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重阳佳节 全市各地为老人们送去满满暖意

2020年09月29日 10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2018/10/18

人民公园,老人正欢度重阳节

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于是有了长久长寿的含义,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全市都弥漫在浓浓的敬老爱老氛围中。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在重阳节这天,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营造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全市各地都通过自己的方式为老人们送去满满的暖意。

免费公证

成都公证处免费为老人办理230余件公证

17日正值我国第29个“九九重阳敬老节”,一大早,成都公证处以及成都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里,人头攒动。今年,成都公证处依旧组织开展“悠悠敬老情,公证暖人心”主题活动,继续在重阳节当天免费为老年人办理遗嘱、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并同时开展系列公益活动,让老年朋友过一个“走心”又“暖心”的重阳节。

上午8点半,前来办理遗嘱公证的赵大爷、吴大妈成为当天首对公证当事人,公证员热情接待,按照办证程序快速受理、快速审查、快速出证,在极短的时间内为其办好了公证。在问到办证体验时,两位年满80岁的老人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里办证态度好、办证速度快,还为我们免了公证费,真的是在为我们老年人着想。”

据悉,为了保证老年朋友在重阳节当天的公证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成都公证处今年还将活动范围进行了扩大,在往年羊市街22号、老东城根街2号办公地点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将活动地点延伸至了位于青羊区柿子巷11号的成都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计开设了25个接待窗口专门为老年朋友办理公证。

截至17日12点,成都公证处共计受理免费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公证127件,已办理78件,接待当事人550余人次,为老年人减免公证、司法鉴定费用近18万元;预计当天将为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公证230余件,接待当事人超过1000人次,为老年人减免公证、司法鉴定费用近52万元。

免费接种

60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肺炎疫苗最新点位公布

昨日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成都市卫计委为老年人送上一份节日福利:我市60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接种肺炎疫苗,并公布了最新的接种点位。据悉,我市是全国第二个、西部第一个由财政补助开展该项目的城市。

疫苗接种分春(3月—6月)、秋(9月—12月)两个时段进行。需要前往接种的老年人,只要带上身份证和(或)户口本,证明自己的年龄在60岁以上、属于成都户口,支付10元的诊疗费,就可以免费接种价值200多元的肺炎疫苗了。

成都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民生项目于2015年3月正式实施,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步推进。项目实施3年来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广大老年人的积极响应,截至2018年9月30日,全市户籍老年人已接种肺炎疫苗1364224剂次。(具体点位目录详见锦观)

邛崃市

为老人提供暖心服务

在邛崃市天台山中心敬老院,按照每年传统,在九九重阳节这天,全院为200多名老人置办酒席,让老年人充分感受节日的愉悦。同时,志愿者还为老人们提供一对一心理慰藉、按摩、打扫卫生等服务,让老年人生活得有品质、有幸福感和获得感。“现在的人多幸福啊,政府对我们老年人都十分照顾,社会也很关爱老人。”85岁高龄的老兵金光华开心地笑着说。

龙泉驿区

为办证老人送苹果

昨日上午10时许,家住洛带的75岁老人雍阿姨来到龙泉驿公安出入境窗口办理港澳通行证。民警李岚和辅警邹瑞霞热情地接待了雍阿姨,帮助她填表、搀扶她照相、受理证件、收费,耐心细致地帮助她完成所有办证流程。和平时不同,龙泉驿公安出入境窗口工作人员不仅要为前来办证的老人们提供贴心服务,还要为他们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个象征平安、幸福的大苹果。

武侯区

敬老活动丰富多彩

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武侯区相关部门、各个镇(街)、社区、学校等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重阳活动。

昨日,由武侯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武侯区教育局主办,武侯区太平社区和成都市太平小学校联合承办的校园“庆重阳·爱老敬老”主题教育活动在太平小学校内进行。

活动现场,太平小学的孩子为老人们献上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情景剧和啦啦操向老人们汇报着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与成长历程,勾起了老人们年轻时的回忆;一支戏曲舞蹈《川趣》,激发了很多川剧老票友的共鸣;集体合唱《百善孝为先》,传达出孩子们对孝敬老人传统美德的认知与理解。表演结束,孩子们为老人们送上了他们亲自制作的爱心卡和特别准备的礼物。

此外,日前,武侯区华兴街道三河社区也举办了“岁岁重阳颂党恩”文艺演出活动。与此同时,主办方还贴心地为社区老年人设置了健康义诊、免费理发等便民服务,深受社区老人的喜爱。

