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深一家亲 同心共筑小康梦 ——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及恒大集团帮扶毕节市纪略 广州·毕节协作项目—赫章县娜咪鲁民族服饰加工厂 广州援建项目—赫章县珠市乡“美丽乡村”建设点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荔湾医院到七星关区人民医院开展业务指导 恒大帮扶援建纳雍县寨乐镇蔬菜种植大棚 荔湾区帮扶七星关区 家政护理培训班学员合影 广州木偶剧走进毕节 恒大集团在毕举行招聘会 深圳援建的赫章县福田医院 打开中国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发源于云贵高原的珠江,把深居西南内陆的贵州与地处南海之滨的广东紧密相连。 千百年来,这条中国境内第三长的河流,从云贵高原出发,历经千山万水抵达南海,不仅哺育了沿江两岸人民,更拉近了广东与贵州的时空距离,让两地山海相连、人缘相亲。 作为珠江发源地之一的毕节,在国家扶贫协作政策引领下,从1996年以来,先后得到了广东省的深圳市、广州市以及恒大集团等有关方面的无私援助与帮扶,共同书写了山海情深一家亲、同心共筑小康梦的动人篇章,为毕节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 广州:“接棒”开启同步小康新征程 2016年,中央调整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关系,明确由广州市结对帮扶毕节市。 至此,广州正式接过深圳的“接力棒”,开启了结对帮扶毕节的新征程。 一年多来,两地始终将东西部扶贫协作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资金帮扶等方面,优先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帮扶资金项目实施范畴,建立完善各帮扶项目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帮扶项目、帮扶资金精准覆盖贫困人口,精准带动贫困户增收,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强化党政领导是推动帮扶协作工作的保障 在两市市委、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双方建立了《广州市毕节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高位谋划和推动扶贫协作工作;与此同时,两市县区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帮扶工作开展,交流互访频繁。 截至目前,两市先后召开5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协作工作任务;共组织290多批3490多人次互访。 人才交流是激发帮扶活力的有效载体 一年多来,两地积极推动党政干部、“两长”(医院院长、学校校长)、专业技术人才交流互派互挂等工作,深入开展智力帮扶,促成两地“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 截至目前,广州市共选派116名党政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毕节挂职,毕节市选派41名党政干部、225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广州市有关部门、区、学校、医院挂职。 民生项目是帮扶工作的重点内容 2016年 广州市财政安排5000万元资金支持毕节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帮扶10个贫困村实施扶贫项目并已全面完工。 2017年 广州市区财政安排8000万元资金支持毕节7个县区实施扶贫项目,并于2017年底批复,正在启动实施。 2018年 广州市财政帮扶资金帮扶项目正在申报中,广州市帮扶资金已划拨到位2538万元。同时,广州市各结对区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两市扶贫协作帮扶工作,相关项目正有序推进中。 产业扶贫是推动帮扶工作取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在扶贫协作中,两地坚持把产业合作作为扶贫协作的主攻方向。 积极推动“毕货出山” 2017年,毕节农特产品在广州市场实现销售3.8万吨,销售收入2.94亿元;今年1至4月,实现农产品销售2.64万吨,销售收入1.96亿元; 加快毕节·广州产业园区建设 两市已签订合作共建“毕节·广州产业园”框架协议,目前园区建设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积极推动旅游协作 出台广东游客、广州旅行社组团来毕旅游优惠政策,成功在广州举办了一系列旅游推介活动。 2017年,广东游客到毕节旅游达186.5万人次,同比增长42.5%,旅游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45.8%。今年1至4月,广东游客来毕旅游人次达79.2万人次,同比增长4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46.1%; 积极开展招商推介活动 截至目前,毕节在广州举办了14场招商推介会,其中毕节(广州)招商引资助推脱贫攻坚推介会签约119个项目,总投资191.27亿元,共累计引进广东企业87家,实际投资12.23亿元。 