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以看、听三国故事;这里,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游人如织;这里,不仅有布依民族文化,还有历史悠久、全国唯一的三国藤甲文化。
走进安顺市经开区幺铺镇阿歪寨村,高大魁梧的藤甲兵塑像站立道路两旁,村间小道上总能听到当地人说起家乡文化。
“空心村”的涅槃
“阿歪寨,石头房子、石头墙,石头碾子、石头磨”,清澈的小溪围着寨子静静流淌……如诗如画的景色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自拍,成为网红村。
曾经的阿歪寨却是另一番光景。
“阿歪寨是布依族村寨,房屋多以石木结构为主,老旧房屋较多,道路狭窄、交通不便、人畜混居、环境脏乱。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或者搬出村子,使村子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幺铺片区工作组副组长陈卫忠说。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阿歪寨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如何让村子真正恢复生机,产业兴旺发达,一直是干部群众苦苦思索的难题。
2018年,阿歪寨村迎来新机遇。该村作为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示范村,先后被国家住建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共同缔造”试点村、“古村落空心化活化”示范点。
如何擦亮国家级、省级金字招牌?当地干部群众结合自身历史文化特点和地理环境优势,将目光投向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
按照“共同缔造”试点村发展思路,阿歪寨村采取“农民资产入股、村合作社集中管理、企业出资认购、公司建设运营”模式,动员本寨村民无偿出让老旧危房20年的使用权给合作社,合作社再引进社会资本(爱心企业家)对老旧房屋进行认领、修缮和改造,最后统一交给旅游公司进行布局和管理运营,盘活业态,实现合作共赢。
龙头公司落户,给歪寨村注入乡村旅游发展新动力,也增强大家建设美丽阿歪寨村的信心。今年3月起,经开区相关部门组织辖区内多家企业到阿歪寨村实地考察,目前,新建的30栋新民宿已全部认购完成。
“在推进阿歪寨村‘共同缔造’的进程中,逐渐由政府为主向社会多方参与转变,带动村民参与,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城乡治理体系。”经开区城乡建设督导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郑兴华介绍。
藤甲文化注入活力
“之前就看朋友发过照片,这次和家人一日游,感觉风格很独特,环境也不错。”清镇游客张光艳说。
“我们村现在太漂亮了,来玩的人很多,他们都是奔着我们的文化和环境来,我们要把文化好好传承下去。”村民韦晓琴说。
在建设过程中,阿歪寨村按照传统村落核心区、新村规划区分别进行打造,核心区主要是对以前的老宅进行修缮加固,保持以前的原始建筑风貌,新村规划区主要是依托藤甲谷历史文化背景,进行规划实施。
老艺术家、“夜郎谷”缔造者宋培伦先生在阿歪寨村调研考察时说,阿歪寨村民宿项目打造保留了古村落的形式和风格,水电等方面的铺设也很用心,既保留传统,又确保现代人生活的舒适感。
在民宿打造过程中,阿歪寨村结合自身三国时期藤甲文化和布依族文化特点,努力保留传统古村落的气息,通过“新文化植入”“新业态引入”“新村民进入”的方式,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模式,打造农文旅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成集民宿、研学、养生、文创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区,持续推进文化艺术村发展,成功打造出藤甲谷网红景区、古村落民宿区、民宿研学区、布依风情一条街等农文旅结合的田园综合体。“藤甲之魅,穿越之旅”让各方游客慕名而来。
今年8月30日,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暨农村社会事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黄水源为阿歪寨村挂上“乡村振兴研学基地”牌匾,又为阿歪寨村增添一块金字招牌。
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古村落不仅重新焕发生机,也让群众从中获益,当地村民靠着自己房子,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老板,我们订个餐,还有包房没,我们人多。”
“有,你们有多少人都住得下。”
阿歪寨村伍正翠原本一直在外地做餐饮,有技术、有经验的她,看着村里发展旅游业,游客日渐增多,于是选择回家做农家乐生意。
“天天都有客人,每天收入有3000多元。”伍正翠说。
除了餐饮,她重新装修二楼和三楼,根据村里的统一规划,准备用于发展民宿。
不远处,一家奶茶店里坐满客人,这是韦艳江开的店。2019年前,她一直在南京务工,春节回家过年后,看到村里的变化,决定留乡创业。
“现在村里开发很好,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创业就业机会,回来开店,比在外打工强多了。”韦艳江说。
在阿歪寨村像伍正翠、韦艳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把传统村落打造成村民生活的美好家园、心灵回归的生态乐土,让美丽乡村提档升级,进一步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成果。
如今,阿歪寨村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美丽蝶变,人居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幸福感与日俱增。(胡丽华 张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