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1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深入我市的田间地头、养殖场户、企业园区和基层联系点,听取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农业结构调整、特色种养业发展等农民增收问题。他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加强分类指导,积极稳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副省长刘远坤,省政府秘书长唐德智,省农委主任刘福成,市委书记陈志刚,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省政府副秘书长项长权,省农委副主任杨兴友,市委副书记李建,市领导宫晓农、王开俊、肖发君、李玉平、陈波等陪同调研或参加相关活动。
韩长赋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威宁自治县雪榕食用菌基地、泰丰公司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和马铃薯文化博览园、小海镇松山村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点、小海镇松山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金融服务点、松山村卓源生态农业养殖基地,赫章县水塘堡乡核桃产业示范园区,七星关区朱昌镇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18日上午,韩长赋来到他的联系点小海镇松山村,这已是韩长赋2012年以来第三次来到松山村。3年多来,松山村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民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几乎翻了一番。这一次,他仔细察看村委会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村级便民服务工作情况;他深入田间地头、企业以及村民家中,与村民亲切交谈,了解村民生活生产情况;在村民程潮奎家的院坝里,韩长赋一行与村民进行一个多小时的座谈,共谋未来发展思路。面对村民们一个个诉求,韩长赋有问必答。他说,看到村民的就业增收渠道拓宽,看到大家生产发展,生活改善,非常高兴。他勉励大家,天上不会掉馅饼,富裕是靠大家干出来的,只要大家肯干实干,困难总有办法解决,一天总比一天好,一年总比一年富。
18日晚,陈敏尔在毕节与韩长赋一行进行座谈。陈敏尔代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书记赵克志对韩长赋一行到贵州考察指导农业工作表示欢迎,对农业部长期以来给予贵州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省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思路和做法。他说,当前,全省上下正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导航灯”和资源禀赋“定位器”的作用,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时俱进培育农村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努力在传统农业中做出新业态、走出新路子。希望农业部在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方面给予更多指导和帮助,促进贵州农业发展增比进位、后发赶超。
韩长赋部长指出,近年来,贵州产业发展有新气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大改观,城乡面貌有大改善,贵州的变化令人振奋。希望贵州将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把培育特色产业与推进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在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上实现重点突破。农业部将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继续做好帮扶毕节、威宁工作,一如既往支持贵州发展农业,助推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19日上午,韩长赋在毕节主持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听取省、市、县、乡相关负责人及企业(合作社)等11位代表发言,充分肯定毕节市的三农工作。他说,毕节市三农发展形势喜人,有成效、有典型,值得总结推广。他强调,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项新任务,是国家经济深度参与全球化新形势下,农业面临新挑战的必须作为,农业结构调整要围绕“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可持续”四个目标,坚持面向市场,在市场中创造利润;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同时还要处理好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的关系,保持粮食生产整体稳定。韩长赋要求,要以四个“抓手”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注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积极性;重视农业产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政策创新,特别是融资、保险等金融机制和补助政策、科技政策的创新,助推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座谈会上,陈志刚代表市几大班子和全市880万各族人民群众对韩长赋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农业部长期以来对毕节试验区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说,韩部长一行亲临我市视察指导工作,这是对毕节试验区的亲切关怀,也是对毕节工作的鼓励。全市上下将认真贯彻落实好此次韩部长到我市调研的指示精神,以扶贫攻坚为统揽、农民增收为核心、结构调整为主线、科技创新为支撑、改革开放为动力、产业化经营为载体、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抓好示范引导,实施龙头带动,突破机制瓶颈,稳定粮食生产,主攻现代农业,确保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业效益显著提高、城乡统筹加快推进,推动传统农业向山地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跨越,不辜负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厚爱。
省、市直有关部门及相关县区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