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期我市出现的空气污染,许多市民会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长期以来,对我市颗粒物污染贡献最大的排放源又是什么?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专家表示,从我市大气颗粒物综合来源解析结果来看,对PM2.5贡献最大的污染为移动源,其次为燃煤源,燃煤源包含了工业燃煤、居民生活燃煤等,而对PM10贡献最大的则为扬尘。
“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了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体系。而成都市是从2007年就开始做源解析的,在全国来看是开始得比较早,也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田瑛泽向记者介绍,源解析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而从成都市2015年的大气颗粒物综合来源解析结果分析来看,PM2.5中移动源贡献最大,占到27.3%,其次为燃煤和扬尘,分别占25.1%和20.8%,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分别占6.0%和7.3%;而在PM10中,扬尘贡献最大,占25.4%,其次为移动源和燃煤,分别占24.7%和23.3%,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分别占5.3%和5.9%。
田瑛泽谈道,从近几年来的源解析结果分析,成都的细颗粒物浓度在全国来说是下降得比较多的,重污染天气在连年下降,空气质量变好速度也比较快。这得益于成都采取的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而源解析的工作就是为采取怎样的防治措施当“军师”。她说:“源解析工作可以为科学采取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提供判断依据和有力支撑。从近几年成都市的源解析结果来看,最开始,市区的扬尘问题比较突出,针对于此,成都采取了一系列如洒水降尘、施工现场实行裸土覆盖等治理措施,现在城区的扬尘问题好了许多,现在该问题主要集中在了郊区(市)县;其次,燃煤对污染源的贡献也不小,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方面,根据这个情况,就可以采取工业限产等措施。目前来看,移动源对成都PM2.5贡献很大。虽然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已是全国第2位,但我们应该知道,移动源的概念除了私家车外,还包括农业作业车、大货车等,而这些车辆的污染排放同样是不可小觑的。”(记者 缪梦羽)
原标题:专家解析大气颗粒物综合来源 移动源对PM2.5贡献最大
相关新闻
市解除重污染天气三级应急预警
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根据预测数据显示,未来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将小于201,依据《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的规定,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宣布解除重污染天气三级应急预警,22日零时起执行。
据了解,参加空气污染专家会商的专家表示,21日夜间,我市有一次明显的降温降水天气过程,风速开始增大,风向转为偏北风,21-22日阴天有小雨,偏北风3-5级,扩散条件为良好,预计22日空气质量为优;22-23日仍有回流冷空气影响,风速减小,扩散条件良好,预计23日空气质量为良。此次重污染天气持续了6天,其中重度污染天数为1天。从近日预报结果和实际监测数据对比来看,空气质量实际状况好于预期。
又讯 (记者 李旻) 记者从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获悉,趁着此次强降温有利改善我市空气质量的机会,市人影办于昨日晚间至今日凌晨开展今年秋冬季节最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最近两天天气条件比较有利于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雨量的效果会比较明显。因此,此次人工增雨作业量可能是近段时间最大的一次。”市人影办副主任韦巍介绍。
昨日14时42分,市人影办就已经开始在都江堰、彭州、崇州、邛崃、大邑开展地面碘化银发生器作业。据了解,昨日晚间,市人影办从19时开始开展飞机增雨作业,作业时间在3小时左右,作业范围主要在我市西部沿山地区;凌晨2时开始火箭高炮发射碘化银作业。强冷空气就要到来,再加上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我市阴霾了好一阵的空气质量有望改善。(记者 缪梦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