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合作洽谈昨日举行

2020年10月12日 10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2017/11/29

昨日,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合作洽谈暨签约仪式在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副市长刘宏葆,市政协副主席、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书记杨林兴出席签约仪式,并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揭牌。

陈萌山表示,新区的规划和起步建设站位都很高,中国农业科学院将与新区进行科学布局,重构新区农业新业态。他希望,双方要坚持两地共建共办模式,通过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做一流的科研,出一流的成果。

刘宏葆指出,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新区,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有力措施。他希望新区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综合科技优势,共建支撑大西南地区和“一带一路”国家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中心。他要求,新区要发挥国家级的带头作用,形成一个拥有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的农业硅谷;要加快规划设计,成长一批农业科技成果的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在创新方面发挥作用。 (记者 王李科)

原标题: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合作洽谈暨签约仪式在蓉举行 陈萌山李金祥刘宏葆杨林兴出席签约仪式

相关新闻: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

昨日,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以下简称新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成功牵手迎来一件喜事——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合作洽谈暨签约仪式举行。据悉,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新区,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措施,我市将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成规模、五年出效益”建设目标,发挥新区资源优势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综合科技优势,共建支撑大西南地区和“一带一路”国家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中心。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分为创新核心区和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两个部分。

创新核心区将力争通过3年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农业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包含中国农业科学院成都院士工作站和“四大平台、十大研发单元”等重点内容,建成集农业科研、国际交流、产业孵化、综合服务四大功能区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则将有机衔接创新核心区的中心工作,为核心区重点工程和重点实验室开展的原始创新提供科学试验场所,承担创新核心区科技成果的熟化、组装、集成研究任务。建设集智慧农业、都市农业、低碳循环农业、山地立体农业、绿色高端农业、生物育种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质能源工程、生物安全工程、乡村振兴工程等板块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的科研试验示范基地。

“在规划方面,创新核心区一期规划用地约136亩,将规划建设‘综合科研楼、都市农业工程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中心、院士工作站、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中心、研究生公寓、综合服务楼’等科研、教育和服务等设施和平台。”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二期规划用地面积约148亩,规划建设“都市农业立体生态设施群、生物育种工程中心、低碳循环农业工程中心、山地立体农业工程中心、绿色高端农业工程中心、微生物工程中心、生物质能源工程中心、乡村振兴工程中心”等设施和平台。

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在规划上使用农用地面积约3000亩,在“互联网+农业、物联网、精准化种养殖技术和装备”“植物工厂、休闲与创意农业技术”“农业生物工程、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农业资源高效与循环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外来入侵生物防控技术”等重点方向,规划建设适当规模的科研及配套设施。

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新区,能够将国家级的农业产业核心技术带到新区来,必将加快新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新区,也是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之一,新区也将全力支持该项目的建设,争取创新中心能够早日投入使用。(记者 王李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