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大凉山孩子在新时代励志远航的风采
儿童剧《海上的诺苏火布》剧照(摄影 谢明刚)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走进大凉山彝族村寨,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加大对贫困地区特别是凉山地区儿童的扶智工作,提高山区少年儿童艺术修养,以“传递梦想,迎着新时代的光芒远航”为主题,儿童剧《海上的诺苏火布》昨日在成都启动省内外巡演。昨晚,《海上的诺苏火布》在四川省歌舞大剧院启动成都公演,成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及凉山地区儿童代表与家长共600多人受邀到场,共享文化艺术盛宴。
儿童剧《海上的诺苏火布》由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联合四川省戏剧家协会、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出品,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演出。该剧不仅是2018年度四川省舞台艺术现实题材创作重点作品,还是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讲述了一个两代人用爱守护彼此梦想的故事。该剧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深入大凉山地区,与彝族小朋友同吃同住,和他们交朋友、做游戏,挖掘出一个个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故事,表达出四川特别是凉山地区儿童以勇气为船帆,高扬梦想的旗帜,迎风远航的决心和信心。
在《海上的诺苏火布》启动巡演前,成都画院还于昨日举行了成都·凉山儿童“共绘美好明天”活动。来自成都和凉山州的小朋友代表,携手碰撞奇思妙想,共绘美好明天,让孩子们感受到总书记殷切的关怀,以及党和政府对他们健康成长的温暖祝福。据了解,《海上的诺苏火布》在成都公演后,还将深入边远山区、城镇学校等,让全省乃至全国儿童感受到凉山地区儿童不负总书记深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在新时代励志远航的风采。
“我曾问海你在何方,海说海在你的故乡,我听见月光里的海浪,我看见阿普写满地图的手掌……”昨晚7:30,伴着优美动听的彝语原生态歌曲《你眼睛里的海》,儿童剧《海上的诺苏火布》在四川省歌舞大剧院徐徐拉开帷幕,带领观众走进大凉山孩子的心灵世界。
大凉山孩子追梦之旅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演出现场
小主人公成长历程牵动人心
《海上的诺苏火布》讲述了一个两代人用爱守护彼此梦想的故事:少年诺苏火布跟着护林员爷爷长大,爷爷是一名退伍老兵,常给村里的孩子们讲关于大海的故事,这也让诺苏火布对大海充满了向往。诺苏火布在爷爷的故事里,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度过了一段充满“魔力”的绚丽童年。
这部儿童剧在故事情节上以“海”为隐喻,贯穿始终,寓意每个孩子成长中让人无比向往的梦想。在艺术表现上,《海上的诺苏火布》融合了鲜明的彝族文化元素,彝族传统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口弦”“朵乐荷”都在舞台上精彩呈现。在音乐上,该剧将原生态的彝族音乐与现代儿童音乐有机结合,推动剧情发展,受到观众喜爱。
在近80分钟的演出中,诺苏火布的追梦之旅牵动人心,其成长历程也引发了观众共鸣。“新的时代,新的光芒,像太阳照耀在心上,您的手指向天空的方向,我们迎着梦想勇敢远航。”演出结束后,舞台上的歌声似乎仍在观众心中回荡,让人意犹未尽。
■主创访谈
总导演杜林:剧中的追梦勇气让人敬佩
《海上的诺苏火布》总导演杜林告诉记者,去年3月,他们开始启动了该项目,这部剧融合了彝族传统的文化与传说,打造出一个属于童年绚丽而真切的梦,“这个梦就像一片温柔的大海,温暖着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这部剧展示了凉山儿童的追梦勇气,让人敬佩!”此外,该剧还填补了彝族现实题材儿童剧的空白。
杜林说,《海上的诺苏火布》将分3个阶段进行巡演:在省歌舞大剧院演出两场后,该剧将以“戏剧进校园”的形式,在东郊记忆音乐公园驻场演出8到10场。今年五六月,该剧将在西昌及凉山各县巡演20场。今年7月至12月,该剧将启动第三阶段的省内外演出,走进全省各市州,参加全国相关戏剧演出活动等。
编剧吴瑜婷:这是大凉山孩子的真实故事
昨晚,《海上的诺苏火布》在成都公演后,凉山儿童的心声仿佛飞出大山,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中被人感知。有一位特殊的观众尤其激动,她就是该剧的编剧之一、彝族青年剧作者吴瑜婷。“这部剧讲述的就是我们大凉山孩子的真实梦想和故事。”吴瑜婷说。
吴瑜婷出生在凉山州越西县,小时候,她的爷爷常给村里的孩子们讲关于大海的故事,剧中的这些情节都来自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后来,吴瑜婷到西昌读中学,到武汉读大学,到成都西南交大读研究生……她就像自己笔下的角色那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实现梦想。吴瑜婷告诉记者:“我写这个故事就是想告诉孩子们,永远不要放弃你自己的梦想。”(记者 卫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