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同步小康伟大征程中,对毕节试验区提出的殷切期望,赋予了新时期试验区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如何“闯出新路子”? 最近召开的统一战线聚力脱贫攻坚暨多党合作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和省委专题研究毕节市工作会议已经作出了科学而精准的安排部署。在当前全市深入学习贯彻这两个重要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不辱使命的态度,形成这样的共识:必须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善于开拓、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使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真正站在高处、想在远处、走在前列,真正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切实建设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毕节高地。
如何落实好建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毕节高地的要求?
前提在于精准识别。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主动作为才能克难前行。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扶持谁”的问题解决好了是取得胜利的基本前提。而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毕节,在精准识别上要坚持用好“四看法”等典型经验,用好大数据等先进科技,有效改变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义等倾向,通过摸清底数、建档立卡,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动态化、科学化管理,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切实享受到扶贫政策带来的甘甜雨露,进而共沐同步小康的和煦阳光。
关键在于精准施策。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大水漫灌”“撒胡椒面”“胡子眉毛一把抓”等扶贫老路显然已走不通。富裕生活大体相似,贫困原因则各有不同。只有立足各地发展实际和需要,以“问需式扶贫”为导向,以“精准式帮扶”为载体,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才能把好钢用到刀刃上,让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或是社会保障兜底等助力脱贫攻坚的好政策,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见到实效。
根本在于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脱贫攻坚同样如此。在小康路上,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如果缺少了自力更生,脱贫攻坚就失去了灵魂。”在借助扶贫政策、社会力量等一系列“外力”的同时,只有“点亮”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起全市125.9万贫困群众的“脱贫激情”、激发大家的“脱贫动力”,引导他们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发挥拼搏进取、自力更生的精神,方能在脱贫攻坚的滚滚大潮中形成强大合力,决胜同步小康的愿景才会越发清晰可见,也才能更好地建设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高地,不负“闯出新路子”的崇高使命。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自奋蹄。当前,决战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决胜全面小康的大幕已经拉开。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拿出毕节试验区人应有的状态和作为,奋力克难攻坚,就一定能在乌蒙大地抒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壮丽篇章; 2020年与全国全省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一定会如期实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