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毕节:谱写新时代多党合作同心共建新篇章

2020年10月14日 10阅读 来源:毕节日报 2018/11/25

“我们村去年的全村人均纯收入是8493元,今年全村的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是没有问题的。今年种植矮化苹果500亩,分红资金25万元,在苹果基地里的务工收入150万元;建食用菌大棚100个,群众获得土地流转费5万元,务工收入40万元。仅苹果和食用菌产业就增加收入200余万元,人均增收超过2500元。未来我们将把海雀村建设成为集‘干部培训、廉政教育、文化体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说这话的,是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

海雀村,平均海拔2300多米,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区岩溶贫困地带,是毕节市赫章县最边远的一个村。一首“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雾齐门槛脚;要想扯尺遮羞布,肩膀当做地皮磨”的民谣,便是当地群众30多年前贫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海雀村“苦甲天下”的状况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1988年6月,围绕海雀村这类贫困地区的改革发展,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第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并由此拉开了统一战线参与贫困地区建设发展的大幕。

针对海雀村教育底子薄的问题,统一战线首先对海雀小学进行了改造,新建了教学楼,还建设了相关的教学配套设施,海雀小学的办学规模也由原来仅有一到三年级扩大为完全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们再也不用每天步行10公里的山路去读书了。

针对海雀村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在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带动下,全村修起了宽阔的柏油路,建起了村卫生室、文化广场、生态休闲小公园,装上了路灯,配上了水龙头;213户农户全部进行了黔西北民居改造,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巨大变化。

海雀要“飞”,关键还得有产业的支撑。在统一战线的帮助下,海雀村确立了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三大计划。指导农民科学种植马铃薯和玉米,解决吃饭问题;帮助建立民族服饰加工厂,发展民族手工业;培训建筑工人,引导其农闲外出务工;发展林下养鸡、养羊,建立绿色有机农业……

因为统一战线数十年如一日的帮扶,昔日“瘦海雀”变成了“金凤凰”。“如今的海雀村‘柏油路通到寨中央,家家户户小洋房,环境优美村庄靓。’”文正友如是说。

海雀村的发展变化,是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一个生动典型。30年来,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等有关方面广泛参与,为毕节试验区输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贫困山乡点亮了一盏又一盏希望之灯,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

初冬时节的毕节,寒意渐浓,但有一种温暖四季恒常。

走进毕节市金海湖公园的同心广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红色大圆环,圆环对面是崭新的大理石浮雕。大圆环名为“同心圆”,意寓着统一战线对毕节的同心帮扶,浮雕上则记录着毕节各民族同胞的生产生活历史……

在毕节,乡间的阶梯石道取名“同心步道”,乡、村卫生院(室)配挂“同心助医工程”匾牌,村口木门上“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文字随处可见。而在毕节城区,同样能看到很多关于“同心”的建筑和标语:同心路、同心林、同心阁、同心大厦、同心立交桥……

“同心”成了统一战线数十年如一日同心奏响乌蒙山扶贫攻坚大合唱的鲜活证明,也是毕节试验区人民对这种帮扶的深刻铭记。

而即将过去的2018年,注定是毕节试验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推动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在这一过程中,统一战线广泛参与、倾力相助,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统一战线要在党的领导下继续支持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发挥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

7月19日,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在毕节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并讲话。汪洋强调,30年来,统一战线成员对毕节试验区倾注了深厚感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帮扶工作,为试验区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丰富了多党合作的实践形式,彰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这一年,在中央统战部的组织协调和大力推动下,统一战线紧紧围绕毕节试验区30周年重要时间节点,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精神和汪洋主席的讲话精神的落实,广泛聚力,同心攻坚,统一战线帮扶毕节持续给力,全力助推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2018年以来,统一战线在毕节实施助力试验区脱贫攻坚项目115个,协调投入资金8304.17万元,培训各类人才13848人次,其中教师3772人次,学生5970人次,医卫人员557人次,干部3319人次,农技人员230人次。免费实施各类手术324例,为1190群众开展义诊。资助贫困学生2989名。

而在过去的30年里,统一战线在毕节试验区全面开展“助推发展、智力支持、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示范带动”五大“同心工程”,累计实施项目1242个,打造9个精品“同心新村”,援建14804口“同心小水窖”,修建了130所海联卫生室,医治了白内障患者1930例,资助了贫困学生11925名。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华职教社等有关方面先后组织986批次、8356人次专家学者赴试验区考察指导工作;

——为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谋大计、献良策、办实事,指导毕节制定各类发展规划46个,共培训各类人才32.9万人次;

——帮助毕节试验区新改扩建各类学校200多所,援建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140多个;

——全国工商联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213家民营企业帮扶毕节202个贫困村;

——动员恒大集团投入110亿元“整市帮扶”。

——动员东部10省市统一战线成员参与试验区建设,开展“百企帮百村”、黔货出山等帮扶活动,先后支持资金4.9亿元、项目273个,帮助培训人才11.4万人次;

——动员中国泛海集团捐赠资金2.5亿元连续5年在贵州开展“泛海助学”行动等;

……

30年风雨兼程,30年同心筑梦。

与此同时,30年来,一代代毕节人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脱贫攻坚捷报频传,生态建设绿意盎然,交通建设通江达海,特色产业百花齐放,民生改善再攀新高。

眼下的毕节试验区,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转化为我们决战决胜的强大动力,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用汗水和智慧再次书写经得起历史和人民考验的新时代篇章。(龙 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