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来自金海湖新区的报道之二:让“火车头”强劲有力 让“聚集区”充满活力

2020年10月13日 10阅读 来源:毕节日报 2017/9/4

作为毕节市最年轻的新区,金海湖新区不仅是毕节“一城三区”同城化建设的核心板块,同样也是拉动毕节工业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打造千亿级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区,承载着毕节实现新型工来化发展的梦想。

起步晚、基础弱、底子薄,这些是毕节工业经济的发展短板,然而,毕节区位优势明显,各类资源富集,随着近年来交通条件大幅改善,工业体系逐步形成,对外开放持续深化,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后发优势也越发凸显。

金海湖新区同样如此。

金海湖新区常丰村村容村貌

如何不断壮大工业力量,让“火车头”更加强劲有力,让“聚集区”更加充满活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是后发地区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必选题。

今年5月24日,金海湖新区招商推介会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来自珠三角等地的锂电产业链项目、装备制造类项目、电子商务、城市综合体项目、物流产业项目的100多名企业家代表参加推介会。

通过推介,与会企业家们对金海湖新区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政策优势、后发优势和生态优势得到了全方位的了解,纷纷表达出了前来考察投资的意愿。

这是近年来金海湖新区立足优势,众多次积极 “走出去” 开展招商中的一次。

为实现以招商促发展目标,近年来,金海湖新区牢牢紧盯打造毕节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改革开放试验区总目标,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金字招牌,按照“发展壮大一批、招商引进一批、清理规范一批”的思路,围绕园区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型建材、大健康医药、锂电池产业链为主导的五大产业核心业态,着力谋划招商引资工作,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开花结果。

金海湖畔的职教城

根据市委、市政府授予金海湖新区的88条行政审批权限及“一事一议”特殊政策,新区制定了《毕节金海湖新区(贵州毕节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试行)》和《毕节金海湖新区锂电池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黄金十四条》,新区不断探索和优化招商模式,在强化自主招商、以商招商、以产业链招商的同时,充分利用市政府驻外招商办、辖区内在外成功人士等资源优势,主动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沿海城市通过客商联谊会、恳请会、座谈会、招商引资推介会等交流活动大力招商。

同时,金海湖新区还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政策,有效抵制“挖墙角”“割肉比赛”等畸形招商现象,优惠政策更加明细,扶持方式更加灵活。

今年以来,金海湖新区多次深入到广州、深圳等东部沿海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与20多家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协议投资75亿元,产值达40亿元,累计到位资金达62.8亿元。

而为了更好地形成“招得来、稳得住、能发展”环境,金海湖新区积极倡导“爱企如亲”理念,并成立了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专门为入驻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部分企业入驻新区后实现了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职教城街景

据金海湖新区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周罡介绍,该中心以“一岗双责”服务模式对企业实行联系包保,直接打通企业与园区之间的信息联系,及时快捷地为入园企业提供证照办理、提供厂房和员工住房、生产用水用电协调、兑现装修补贴、兑现设备搬迁补贴、兑现物流及电费补贴、招聘员工及化解矛盾纠纷等服务,“只要是能帮企业做的,我们一般都会积极主动开展服务,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发展了,我们园区也就发展了!”

周罡的话,在今年4月8日正式投产的贵州丕丕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同格拉格那里得到了佐证,“我们在办理相关手续的过程中,只要不是本人才能办理的,基本都是他们在帮我们代办,而且速度比想象中的还要快。”同格拉格说,“必须为园区服务中心的服务点个赞!”

同格拉格的“点赞”,还源于在园区企业服务中心等部门的帮助下,企业的发展速度同样“比想象中的快”。

金海湖新区金海湖风光

据介绍,该公司是一家做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一期投入资金1000万元,目前已建成年产2000吨锰酸锂产品的生产线。

在公司生产车间,伴随着轰鸣的机器,一个个产品不断向流水线下游滚动。“目前产品市场很不错,我们在二期投入中将增加两条生产线,预计可达到年产4500吨。”谈及发展,同格拉格信心满满。

而在整个金海湖新区产业园区,无论是宝钧电子、聚诚识别等新入驻的企业,还是已投产多年的力帆时骏、兴国新能源、东冶建材、贵航新能源的项目,正向着年度目标加快生产。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培育,金海湖新区工业园区先后获得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国家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贵州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贵州省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贵州省北斗卫星示范应用基地、贵州省省级清洁示范生产试点园区等称号。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引进企业108家,投产79家,签约资金412亿元,完成投资249.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7800个,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有效夯实了打造千亿级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的基础。(文/张培立 孟性荣 幸璐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