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乌蒙
——毕节市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纪略
七星关区观音桥街道办事处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抢答赛
织金县八步街道水东村利用院坝会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纳雍县勺窝乡五一村“十星文明户”创建评比公示牌
黔西县莲城街道双桥社区开展“赶场天赛起来”活动
织金县金凤街道新寨村绘制文化墙
自2015年8月以来,毕节市针对广大农村出现的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巢化、农民涣散化等“新三农”问题,以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为载体,以开展“七个起来”活动为抓手,以“法治毕节”创建为契机,在全市深入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毕节广大农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变——群众的思想觉悟提高了,法律意识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提振了,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浸润着乌蒙大地。
建队伍 强基础
2015年8月5日,毕节市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充分发挥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作用,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这一天起,全市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在农村对群众开展思想信念、民主法治、传统美德、科学文化、政策感恩、文明习惯等9个方面的教育工作,全市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式启动。
两年来,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的部署和安排,围绕学习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法律法律、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艰苦创业精神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以“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为载体,配套抓好“七个起来”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力地提升了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了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让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各县(区)也结合实际,探索出“群众会+”宣传教育、娘子军宣讲团、板凳会议、院坝会议等实用管用的方式,广泛开展“七个起来”、“五心”教育和“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实现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与文明创建的互促共进,推动全市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开展。
目前,全市共建200个示范点,其中市级示范点20个,全市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点面结合、多点突破、上下联动”的喜人局面,各地各单位相互借鉴、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氛围愈加浓厚。
搭载体 提档次
毕节市把“七个起来”活动作为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助推器”。
全市各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富民政策、法律法规和《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等读本的主要内容融入到“七个起来”活动中,创作编排小品、相声、快板等喜闻乐见的节目深入农村巡演播放,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
比如,黔西县从村的角度、乡镇的角度、县区角度,出台了33项奖励措施来发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在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中,推行“三识六计四张网”(三识:提高认识、转变意识、达成共识,六计:认星计、争星计、创星计、晒星计、摘星计、亮星计,四张网:流程网、创评网、进度网、监督网)“十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法,统一规范村级“十星级文明户”创评公开栏。
纳雍县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建立了“三大讲师”抓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建立“农民讲师团”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居民讲师团”和“工人讲师团”,进一步扩大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引导广大群众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推动“夜校办起来”活动从“向下灌输”向“共同创建”转变。
此外,毕节市还通过打造农村“村头正能量”示范点,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党的声音进万家”、“宣传部长上讲堂”、“道德讲堂”、“法治毕节”创建等载体广泛宣传,让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提档升级。
接地气 见实效
如何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更见实效?
毕节市委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制定出台方案,明确了任务,确立了目标。紧接着,各县(区)、乡镇、各村(居、社区)也动起来了。
“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关乎民族长远未来……”在金沙县平坝镇,这样的人们顺口溜耳熟能详。
“我们将党的富民政策、法律法规融入到农村文艺宣传队的演出节目中,用更接地气的语言,以群众身边的事例来编节目,让大家更容易接受,同时继续尝试创新表演形式,如音乐快板,让节目更具可看性。”这是金沙县平坝镇双兴文艺宣传队队长姬益强的创作打算。
做好新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停留在过去简单的灌输和说教上,而是要引导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相互理解和支持实际生活。
为加快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市委高瞻远瞩,从基层入手,整合资源,对近400名村支书(主任)进行专题培训,提升村级干部开展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此外,全市各地还结合实际,探索出一系列举措,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纳雍县勺窝乡在五一村开展的“农村好媳妇”评选活动就是一个典型。
据了解,勺窝乡结合“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把五一村作为试点,开展“孝长辈、和邻里、能持家”的“农村好媳妇”评选活动。该乡负责人介绍,“农村好媳妇”评选活动每半年开展一次,被评为“农村好媳妇”的妇女都由村以感谢信的形式向“好媳妇”的娘家传报喜讯,并纳入乡、村积德榜。
目前,五一村评出的6名“农村好媳妇”已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全村初步形成了人人争先进的浓厚氛围。
据悉,自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来,毕节市研究设立“十星级文明户”、“5+X”激励机制和“十佳十星级文明户”奖励机制,各地根据地方实际制定相应奖励办法,确保“十星级文明户”在公益岗位招聘、就学就医、社会保险等方面优先得到实惠,并把“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作为推荐评选各级命名文明乡镇、文明村和诚信乡镇、诚信村、诚信组的重要依据。
目前,全市30万余户农户分别获得各级命名的“星级文明户”荣誉称号,形成了农村文明新风尚。
扬正气 聚能量
榜样是最好的说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领。各县(区)因地制宜,突出示范创新带动,以点带面,深入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和文明创建工作。
在织金县化起镇,各中小学校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文化墙等阵地,在中小学生中大力宣传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号召广大中小学生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让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影响一片村庄,建立起学生、学校、家庭、村庄四位一体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体系。
赫章县在普及推广“七个起来”活动的基础上,针对部分乡镇信教群众相对较多的实际,创新推出了“教堂讲起来”活动,全力做好争夺人心、争夺阵地的工作。
而组建“农村文艺宣传队”深入农村宣传,是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另一个举措。
在市级层面上,毕节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广电局、乌蒙演艺集团组织了一支阵容强大的“农村文艺宣传队”,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暨送文化“三下乡”为主题,深入赫章、黔西等地开展公益性巡回演出宣传10余场,深受群众好评。
县(区)、乡(镇、街道)也迅速组织“农村文艺宣传队”,以不同的巡演方式深入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开展巡回演出宣传。同时,利用全市2593所示范性“道德讲堂”宣讲,向群众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微电影”,传播正能量。
各种宣传形式交互运用,全市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如火如荼,这些做法成为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经验,使广大农村焕发生机与活力。
今年5月22日,毕节市召开了2017年全市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创新,精心组织策划,继续以大力宣传学习党的富民政策、法律法规、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以及艰苦创业精神等为主要内容,以“七个起来”为载体,以“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为抓手,打好组合拳,深入开展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打赢“113攻坚战”凝聚正能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