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6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在蓉举行

2020年10月12日 10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2016/11/25

昨日,以“打造安全可靠中国芯生态圈”为主题的2016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在蓉举行。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罗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罗强在致辞中说,集成电路产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化、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成都大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加快发展,已基本形成了涵盖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配套各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2015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600亿元。未来,成都将坚持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突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加快把成都建设成国家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为成都产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欢迎更多集成电路产业项目落户成都。

会议期间,将举办高端芯片发展论坛、核芯技术与信息安全论坛以及产业创新与人才培养论坛等活动。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总裁丁文武,清华大学教授、高端芯片联盟秘书长魏少军,市政府秘书长张正红参加活动。(记者 黄鹏)

2016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在蓉举行

《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未来制造业的战略任务和重点,强调要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代表,集成电路产业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为推动集成电路行业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进一步促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互动,昨日,2016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在蓉举行,来自国内的集成电路产业专家、知名企业、投资机构、行业主管部门齐聚一堂,交流行业现状,展望产业前景。

据了解,本次大会以“打造安全可靠中国芯生态圈”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以下简称“CSIP”)举办。自2006年开始,CSIP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的指导下实施“中国芯”工程,已成功举办十届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会上,CSIP分别与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Cadence、国家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发布了《安全芯片白皮书(2016版)》《芯片企业安全管理实施指南(试行)》《芯片产品安全可靠测评规范(试行)》。

行业布景

抓住契机 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小小芯片,蕴藏着超乎想象的价值。一直以来,集成电路都被誉为是信息技术产业的“粮食”,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和信息安全的载体。在我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如何?未来又将怎样持续发力?

“成都具有软件产业的先发优势,在新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又将集成电路进行战略布局,取得了发展先机。当前,成都要紧抓契机,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快速发展这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主任卢山在会上谈道。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文武认为,成都面临诸多发展机遇。“电子信息产业一直是成都的重点优势产业,目前也获得了多方面扶持,还形成了一批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加快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集聚,这为成都集成电路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对于成都未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丁文武建议,要加快把现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支持企业开展项目研发、技术改造和产业资源整合,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同时,积极引进一批知名龙头企业来蓉投资发展,加强上下游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创新人才引进、使用、管理和薪酬分配等体制机制,以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丰富知识产权(IP)核和设计工具,提升封装产业和测试的自主发展能力,形成关键制造装备供货能力。

行业地图

高新区

打破技术壁垒 形成集成电路生态圈

“成都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IC设计、晶圆制作、封装测试、设备材料业等领域。全区共有集成电路企业40余家,预计2016年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将达到387亿元,同比增加16.5%,其中IC设计25亿元,封装测试350亿元,晶圆制作12亿元。”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邱旭东介绍,目前高新区形成了集成电路-光电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业生态圈。

高新区具有智能终端、网络通信、软件研发、人才资源等产业优势。聚集了世界500强企业115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超过60家。同时,为推动产业发展,高新区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引进创新人才、建立创新平台、打造专业园区和员工配套社区,为进一步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前,多种集成电路产品被极少数企业高度垄断,同时形成高度的技术壁垒。”成都海威华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能武表示,近年来,集成电路进口已超过石油,成为我国最大宗的进口商品。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制造了18亿只手机,GaAs芯片使用量超过45亿颗,然而却没有一颗是中国制造。我国在高品质材料方面一直不具备稳定的规模化量产能力,因此只能长期依赖进口。而作为成都企业,海威华芯公司研发出“六英吋GaAs/GaN集成电路Foundry线”,成为国家支持的重点产业化项目,具有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重要战略意义。

双流区

12月底 “成都芯谷”将正式开工建设

培育“千亿级”新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是双流区的未来发展目标之一。据双流区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全区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亿元,今年1—10月,全区56家规上电子信息企业实现产值达481亿元。下一步,双流区将加快打造集芯片研发、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芯片测试为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今年8月2日,中国电子与成都市签署集成电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成都)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成都芯谷”项目落地双流。据悉,目前双流已成立了“成都芯谷”建设指挥部,已启动20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和3.7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正在加快推进1000余亩成熟地块的拆迁和土地供应。12月底“成都芯谷”将正式开工建设,明年底,首批研发设计大楼将投入使用。(张家华 记者 缪梦羽)

原标题:2016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昨日举行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 看成都如何创“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