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电视电话会召开

2020年10月14日 10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2016/11/18

唐良智作出批示 罗强出席会议 新都区双流区政府作检讨发言

昨日,全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工作电视电话会召开。会议传达了市委书记唐良智关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工作的批示精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罗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唐良智在批示中指出,希望各级各部门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大要求,创新思路,坚持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增加生态产品有效供给,不断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让成都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注入强劲绿色动力。

罗强说,近年来,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付出了大量努力。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个别近郊区县空气质量指标连续几年不降反升、部分流域考核断面水质下降、黑臭水体治理进度缓慢、土壤污染物超标率较高等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今年9月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大中型城市里排名倒数第二,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一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将打好“三大战役”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好扬尘、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治理和“禁煤”“禁烧”“禁放”工作,强化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农村面源污染控制、黑臭水体和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加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对重金属行业的污染防控。要切实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加快构建低碳能源消费体系和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三要加强责任落实和督查考核。对每月区(市)县环境质量情况排名下降或靠后的,要责令作出说明、进行约谈;对工作成效明显的要给予奖励,措施不力、污染加重的要给予通报批评,直至问责。各部门和区(市)县政府要依法履职,切实强化环境监管,加大对违法排放企业的查处力度,不整改到位坚决不能恢复生产,未实施环评的项目一律不能开工建设。无论什么企业、哪家单位,都必须接受监管、依法生产、依法经营。四要做好宣传沟通和信息公开工作,号召全民参与环保,推动形成爱护生态环境、共建优良环境的共识。

市政府有关部门在主会场通报了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新都区、双流区政府在当地分会场作检讨发言。

副市长刘守成,市政府秘书长张正红在主会场参加会议。(记者 黄鹏)

原标题:全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 “三大战役”工作电视电话会召开——唐良智作出批示 罗强出席会议 新都区双流区政府作检讨发言


   相关新闻

   严控新建燃煤锅炉

   推进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外锅炉达标治理

为全面掌握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和能效测试状况,有效控制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我市将加快推进全市空气质量的好转和改善,进一步实施燃煤总量控制,严控新建燃煤锅炉,推进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外锅炉达标治理。

    数据共享 源头治理锅炉污染物排放

据悉,依据新大气法,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院积极开展燃煤锅炉及蒸发量大于等于10吨/小时的燃气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工作,部分锅炉能效测试,实现成都市锅炉使用总体及单台锅炉的安全、节能、环保指标都能得到全面掌握,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治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锅炉污染治理,从源头抓起,市特种设备检验院除了对锅炉系统进行管控外,还对燃煤锅炉(含生物质燃料锅炉)燃料进行监测。同时,严格控制锅炉制造、销售、安装,督促测试结果不合格的在用锅炉进行节能、环保整改。”据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院还建立了集锅炉安全、节能、环保“三位一体”的监控管理平台,该平台以锅炉检验为基础,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手段,结合成都的实际情况,实现了设备基础信息、检验信息、现场地理信息、数据现场自动传输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监控管理平台的查询功能,查询的数据可通过数据接口与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经信委监管平台数据共享。

    中心城区禁燃区 燃煤锅炉基本淘汰完毕

近年来,我市在中心城区大力实施燃煤禁烧和“煤改气”工程,实现绕城高速公路范围内600平方公里全面禁煤。2014年底,成都132飞机制造厂4台(共80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完成,年均减少燃煤3.8万吨。2015年初,将绕城高速环线内区域划定为中心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15个郊区(市)县全部划定本地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截至2015年底,中心城区禁燃区内燃煤锅炉基本淘汰完毕,郊区(市)县禁燃区内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累计淘汰86台,淘汰率达45.5%。中心城区燃气管网总里程近7000公里,二圈层区县建制镇和三圈层县(市)重点镇已基本接通管道天然气。

下一步,我市将实施工业协同防治,加快电力、水泥、钢铁等重点行业除尘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强化重点企业脱硫、脱硝设施运行管理;加强工业企业堆场扬尘控制,推进粉煤灰、炉渣、矿渣的综合利用。实施燃煤总量控制,严控新建燃煤锅炉,推进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外锅炉达标治理,郊区(市)县建成区内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累计淘汰95%,所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新标准。

    规上工业企业 大气污染源100%达标排放

2016年,全市累计完成燃煤锅炉淘汰和清洁能源改造376台,年节约煤炭消耗14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512吨;实施了51户企业落后产能淘汰,实现节约10.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硫803.42吨……根据《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要求,我市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任务纳入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将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到各区(市)县,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确保规上工业企业大气和水污染源100%达标排放。

“十二五”期间,全市重点对电力、钢铁、铅酸蓄电池、建材等行业310户企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实施了淘汰和关闭,其中关停206户,淘汰落后工艺设备104户,实现年节约标煤244.78万吨。目前,我市已全面淘汰了小水泥、小火电、小石灰窑,整体退出了煤炭生产、烟花爆竹和钢铁长流程冶炼。

我市将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力度,梳理淘汰落后产能存量,结合环保、安监、质监等强制性标准,制定2017年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依法淘汰落后产能;联合市环保局筛选电力、化工、玻璃、水泥等典型行业重点企业12户,组织行业专家和环保专家编制重污染天气“一厂一策”,对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停产限排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记者 缪梦羽 杨彩华 王雪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