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8个原样“搬来”的敦煌石窟,以及来自丝路沿线60余家文博机构的200余件(套)精品文物惊艳亮相。展览9∶00正式开放,记者昨日8∶30早早赶到成都博物馆,却发现不少市民已在博物馆门口排起了长龙。排在第一位的观众许杨松先生家住犀浦,他告诉记者,自己一个月前就开始关注此次展览的消息,为了第一时间尝鲜,早上6点就起了床。据成博统计,昨日开展首日虽是工作日,仍迎来逾万名观众参观。
美术书上的唐三彩雕塑 这次“跑”到成都来了
昨日上午9∶00开展后,观众迫不及待但非常有序地走进展厅,石窟、卧佛、壁画……大家一边欣赏,一边用手机或相机拍照,准备把这些展品的照片带回家细细回味。有的观众还用手机下载了文物解说软件,边听解说边欣赏眼前的文物。“我之前去过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龙门石窟,但这次展览的展品之丰富之珍贵还是让我惊叹!这场展览汇集了这么多丝路沿线的重量级文物,作为三条丝路的交会点,成都的影响力果然非同一般。”许杨松连连赞叹。在一尊唐三彩雕塑前,许杨松显得异常兴奋,他惊喜地告诉记者:“你看!我小时候在美术书上看到过这尊雕塑的图片,现在亲眼见到本尊,太棒了!”
8个复原的敦煌石窟更是让观众大开眼界,每个“钻洞洞”的观众都忙得不亦乐乎。尤其是大名鼎鼎的158窟,那尊横卧的涅槃卧佛格外引人关注。占地面积约9平方米的莫高窟元代第3窟,由于容量有限,第一天就采取了限流措施,因为里面只能同时容纳6人,前面的观众参观完后,才允许后面的观众进入。值得一提的是,观众进入这个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前,还可以领取成都博物馆专门准备的LED小手电,更好地欣赏洞窟内壁画上的千手观音。
专家讲座预约抢手 网上预约看展火爆
记者留意到,此次展览文物颇为丰富:故宫博物院特别送展的鎏金铜斛、内底所铸98字铭文被誉为“两周金文之最”的燹公盨、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古织机、安徽马鞍山出土的“成都造”漆器……这些精美文物无不吸引来观众围观和悄声讨论。观众王先生感慨:“这次展览真是名副其实的丝绸之路文化盛宴!巴蜀文化与丝绸之路文化的融合,成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文化影响力,令我这个老成都非常自豪!”
观展过程中,一名手拿敦煌旅游景点邮票集的女生小方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我去年在敦煌旅游时买的,邮票上的一些洞窟当时没有开放。听说这次‘搬到’成都的一些洞窟,即使在敦煌也不一定能看到,所以我专门来看看!”正在成都读研的小方告诉记者,除了来看展,她还预约了下午“敦煌女儿”樊锦诗的讲座,“我想让樊老师在这套邮票上签个名,留作纪念。我在网上好不容易预约到一个座位,好多同学还没约上,这次展览确实太火爆了!”(记者 陈蕙茹 实习记者 李雪艳 摄影 张全能 张青青)
原标题:还未开馆观众就排起长龙 第一位观众早上6点就起床 “敦煌·丝路”开展首日 逾万名观众先睹为快
相关新闻
“敦煌跟四川很有感情,敦煌石窟艺术能在成都展览是我们敦煌研究人的荣幸。”
“敦煌女儿”樊锦诗做客成都博物馆 为观众深度讲解神秘莫高窟
1482883423040078489.jpg
市民零距离观看莫高窟第285窟的艺术品
1482883423221085131.jpg
市民观看敦煌石窟的壁画
1482883423393030272.jpg
敦煌石窟经书真迹
“甘肃和四川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甘肃和四川都有很多石窟,很多文物,敦煌莫高窟研究院最初成立时是靠四川人发展起来的,应该说敦煌跟四川很有感情。敦煌石窟艺术这次能在成都展览,是我们敦煌研究人的荣幸。”昨日下午,作为“敦煌·丝路”大展系列讲座的首场,“敦煌女儿”樊锦诗先生在成都博物馆举行了题为《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价值》的讲座,开讲前,她动情地讲述了敦煌和四川的不解之缘。78岁高龄的樊锦诗现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面对济济一堂的成都市民,她笑言自己在讲座上只是给大家做一个讲解员,“敦煌的东西太多太广。”
1600余岁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要讲莫高窟,先讲敦煌。敦煌有悠久的历史。《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回来,给汉武帝做汇报,其中就有敦煌。”樊先生介绍,史书上说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它既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也是宗教文化知识的交集地。
古代的敦煌就好比现在的上海、广州。敦煌以东出土的西汉昭帝以后的简牍表明,敦煌作为汉王朝的西大门,曾接待过29国使节。在敦煌,东西文化的交流孕育了莫高窟这样的佛教文化圣地。那么,敦煌佛教艺术从何时开始?樊先生说,可能早在东汉(公元51-108年)时期,敦煌已接受了西域传入的佛教。莫高窟位于敦煌东南鸣沙山东麓,在1700多米长断崖上,迄今保存了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此外,1900年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50000多件文献和艺术品。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和壁画的综合艺术
在樊先生看来,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和壁画组成的综合艺术,三者交相辉映。