原标题:重阳佳节 情浓蓉城

相关新闻

成都老年助餐服务 让老年人吃得舒心省心

成都作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的首批城市之一,各区(市)县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符合区域实际和阶段实际的有效举措,强化措施的持续性和可复制性,如:各示范区(市)县根据本地实际,对辖区养老机构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餐桌、餐饮企业、餐饮连锁企业、专业送餐机构、餐饮店和单位内部食堂等助餐点位的资质,按照一定标准确认为老年助餐点,建立为老年人提供订餐、就餐、送餐和互联网+助餐服务等符合试点地区实际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采取“政府补一点,老年助餐点位让一点”的原则,老人通过拨打订餐电话、中央厨房配送、到就餐点用餐的方式,为有需求的居家和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利的餐饮服务。全市助餐服务达67.9万人次。

“通过整合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院、微型养老机构、社区食堂等证照齐全的公共资源参与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和居家老年人就餐和居家上门送餐服务。目前,这种模式是各区(市)县的主要做法。”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和社会组织合作创办助餐服务站点,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如武侯区创办“长寿食坊”30家,为老年人提供订餐、就餐、送餐和互联网+助餐服务。2017年,“长寿食坊”共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8万人次。同时,按照就近、便利原则,选择、确定一批合格的餐饮企业,配置符合老人饮食习惯的餐饮菜单,开展就近用餐、定制送餐,实现了助餐场所就近化、便利化,打造15分钟就餐服务。建立“中央厨房”,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就餐、配餐、送餐服务。如郫都区以养老机构为支撑,建立“中央厨房”,为区域内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老年人开展配餐、送餐、订餐等助餐服务,形成专业化、连锁化、规模化的助餐服务体系。目前郫都区已建成“中央厨房”两处,在建1处,享受助餐服务老人5942人次。

“下一步,我市即将出台全市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大老年助餐工作的推进力度,更好地满足全市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失能、孤寡、独居、空巢、经济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就餐需求,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相关新闻

书画弘扬美德 86岁爷爷成社区宣传达人

86岁的文成信身体硬朗,每天上8楼脸不红气不喘。文成信酷爱书法绘画,写对联,宣传时事和方针政策;画美丽成都,自己掏钱把作品裱好赠送给喜爱书画的人。文爷爷还自愿“承包”了社区宣传栏,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文成信从小就喜欢书法和绘画,小时候家里穷,没有条件系统学习,他就自己照着捡来的旧书模仿。工作之后,他一直凭着爱好自己研究琢磨,如今他可以写很多种字体,包括小篆、甲骨文等古体字。虽然是自学成才,但文爷爷还是小有名气,他参加了一些书画展,还有不少人花几千上万元买他的字画。卖了画之后,文爷爷就用这些钱做他的公益事业。裱一幅画要100元左右,文爷爷比较高产,送这个送那个,还要买很多工具和材料,钱自然没少花。老两口一个月退休工资加起来6000多元,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这上面,但文爷爷说钱够花就行了,他做这些事不为名、不为利,就图个高兴,“钱多了不是好事,留给子女让他们懒惰。”

在院落大门口,文爷爷贴了一幅醒目“长寿”,这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写法,一笔写成,寓意长长久久、绵延不断。这两个字他曾经送给了双流的著名长寿老人付素清,“她116岁生日的时候我送给她的,当时她是在世的最长寿的女性。”文爷爷说他的“长寿”送给了很多老人,他专门在社区里贴了个宣传单,所有百岁老人他都可以写寿字,装裱好免费送,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提前半个月给他打电话预约。“明文规定”只送百岁老人,其实只要找到他了,九十多岁八十多岁的他都在送。

除了写字画画,文爷爷最大的爱好就是养花。说起来,文爷爷每年都要上电视,都是因为他种的昙花。人家都说“昙花一现”非常罕见,但文爷爷花园里的昙花树粗壮高大,到了花期白白的一大片。“今年开了115朵,电视台的记者来了几拨,都来看稀奇。”文爷爷说,昙花夜间盛开,不和百花争艳,品格高洁,他非常喜欢。昙花盛开的时候,好多人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看,特别热闹。“色香闻万里 城中夜乐园”,文爷爷还专门为他的花创作了诗歌。

文爷爷1988年搬到马鞍街居住,2008年开始用书画弘扬正能量,这些年又得到了社区的认可和支持,越干越来劲。“晚霞最美好 余热正当时”这是文爷爷对自己的总结。(记者 杜文婷 摄影 刘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