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绿化全川行动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昨日召开
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提出,要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扎实推进造林增绿、身边增绿,加强江河湿地修复治理和草原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
昨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我市召开解读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绿化全川行动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尧斯丹出席发布会并介绍有关情况。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晓骏主持会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樊晟,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勇蔺,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祝钧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未来5年全省国土绿化覆盖率要达到70%,新增森林面积3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是过去5年新增造林的4倍。
目标:给力四个“量”
未来5年 森林覆盖率将达40%
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6.02%,国土绿化覆盖率达到65%……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989年,省委省政府首次作出绿化全川重大决定,随后相继启动了长江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巴蜀大地初步实现了山清水秀。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着眼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再次作出大规模绿化全川重大决定,那么,与前一轮绿化全川行动相比,这次行动又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呢?
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绿化全川行动将主要在四个“量”上给力。首先是做足增量,未来5年全省国土绿化覆盖率要达到70%,新增森林面积3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是过去五年新增造林的4倍。其次,管好存量。依法加强现有森林、草地等绿化资源的管理,落实好绿化管护责任,坚决守护好现有绿化资源。同时,提升质量,将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吸纳科研成果,推广使用良种良法,切实提高现有森林质量。“此外,释放能量,坚持将绿化行动与改善群众身边环境、促进百姓脱贫增收结合起来,切实增强社会公众的获得感,促进全社会共建共享。”该相关负责人表示。
措施:实施九大行动
新建和改造长江流域生态廊道2万公里
记者了解到,根据既定目标,未来5年我省将实施重点工程造林、长江廊道造林、森林质量提升、草原生态修复、荒漠生态治理、森林城市建设等九大具体行动。
在重点工程造林行动方面,将依托天保工程、退耕还林、植被恢复等重点工程造林,充分利用不适宜耕作的土地、未利用土地,完成人工造林1400万亩、封山育林1600万亩,实现有山皆绿。
在长江廊道造林行动方面,重点打造长江干流及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大渡河、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流域的基干防护林带和林水相依风光带。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长江流域生态廊道2万公里,保护修复湿地生态2500万亩。
在森林质量提升行动方面,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针对川中人工柏木林、盆周山区人工杉木和马尾松林、攀西地区飞播云南松林及川南竹林的分布情况和特点,科学编制实施森林经营方案,稳步推进森林抚育,实施森林提质2000万亩。同时,实施草原生态修复行动,严格落实草原承包、禁牧休牧轮牧、草畜平衡和基本草原保护等制度,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实施退化草地改良,推进退牧还草,实施草原生态保护恢复3000万亩,全省基本草原不少于2.13亿亩。
在实施荒漠生态治理行动方面,以若尔盖、石渠等22个县(市)为重点,推进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以泸州、宜宾、凉山等10个市(州)所辖46个县(市、区)为重点,推进石漠化生态治理。开展金沙江、岷江—大渡河等流域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试点。以攀西地区和其他主要采矿采煤区、大型工程项目涉及区域等为重点,推进工程创面和矿区废弃地、尾矿坝生态治理。全省实施荒漠生态治理1000万亩,创面生态综合治理率达到80%以上。
“同时,实施森林城市建设行动。强化城市绿线管制,推动湿地公园、山体公园、绿廊绿道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周边闲置土地、荒山荒坡和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建设公园绿地,全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绿色家园建设行动。结合建设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和乌蒙新村,着力打造彰显花果景观的绿色美丽新农村。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等绿化美化,认定一批绿色单位、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绿色军营和园林式单位和森林小镇,实现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树。
在多彩通道建设行动方面,坚持一路一景规划、乔灌草花结合、常绿落叶并重,着力打造以绿为主、多彩协调的森林生态景观带。全省新建和改造通道绿化3万公里,其中铁路绿化1800公里。
此外,还将实施生态成果保护行动。“严格落实森林、林地、湿地、沙区植被等生态红线,严格林木采伐和生态用地占用征收。健全和落实天然林管护体系,集中打造一批古树群落和森林古道。依法打击破坏生态建设成果的违法犯罪行为。全省新建森林公园60个,各类自然保护地达到500个,林地保有量不少于3.54亿亩。”该相关负责人表示。
支撑:强化五大保障
我省将研究推广立体复合绿化模式
在行动保障方面,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重点采取加强政策扶持、完善经营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依法尽责和加强组织领导等五大措施,以确保九大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政策上,我们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项目资金整合,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林业特点的信贷产品,支持担保机构开展造林绿化贷款担保业务。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中央财政林业补助和林业贴息贷款政策,对家庭林场等经营主体给予补贴倾斜。”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谈道。其次是完善经营机制,积极培育造林大户、家庭林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林业职业经理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完善林业龙头企业动态评比机制。探索向社会主体购买财政性造林绿化、经营管护等服务,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就地转成护林员。推进林权交易平台建设,探索林地、林木股份合作模式。
同时,要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生态脆弱地区造林、退化土地治理和湿地保护恢复等技术攻关,加大现有科研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力度。强化造林绿化种苗保障,提高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研究推广立体复合绿化模式。“还要推进依法尽责。探索跨区域创建义务植树基地,建立互联网等植树信息服务平台,支持通过捐资捐建、认管认养、爱绿宣传、购买林业碳汇等方式履行植树义务。支持发展专业性绿化养护队伍。完善‘谁破坏谁治理’责任机制,同步推进公路、铁路、水电等工程建设及其创面植被恢复。”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还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政动员、任务分解、指导督查、现场交流和考核通报,依法依规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打造一批绿化示范点,建设一批自然体验、自然教育基地。“省绿化委员会已编制印发了绿化全川行动总体规划,接下来将督促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编制相应规划并组织实施。”该相关负责人谈道。
权威声音
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既要叶子也要果子 既要林子也要票子
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尧斯丹表示,我省脱贫攻坚“四大片区”也是森林资源富集地区、绿化全川重点地区。近年来,我省一直在统筹推进造林绿化和脱贫增收方面积极努力。“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将超过60%的省级以上林业财政资金投入88个贫困县,已安排落实40亿元,占省级以上林业财政总投入的66.7%。实施营造林500余万亩,培育了生态经济兼顾的林业产业基地300多万亩。”尧斯丹介绍,下一步,四川将进一步统筹做好绿化全川与脱贫攻坚两篇文章,实现既要叶子也要果子,既要林子也要票子,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具体做法上,尧斯丹表示,一是完善造林绿化方式,重点生态工程向贫困地区倾斜。二是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大熊猫、森林、湿地、乡村等生态旅游,加快发展森林康养、森林体验,科学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三是加强政策资金支持,继续将60%以上省级以上林业财政资金投入88个贫困县。四是改革创新绿化机制,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原则。
我省园林城市建设进展如何?
目前城市人均公园绿地达11.96平方米
目前我省园林城市建设进展如何,未来要怎样进一步拓展实施生态绿色空间建设?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樊晟表示,园林城市建设是绿化全川的一部分,也是最贴近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他介绍,目前,四川已建成近500个省级园林单位。全省城市、县城绿地率分别为34.56%和26.44%,人均公园绿地分别达到11.96平方米和 9.04平方米,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有效改善。“下一步,为拓展城市生态绿地空间,我省将继续做好生态修复和绿线规划工作,通过系统组织保证全省今后的绿化水平质量全面提升。”樊晟表示。(记者 王琳黎 缪梦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