石窟的建筑形制有哪几种呢?樊先生说,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佛坛窟、大像窟五种,其中正在展览的285号洞窟就是禅窟。大像窟则因窟中巨大的佛像而得名。
彩塑方面,主要内容是佛像、菩萨像、佛弟子像、天王像、力士像等形象。他们置于洞窟的显赫位置,是供奉的主体。
樊先生介绍说,敦煌莫高窟壁画分为尊像画、释迦牟尼故事画、中国传统神仙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以及供养人画像。
莫高窟藏经洞文物的辉煌价值
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今编第16窟积沙时,无意间发现了藏经洞,从中出土了5到11世纪初的宗教经卷、社会文书、中国四部书、非汉文文献,以及艺术品等文物5万余件。敦煌藏经洞文物的出土,是20世纪初中国四大文献的考古发现(即殷墟甲骨、敦煌写经、居延汉简、明清档案)之一。樊先生说,藏经洞出土文献的特别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资料,藏经洞5万余卷文献,大都为已失传的写本,且均为5至11世纪初“方面异常广泛,内容无限丰富”的文献;二是文献全部都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原始记录,反映了社会方方面面的真实面貌。
樊先生认为,莫高窟和藏经洞文物有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如敦煌文献有不少官方和私人的文书,都是了解古代社会的第一手资料。壁画也反映了古代经济社会生活民情风俗场景。说到艺术价值,樊先生如数家珍,她说,莫高窟艺术是延续千年创作、融汇了中国和西域、汉族和多民族艺术风格,形成了发展脉络清晰又自成特色的敦煌艺术体系,包含建筑、彩塑、壁画、音乐、舞蹈、书法等多种门类。“比如六朝到唐代正是中国绘画艺术从发展走向辉煌的重要阶段,画家辈出,可大家们留世作品少而又少,唯独敦煌壁画保存了这个时期绘画的真迹,如画界推崇的唐代顾恺之风格等。”此外,莫高窟文献还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保存了天文学、医药学和印刷术等方面的科技史料。
樊先生守望敦煌超过半个世纪,她将家国情怀、专业精神、人生信念都贯穿本次深入浅出的讲座之中,她说:“莫高窟是一座博大精深、多彩的文化宝库。现在莫高窟影响越来越大,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挚爱和关注。”(记者 陈蕙茹 摄影 张全能 张青青)
相关新闻
丝路文物展上的成都漆器表明:斗鸡和围棋 在六朝十分普及
1482883637001076611.jpg
1482883637103017115.jpg
1482883637187040303.jpg
成都博物馆“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汇集丝绸之路沿线60多家博物馆200余件(套)文物,其中三分之二都是一级文物。成都作为一座与南北、海上丝绸之路都产生关联的城市,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的不仅有蜀锦,大量发现于丝路沿线的“成都造”,也是此次丝路文物特展一大看点。其中,六朝时期制作精美的成都漆器引人注目。成都漆艺历史悠久,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漆器主产地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古蜀时期,成都的漆器工艺就已达到很高水平。
贵族生活图漆盘
漆木 东吴 马鞍山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 成都产
朱然墓出土的“贵族生活图”漆盘为我们展现了东吴时期贵族生活的场景。通过该盘纹饰中的人物服饰、生活习惯等,有助于了解三国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意趣,进而了解当时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生活。
这件漆盘直径24.8厘米,木胎、圆形、平沿直口、浅腹平底,口沿与腹下各有一道鎏金铜箍,盘内壁及底髹红漆,外壁及底髹黑红漆。盘内绘有12人,分为3层。“贵族生活图”漆盘所绘人物皆穿袍服,袍是有表有里的长衣统称,是当时文武官员的主要礼服,妇女也穿袍,并在袍的衣领、衣袖、衣襟等部位缀上花边,反映审美情趣。盘中人物皆席地而坐,或交谈、或娱乐。“对棋图”反映了先秦典籍中记载的围棋在六朝时期已十分普及;“斗鸡图”表明六朝时期斗鸡或斗鸭之类的游戏很盛行。
漆勺
漆木 东吴 马鞍山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 成都产
木胎。长19厘米,宽6厘米。勺面呈水滴形,条形长柄,下弧。勺右侧外壁有手写铭文五字,漫灭不清。勺内壁髹红漆,外壁及勺柄髹黑红漆。
童子对棍图漆盘
漆木 东吴 马鞍山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 成都产
朱然墓出土的童子对棍图漆盘直径14厘米,木胎。撇口、浅腹,腹底交界处饰一周凸弦纹。外壁及底髹黑红漆,底部朱红漆铭“蜀郡作牢”四字;盘沿内壁髹黑红漆饰云龙纹,向内一圈髹红漆饰鱼、莲蓬及水波纹;盘中髹黑红漆,上部绘山峰,山前空地上绘两童子持棍对舞。该盘画面注重写实,人物姿态生动传神,其头部、四肢、躯干比例协调,头部比例虽略有加大,但符合孩童形体特征,丰腴的四肢也符合人们对儿童的审美要求。整个画面构图简洁,动静交融,充满了生活情趣。
该漆盘底部“蜀郡作牢”铭文,表明其为当时蜀郡的产品。三国时,蜀郡属刘备蜀汉辖地,而童子对棍图漆盘及朱然墓出土的其他漆器均源自蜀郡,从侧面反映出吴蜀之间的关系。(记者 陈蕙茹 摄影 张全能 张青青)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