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贯彻松江区委关于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总体要求,恰值“传承经典·古韵醉白”上海醉白池公园春季文化艺术节暨2019上海杜鹃花展开幕之际,醉白池携手上海茶叶学会于4月21日下午,共同举办了一场“醉白雅集—江南文化•园林与茶”活动。特邀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相聚在园内百年雕花厅,游园品茗、听琴赏花,感受园林之美、茶之韵,并开展了“江南文化·园林与茶”论坛,共同探讨园林文化与江南文化、传统艺术的融合发展、如何营造醉白池独有的文化特色、打造出一张更为靓丽的文化旅游名片。
清雅的古园,幽静的庭院,醉白池精湛的园林艺术之美无不让人感到安静与恬适。百年雕花厅内,清风茶语、静听潇湘。永丰民乐队现场演奏《紫竹曲》、《春江花月夜》等江南丝竹音乐作为引场,嘉宾和游客们,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品味不同茶席上的特色茶品,了解茶文化、茶历史的博大精深。本次雅集特邀松江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茸城之光主持人朱少石主持,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顾斌峰、上海市茶叶学会秘书长高胜利分别做精彩的开场致辞。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一场在古琴的优雅声中、再现宋代文人雅士的茶百戏,正式开启了此次醉白雅集的帷幕,越剧名段 《十八相送》、茶诗朗诵《趣品茶回文—记梦》、昆曲经典《游园惊梦(选段)》,节目形式多样,用独特的方式展现出园林文化与琴棋书画诗曲茶的美妙融合,在座的嘉宾们陶醉其中、仿佛回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开启了一场古今的对话。
本次雅集最精彩的环节,当属以“江南文化·园林与茶”为主题的论坛环节,上海茶叶学会原秘书长刘启贵、松江文史研究会理事王正、海上著名美术史论家徐建融、上海市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秘书长杨楠、松江区佛教协会会长、西林禅寺方丈悟端大和尚、灌顶禅院悟望法师、建筑设计师梁曦、区政协副主席、文旅局局长金冬云、区绿容局局长顾斌峰分别以“江南文化·园林与茶”为主题,从茶与生活、茶与书画、茶与美学、茶与醉白池等多个方面,开启对江南文化的深度探讨,从多个领域和维度进行探讨和交流,并对醉白池作为展示松江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举办这样一场雅集活动的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不仅是对园林和茶文化的一次深入挖掘,也是文旅相融的创新形式,希望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举办多种形式的雅集活动。
在最后的“现场书画”和“手绘茶饼”环节,书法家们现场进行了“谷雨醉白茶事”的创作,徐建融、金冬云、悟端法师、王曦、顾俊峰分别为本次雅集题字。宾客们体验“普洱饼绘”,以云南普洱茶饼的手工纸为创作载体,以醉白池内的景物建筑为参考,书写或绘出对醉白池古园春色的印象。最后,参加雅集的来宾们合影留念,为此次雅集画上圆满的句号。
今年是醉白池开放为公园60周年,开园以来,古园的文化内涵被不断被挖掘和提升。景观是园林的外在和基础,文化是园林的血脉和灵魂,如今,醉白池在不断弘扬古典园林文化的同时,深入打造厅堂文化、碑刻文化、书法文化、旅游文化。通过每年的三大文化艺术节、两场特色花展、一座醉白讲堂,结合醉白池自身的历史和文化特色、举办形式丰富、雅俗共赏的活动,赋予醉白池全新的生机和活力。雅集是古代文人墨客聚会交友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文化最精彩的是将艺术生活化,而雅集,则是将这种过程具体化的一个平台,醉白池作为中国历史名园、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觞咏抒怀之地,结合琴棋书画诗曲茶来举办这次雅集,让市民游客走进茶、了解茶文化,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来醉白池交流探讨,共同探讨园林文化与江南文化、传统艺术的融合发展,对打造醉白池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发挥松江历史文化的宣传窗口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为“加快推进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松江区‘江南文化’行动”积极助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