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干部当先。
为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硬仗,助推创新发展、同步小康,毕节市着力抓好干部教育培训,让干部精准掌握和运用扶贫政策,切实提升脱贫攻坚的能力素质。
今年以来,该市紧锣密鼓地举办扶贫开发工作专题培训班,对极贫乡镇和脱贫攻坚任务较重乡镇的党政正职、分管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及精准脱贫计划出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集中培训。
该市采取政策解读与现场解答、实例分析与实地考察、专题讲解与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扶贫开发政策、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等内容开展培训。
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让干部学到扶贫“真经”。培训中,精准扶贫工作抓得有特色有成效的乡镇负责人登台“传经送宝”,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党总支书记左文学介绍塘约村开展村民自治、发展村集体经济等经验做法,并组织参训干部实地考察学习产业扶贫、乡村旅游等方面的做法。
“千言万语道扶贫,千山万水勤走访;千方百计谋脱贫,千辛万苦奔小康。”赫章县达依乡扶贫工作站站长黄小兵说,通过扶贫专题培训,思路更加清晰,眼界更加开阔。脱贫攻坚光说不行,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达依乡是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乡镇之一,将通过开展农村“三变”改革,按照“一村一品”、因户施策的扶贫思路,采取“合作社+村委会+农户”的模式,力争在每个村建立一个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参加培训的大方县黄泥塘镇松林社区党支部书记曾家永同样深有感触:“只有扶贫精准,才能精准脱贫。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实现抱团发展。”他说,松林社区将着力补好基础设施短板,积极谋划蜜蜂、鱼类等养殖产业,让103户贫困户早日脱贫。
“脱贫攻坚是一场长跑,作为基层干部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群众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织金县阿弓镇副镇长黄勇表示,将把培训所学所悟运用到精准扶贫实践中去,找准优势、攻克难关,带领群众实现小康梦。
让干部能力素质强起来,脱贫速度快起来。毕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张欣表示,毕节将以干部大培训助力大扶贫,以实施“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为载体,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等方式,选准培训内容,拓宽学习平台,全力补齐干部脱贫攻坚能力素质的“短板”。
据介绍,毕节将通过培训干部,每个县(区)办好脱贫攻坚“讲习所”,县、乡党委书记上讲堂,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2016年,该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和专题讲座748期,培训干部165243人次,对乡镇党政正职、分管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及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扶贫项目管理等精准扶贫集中轮训和专题培训。仅今年2月以来,毕节市开展内容丰富的培训班和专题讲座186期,培训县乡村干部3万余人次,干部教育培训成为毕节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的“加速器”。(原载于贵州日报2017年5月21日头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