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 把环保当作“分内事”“责任田”
“绿色、生态,民之所望。开展环境保护督察,是为老百姓做的实事。”昨日,从市级媒体上得知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进驻四川后,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陈其兵如是说。
几天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四川省的消息在全市各界群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大家认为,这次中央环保督察既是一次推进成都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环保能力水平的大好机遇,也是一次倒逼全市彻底整改环保问题、提升市民生态福祉的重要契机,我们要切实把这次环保督察转化为加强和改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推动力,真正在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把环境保护工作当作“分内事”“责任田”,步调一致,共建共治,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美丽成都贡献力量。
增强绿色发展意识 把环保时刻放在心上
“督察动真碰硬,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心。我们也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努力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贡献力量。”不少群众和陈其兵的看法一致,他们认为,动员会传导压力,更传递信心,全市上下都应增强绿色发展意识,把环保二字时刻放在心上。
“良好的生态底本,既是美好生活的基本保障,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崇州市集贤乡梁景村村民牟崇伦说,“从电视和网络上的报道,可以看出此次环保督察的力度大、覆盖面广,让人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坚决打好环境问题整改攻坚战的决心。”
“最近一年来,明显感觉到梨花溪的环境质量在提升,党委政府下大力气治理环境,受益者是我们普通群众,”新津县梨花溪景区农家乐经营者任建民如是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环境得到保护,景区才能有长远发展,我们作为经营者的前景也才会越来越好。”
绿色发展意识要驻进心里,才更能让人感受到肩上有一份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温江区和盛镇石牛村村民宣浪是杨柳河的一名河段长,在他看来环境保护关乎当下的每一个人,也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计,爱护环境就是爱护绿水青山。“环保督察让我们更加明确肩上的责任,也更加有动力保护好杨柳河的水生态环境。”
“希望把每个环保死角都清查出来,让这些环保隐患能得到根除。”说到这次督察工作时,在培训机构任教的张海英这样说。她认为,老百姓关心的都是发生在身边实实在在的环境问题,比如哪里的水渠被污染了、哪里又在乱扔垃圾了……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希望通过这次督察,能让这些问题得到根治,大家都希望生活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中。”
共建共治 躬行实践参与环保
“同呼吸,共命运!”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都参与其中,共建共治,而后方能共享。“环境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开展环保督察工作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人的意识,必须培养起公众自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让环保理念植根人心。”……这一点,也是全市上下的共识。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中央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是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金牛区环保局办公室科员魏旭表示,在工作中,将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作为一名普通群众,保护环境也应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比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采取多种方法践行低碳生活。”
“环境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乎我们身边每一个人和子孙后代,也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名消费者都应该从我做起,践行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提高环保意识,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以实际行动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成都市消费者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张威说,“成都市消费者协会也教育引导各行业协会严格遵守《环保法》,按照环保督察工作各项要求推动行业自律,纠正各类环保问题。”
开展环保督察工作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人的意识,必须培养起公众自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让环保理念植根人心,才能有效地防止问题出现反复,四川大学学生刘英如是谈道,“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以带动更多市民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这种良好效果是长远的,必定会让成都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生态福祉体现在天上、体现在水里、体现在身边的一抹绿中。优美的环境需要督察的力量,更需要我们所有人都把它当作“分内事”。
“生态环境是事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成都大学教师王淼表示,开展环保督察,对于动员全社会参与,持续改善全市环境质量,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同时,环境保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工作,要通过环保督察,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环保意识,并要身体力行参与环保活动,勇担环保责任,共同守护好我们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我在这儿住了将近半辈子,这几年来,我是亲眼看见城市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好,城市公园等很多供市民休闲的场所日益呈现,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家住青白江城区怡湖公园旁的64岁老大爷肖继东说道,现在每次上街看到有垃圾袋等杂物,都会主动捡起来丢进垃圾箱,看到有人乱丢垃圾,自己还会上去劝几句,“环保工作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记者 缪梦羽 王琳黎 王雪钰 杨彩华 杨甦 赵荣昌 李颖 李娟 赵一)
