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

2020年09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2019/3/26

  3月25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在成都举行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为我省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大会,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讲话,省政协主席柯尊平出席,省委副书记邓小刚主持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

大会召开前,彭清华、尹力等会见了出席大会的部分科技工作者代表,听取他们对推动四川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建议,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彭清华说,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关键在人才,优秀人才越多、作用发挥得越好,事业发展就越充满希望。当前,四川正处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各领域的大师巨匠、领军人物、拔尖人才,更加需要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希望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勇于攻坚克难,扎实抓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做好产学研转化文章,促进更多成果落地四川,助力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坚守真理、崇德向善中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带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技、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会上,副省长彭宇行宣读省政府关于授予2018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随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彭清华、尹力、柯尊平、邓小刚等省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杨伟作交流发言。

尹力代表省委、省政府讲话,并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祝贺。他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省科技创新取得积极成效,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与先进省份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仍存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主导产业技术支撑力量不强、研发投入强度相对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必须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好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要强化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的投入,大力实施“千人计划”“天府高端引智计划”等高端人才工程,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要优化创新战略布局,制定“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指引,编制“5+1”现代产业技术攻关路线图,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在川布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健全完善军民融合体制机制,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聚焦核技术、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军工领域,加快推动十大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实施军民融合重点创新工程,建设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军民双向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改进科研管理和组织形式,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统筹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充分激发创新动力活力。

彭清华、尹力等还参观了2018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展,听取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关于我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介绍,详细了解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市场拓展、人才培养等情况。

省领导甘霖、王铭晖、王正谱、陈文华、彭宇行、陈放和杜抗战,各市(州)、省直各部门负责同志,部分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国有企业负责同志,国家级高新区、绵阳科技城党工委或管委会负责同志,部分民营企业负责人,获奖代表等出席大会。(四川日报记者 张守帅 熊筱伟)

相关新闻

歼-20总设计师杨伟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四川287个项目获科技进步奖 成都一等奖获奖总数占94%

25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蓉举行。会上,授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杨伟院士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授予“针对肿瘤微环境的新型靶向干预治疗的基础研究”等287项成果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由省人民政府设立,包括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评审一次。

成都主持和参与完成的220个项目(人选)获奖

据市科技局统计,在我省287个项目(人选)获奖名单中,成都市主持和参与完成的220个项目(人选)荣获2018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较上一年度增加6个,获奖数量占四川省总获奖数量的76.38%(其中主持完成199项,占总获奖数量的69.09%)。

其中,四川大学魏霞蔚教授团队完成的“针对肿瘤微环境的新型靶向干预治疗的基础研究”等我市32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占一等奖获奖数量的94.11%;“川地震山岭隧道震害形成机理与控制理论”等我市67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占二等奖获奖数量的82.71%;“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及其在信号处理当中的应用研究”等我市120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占三等奖获奖数量的69.76%。

歼-20总设计师杨伟院士获杰出贡献奖

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杨伟院士获得。根据公开信息,杨伟是我国优秀的飞机总设计师,主持歼-20战机的设计工作。

30多年来,杨伟一直在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科研一线从事战斗机设计和研发工作,相继担任我国第三代系列战斗机歼-10、第四代战斗机歼-20,以及我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斗机的总设计师,见证了我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航空工业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科技点燃梦想,创新成就未来。”杨伟表示,四川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各自岗位忠诚奉献、求实创新,默默贡献光和热,作为其中一员,他有幸获得这份崇高荣誉,既是鞭策,也是激励他继续奋发创新的不竭动力。

高校在原始创新方面保持明显优势

记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此次获奖项目中,一些特点尤为突出,除了获奖数量提高外,成果转化效益也明显。此次获奖项目中,“5+1”产业领域获奖项目有185项,占比达到65%。近三年获奖项目通过直接应用或推广转化取得新增利税2461.29亿元。

此次获奖项目中,高校在原始创新方面保持明显优势。在自然科学类和技术发明类获奖项目中,高等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数量分别占总数的89%和80%。同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牵头和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198项,占总数的69.0%,比2017年增加5.9%。

“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主流。”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两家及两家以上单位协同完成的项目201项,占总数的70.0%,其中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完成的项目152项,占53.0%。(记者 宋妍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