伴一起登上了开往成都东站的大巴,而就在头天晚上,尽管夜里只有十几摄氏度,但他和同伴们几乎一夜未眠,坐在酒店外的空地上度过。此时,他们脸上的疲惫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则是回家的喜悦。“看到开往成都的大巴车队到来,我们一夜的焦灼和不安,瞬间转变成了内心的温暖和踏实感。”鲍含说。

而将时间退回到前晚8点,成都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的杨继光和他的同事们接到指令,驰援九寨沟灾区转移滞留游客。灾情就是命令,杨继光和同事们星夜兼程,7个小时的夜间山路,最终抵达距离九寨沟县150公里的平武县。在平武,杨继光的同事们和他一样,在大巴车上休息了4个多小时,在昨日早晨再次出发前往九寨沟县。“我们就是希望早日将这些游客转移到成都,让他们平平安安回家。”杨继光说。

抢救生命和疏散安置人员,是地震发生后两大最重要的任务。由于九寨沟是著名旅游景点,外来游客众多,因此,转移游客和群众成为重中之重。“确保不落一人”,从开始转移的那一刻起,我市救援运输队伍就一直践行着这样的承诺。

不眠不休

长途车公交接力转运游客

时间回到8月9日下午4点15分。此时,我市组织的第一批20辆长途客运大巴,载着800名受灾游客安全到达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随后,到达游客均有序换乘离开,滞留游客也得到妥善安置。从9日16:00至昨日凌晨,我市公交共准备运力66台公交车,其中常规线路26台,专线线路15台,其余25台在各输运点位24小时原地待命,累计输运到蓉游客2448人次、发班82班次。

地震发生后,我市第一时间启动交通抢险救灾响应,全力支援救灾,有效保障了川西救灾通道顺畅。为有效疏解九寨沟滞留游客,市交委储备应急运力160余辆,9日5点左右,50台大客车赶赴绵阳平武接运游客,第二批80辆应急运力于20点集结赶往转运点。截至10日12点,成都接转灾区游客共3600人。10日12-14点,50辆成都市交委调派的应急客运车辆满载游客,陆续从九寨沟口出发,返回成都,于昨晚到达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

不眠不休。为保障到蓉游客及时疏散,担任本次接待、转运的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茶店子客运站通宵达旦,市交委运管人员、执法队员、客运站员工、客运和公交师傅、志愿者等连夜奋战。市交委执法总队站前大队、四大队全员集结,会同属地交警分局、派出所维护交通秩序,全力配合游客转运工作。(田程晨 侯初初 谢明刚 吕甲 摄 )

相关新闻

无人机定位 安全转移10名受困群众

昨日,记者从都江堰蓝天救援队队长苟少林处了解到,目前九寨沟景区内游客已经全部转移,救援队正在按照当地救援指挥部的部署,分组进入景区,转移少部分滞留在寨子里的当地居民,同时对所有房屋挨个进行地毯式排查,不留死角,全力保证所有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昨日一早6点,蓝天救援队的40余名队员,携带无人机、搜救犬、工兵装备,争分夺秒快速向前日通过无人机定位的滞留人员处挺进。该处位于五花海附近,因为道路塌方,当地10名群众滞留在此。救援队员从茂密的丛林中摸出一条小路,绕过塌方路段,遇到都是碎石的路面,就留下一个队员观察高处山体,其他队员快速通过。两个小时的一边探路一边前进,在接到10名群众后,昨日11点,全部安全转移到景区游客中心。(记者 洪继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