原标题:各界群众热议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从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 把环保当作“分内事”“责任田”
55件信访全部移交转办 目前正在办理
昨日,我市收到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的信访投诉共55件(排除重复投诉后,实际为38件)。接到信访投诉后,我市立即按照案件督办工作程序和要求,对接收的信访投诉进行汇总统计,已全部移交相关区(市)县和市级部门。
据了解,涉及的牵头单位和部门有高新区、天府新区、锦江区、青羊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都江堰市、邛崃市、崇州市以及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建委、市城管委、市交委、市水务局。经统计,案件主要涉及大气、水、油烟、噪声、垃圾、扬尘、其他等问题。目前,各区(市)县和市级部门正在办理中。(记者 缪梦羽)
中央驻川环保督察组值班电话和邮箱
督察进驻期:2017年8月7日—9月7日
专门值班电话:028-87306866
专门邮政信箱:成都市85号邮政信箱
受理举报电话时间:每天8∶00—20∶00
相关新闻
剑南大道大型车辆噪音扰民 交警深夜重拳整治
今日起剑南大道主道禁止货运汽车通行
交警针对剑南大道货车众多,噪音扰民的问题进行整治,整治会持续到凌晨3点
有市民反映,高新区剑南大道天府二街966号凤凰城二期居民长期受到夜间大型车辆路过产生的噪音污染。昨晚,交警六分局联合属地公安分局,对货车、大功率摩托车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晚上9点到10点一个小时,共查处11起违法。同时从8月10日起,剑南大道(三环路-天府四街)主道禁止货运汽车通行。
现场整治 交警联手公安 1小时11辆车被处罚
昨天晚上9点半,记者来到了天府一街与剑南大道十字路口,交警六分局连同高新分局正在此进行专项整治。据交警六分局副局长杨蜀治介绍,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交警和公安一共投入了几十名警力,在剑南大道各个重要路口进行整治,天府一街路口便是其中之一,整治的重点是货车、大功率摩托车的噪音扰民。
晚上9点40分左右,一辆大功率摩托车从远处驶来,发出刺耳的轰鸣声,“马上将该车拦下,进行仔细检查。”杨蜀治在对讲机中说道,民警立即上前将这辆摩托车拦下,检查后发现该车进行非法改装,民警现场将该车挡扣,要求驾驶员第二天到分局接受进一步处理。9点50分左右,一辆车牌号为川Z87279的货车被民警拦下,经过检查发现驾驶员并没有入城证,“因为违反禁令标志,依法对你进行记3分罚100元的处罚。”民警对驾驶员说明了情况,现场对其进行了处罚。据在此整治的交警六分局三大队副大队长李景昊介绍,这样的整治会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3点。针对剑南大道一线货车众多,噪音扰民的问题,从7月22日到现在,交警进行了持续整治,每次整治都会持续到深夜,现在已经明显好转。
交通调整
剑南大道主道货车禁行 辅道限速变为40公里/小时
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保障剑南大道交通有序安全与畅通,减轻噪音扰民,市交管局对剑南大道(三环路-天府四街)的交通组织做了调整。从8月10日起,剑南大道(三环路-天府四街)主道禁止货运汽车通行。剑南大道(三环路-天府四街)辅道货车限速由现状50公里/小时调整为40公里/小时,货车以外的其他车辆限速值不变。剑南大道(天府一街-盛兴街)进城辅道因地铁施工临时封闭,施工期间,允许货运汽车借用剑南大道天府一街下穿隧道主道通行,通行范围仅限于下穿隧道前后最近的进出口之间路段。
“整治会持续进行,通过交通组织的调整,进一步解决噪音扰民的问题。”杨蜀治说,剑南大道主道禁止货车通行,辅道限速降低,都是为解决噪音扰民。同时,在剑南大道一线,交管部门将增设“电子眼”,对货车等各类违法进行抓拍,民警也将在这一线加强巡逻。如果市民发现了货车等车辆的违法行为,可通过“蓉e行”平台积极向交管部门进行举报。(记者 何良 摄影 马丁)
市民反映违规排污
金牛区加大排查力度 商家立即完善设施设备
位于福德路的一家餐馆正在进行整改——已购买油烟分离环保设备进行安装
“老李,你要的油烟净化器送来了!”昨日傍晚7∶00,金牛区沙河源街道福德路,快递小哥骑着电动自行车,将一台崭新的油烟净化器送到了春光面馆老板李春光的手上,李春光高兴地说,“虽然做面食不会产生油烟,但是在炒料的过程中却会产生,为了我们的城市天更蓝,我明天就把这个机器安上!”
前天,中央环保督察组入驻四川的第二天,金牛区沙河源街道就有群众通过网络反映:“洞子口老街20余家无证餐馆(陈氏凉粉、明园饭店、福德路42号餐馆、福德路76号附1号附2号盒饭加工点等)违规使用蜂窝煤,违规排污污染沙河源头。”昨日早上,群众举报案件转交到金牛区,该区环保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局、城管园林局和沙河源街道迅速行动起来,对群众举报内容进行现场检查核实,沙河源街道还紧急召开了环境保护举报件快处行动会议。
“经过检查,我们了解到,陈氏凉粉、明园饭店不存在无证经营、违规使用蜂窝煤和违规排污的问题,却在一家没有名字的茶铺中找到了一个蜂窝煤炉子,对其进行了收缴,并对老板进行了批评教育。”昨日下午6∶00,当记者来到现场时,金牛区环保局局长刘永海和该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还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仔细排查。
时间已到了晚饭的饭点,位于杨泗堰河畔的陈氏凉粉,食客满座,饭店门口矗立着一个半人多高的煤气罐,“我们春节前就完成了煤改气,如今在店里上班再也不用忍受呛人的煤烟了。”饭店门口,几个窨井盖上,醒目的“污水”字样告诉大家,这里的污水排入了专门的管网,杨泗堰河堤上,干燥的管道入口也表明这里没有污水排入河中。
但刘永海们依然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他们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举一反三,加大对这一片区的排查力度,范围达到了整个老场镇。“的确有一些商家存在证照不全和油烟净化器未安装的问题。”在刘永海递过来的一张表格上,记者看到排查的14家餐饮企业,对营业执照、食品备案、环评备案、是否使用燃煤、油烟净化器、排污走向等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其中燃煤一项,全部标注为“否”,“我们将督促不达标的商家,完善环评备案手续、加强卫生整治,对于达不到条件的,坚决停业整顿。”在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中,商家也积极配合,于是记者看到了春光面馆老板李春光迅速订购、安装油烟净化器的一幕。
“环评备案需要网上申报,但一些商家不会使用电脑,我们将协助他们进行这项工作。”沙河源街道党工委书记冯贵银告诉记者,在加大检查监督的同时,街道也将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帮助商家完善证照和相关设施设备,帮助他们解决在正常经营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记者 赵一 摄影 张全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