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综合治理 全面铺开巡查督察
根据市气象局提供的11月和12月气象预测显示,受盆地通风不畅、冬季降雨量少等先天因素制约,我市冬季出现连续雾霾重污染天气的可能性较大。为进一步缓解大气污染状况,我市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呢?记者昨日从市环保局获悉,市环保局采取了应急措施,同时将把一系列短期措施和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不遗余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和连续雾霾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的“硬仗”。
在短期应急措施方面,据了解,市环保局加强了巡查督察,每日派出监察执法人员对重点企业开展监察执法,并派出督察组重点对扬尘、露天焚烧等开展巡查督察,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属地政府查处。下一步,我市还将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监督管理、构建大气污染共治格局等方面长期施以重拳。
“深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是工作重点。在这方面,我们首先推进管理减排,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鼓励‘两高’行业企业退出或转型发展;严控新增污染物,新建排放大气主要污染物的项目实行等量或减量替代;大力实施扬尘治理‘四大工程’,中心城区建筑工地全面实现扬尘在线监测,推行区(市)县网格化降尘监测,将建成200余个监测点位;加强停车场、维修站汽车尾气排放监督抽测,强化重型货车监测监管,采用‘以旧换新’、强制报废等措施加快黄标车淘汰,划定中心城区高污染非道路移动机械限行区域,探索建立机动车尾气污染有奖举报制度;严格露天禁烧,严查露天焚烧秸秆、垃圾、塑料、落叶等高污染燃料行为。”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深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还要推进设施治理,即实施工业协同防治,加快电力、水泥、钢铁等重点行业除尘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强化重点企业脱硫、脱硝设施运行管理;加强工业企业堆场扬尘控制,推进粉煤灰、炉渣、矿渣的综合利用;实施燃煤总量控制,严控新建燃煤锅炉,推进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外锅炉达标治理,郊区(市)县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累计淘汰95%,所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新标准;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完成重点企业综合治理,采取“以奖代补”措施提高重点企业达标排放率,严格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征收。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大气污染监管水平。在这一方面,我市首先加强法规建设,修订《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提前预警,提前防治,提高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水平,根据空气质量对应的预警级别,分级采取相应的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进一步减少污染排放,减缓污染程度,保护公众健康。同时还将加强科技监测与检查执法,继续强化大气环境巡查督察,实行限期整改,定期通报。
最新动态
我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
记者同时从市环保局获悉,近日来,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和21个区(市)县环保局根据我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行动工作安排,结合成都市开展全市环境执法“亮剑”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域成都同步扎实开展了大气污染之下“大练兵”比武,严查环境违法企业。
“我们在全域成都范围内直接将环境执法‘大练兵’比武搬到了大气污染专项执法现场。”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以比促查、以查带比,查比结合”,开展夜查和节假日突击检查,全市23支执法队伍全力出击,严查域内涉气的化工、包装、汽车4S店等行业,3日-6日4天时间共出动执法人员1130余人次,检查企业450余家,现场发现环境问题22个,现场督促完成整改12个,下达整改文书7份,提出要求限产停产企业106家,涉嫌环境违法行为6个,现已立案查处3件。(记者 缪梦羽)
原标题:我市长短期措施并举抓好大气污染防治
相关新闻
治理扬尘有“新招” 云中心高效监管
扬尘移动监测车可以对建筑工地进行实时监测
“这辆顶着摄像头的车,一开进工地,扬尘、噪音等数据全部都显示出来。”昨日,记者从市城管委扬尘治理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成都新建成的“扬尘治理和建筑垃圾处置监管信息系统平台”已于今年8月开始试运行,由云中心对全市扬尘污染和建筑垃圾排放、运输、消纳情况进行高效、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监测车开到哪里
扬尘噪音数据全显示
昨日上午,记者跟随一辆扬尘移动监测车来到位于红牌楼路与永顺路交叉口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当车辆停下来,执法队员立即启动扬尘治理监测系统,转动车顶上的摄像头,PM2.5、PM10以及噪音的数据立即显示出来。
“上午9点到次日凌晨2点,这辆车会对每个工地进行日常巡查,随机检查工地扬尘治理情况。”据武侯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监测车所到工地的PM2.5或者PM10的数据与其他地方数据有明显差距时,就会对运输企业进行警示,并立即对这个工地扬尘治理措施进行现场检查,比如车辆出工地是否经过冲洗、工地出入口是否硬化、打围是否规范、GPS系统是否正常使用等。据了解,像这样处于基坑土石方开挖阶段的工地,容易产生扬尘污染,因此是扬尘监控治理的重点。
记者了解到,扬尘移动监测车监测到的数据,可以代替人工,更快判断工地是否违反建筑工地施工的相关规定。“但这仅作为扬尘管理的依据,并不作为扬尘执法处罚的依据。”目前,全市已配备30台扬尘移动监测车,对中心城区的建筑工地进行监督管理。
7549辆运渣车安装GPS
发现问题闭环处置
记者了解到,扬尘执法监测系统只是扬尘治理和建筑垃圾处置监管信息系统平台的子系统之一。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扬尘治理和建筑垃圾处置监管信息系统平台”已经完成全部设备的安装建设工作,包括扬尘执法监测系统、扬尘执法监控系统、扬尘治理监管、扬尘垃圾处置监管、考核评价、执法查处管理、应用维护管理、公共信息互动平台等内容。
日前,这个平台已整合地图、运输车辆、建筑企业等所有的数据,形成一个数据库,完成了云中心部署。“所有扬尘治理的责任部门均可以通过这个数据库,调取数据。比如说,一辆运渣车是否违反过相关扬尘治理规定,是否接受过其他部门处罚,只要输入这辆运渣车的车牌号,就一目了然。”据介绍,只要是记录在案的运渣车,均进行了登记,均安装了GPS监控系统,全市共有140家运输公司,7549辆运渣车全部安装了GPS监控系统。“通过这个GPS监控系统,我们在云中心就能监控其运输轨迹,可以实时查看何时在什么地方,走的哪条路,是否乱倾倒了渣土。”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了GPS系统,运渣车超载、冒载造成洒漏,都可以通过卫星定位系统找到责任人,“对那些没有按规定倒渣土的运渣车,也是强有力的监督!”据了解,市扬尘办、区扬尘办共同在云中心处置问题,“市扬尘办受理转派、区扬尘办转派处理,然后进行反馈,核查结案、考核评价。整个处理过程都是闭环的,这有利于高效处置问题,防止人为干扰的因素。”(记者 李霞 文/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