劳务协作是帮扶工作的有效手段 两市人社部门签订了《人力资源市场对口帮扶合作协议》,共同谋划和实施“广黔同心,携手同行——12338广黔劳务协作红棉计划”,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与毕节市就业局人力资源市场签订《人力资源市场对口帮扶合作协议》。两市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促成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港集团合作开办“广州港班”. 截至目前 两市合作举办19期劳务培训班,举办20场招聘会。“广州港班”第一期招收毕节建档立卡贫困生56人。 县(区)和乡(镇、街道)是两地协作帮扶的“落脚点” 在两市县区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双方积极探索拓展乡(镇、街道)结对帮扶工作,谋求结对帮扶全覆盖。 截至今年初 两市乡(镇、街道)结对帮扶33个,贫困村(社区)结对帮扶46个。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广州帮扶毕节的各项工作已结出了累累硕果,为正处于脱贫攻坚啃“硬骨头”关键时期的毕节注入了强劲动力。毕节将与广州一道,携手打造好东西部扶贫协作“毕节样板”,努力书写好“先富带后富”的“中国故事”。 深圳:20余载无私援助结硕果 1996年8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报告的通知》,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和全国惟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毕节成功“牵手”——正式结为对口帮扶关系,美丽的大鹏湾和磅礴的乌蒙山,携手演绎了一段山海情深的佳话。 深圳对口帮扶毕节20余年来,历届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不懈、千方百计、细致入微组织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倾情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开拓出了一条以贫困区域为目标、项目帮扶为载体、增强“造血”功能为目的、实现贫困户精准脱贫为己任的全方位帮扶之路。 20余年来,深圳市累计向毕节捐助帮扶资金5.44亿元,实施帮扶项目900多个,在基础设施、科教扶贫、智力扶贫、卫生扶贫、经济协作等方面给予了毕节大力支持帮助,为毕节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20余年来,深圳共援建乡(村、组)公路(含入户便道)3004公里;改造了18个乡(镇)通讯设施;建成乡(镇)输电线路14条162公里;修建人畜饮水工程24处,修建小水池(窖)1632个,沟渠27.49公里;投入2.58亿元资金支持毕节市410多个贫困村开展整村推进项目,使贫困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在能源合作上,深圳市将“毕电送深”项目纳入了《深圳市对口帮扶毕节市工作计划(2013—2015年)》,明确以推动国电织金电厂直供深圳送电项目为突破口,推动双方能源资源的深度合作,仅2016年帮助输出电量26亿度;在招商引资上,在深圳市的倾力帮助和支持下,毕节多次在深圳成功举办各类招商引资推介活动。2014年以来就签约项目63个、签约资金371.5亿元;在经贸合作上,采取基金贴息贷款的方式, 向毕节29家企业发放贴息贷款5365万元,扶持产业项目34个。同时通过开展 “农超对接”,拓宽毕节农产品市场,合作企业11家,进入深圳超市品种78种。 20余年来,深圳共支持新建扩建104所医院(卫生所),解决了30多万贫困农户就医难问题。支持毕节市151所中小学校的新建或改扩建工程,使5万多名贫困学生受益。 …… 20余年的结对帮扶,让深圳和毕节结下了深深的友谊,深圳对毕节的无私援助,成为每个毕节人永远铭记的大爱。 如今,虽然新的帮扶关系已作调整,但深圳却表示:“对毕节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不会停止,合作项目将持续推进,将继续为毕节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贡献”。 恒大:树立企业结对帮扶标杆 2015年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发出了“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的号召。 随后,恒大集团作出了结对帮扶大方县的决定,这不仅是恒大响应中央号召之举,更是毕节壮大脱贫攻坚力量的务实之需。 时间回拨,2015年12月19日,恒大集团与大方县签订了《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 根据该方案,恒大集团将在三年时间投入扶贫资金30亿元,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吸纳就业扶贫、发展教育扶贫和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扶贫等一揽子“组合拳”,助力大方县实现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的目标。 说干就干。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287名恒大专职扶贫团队进驻大方县,与当地广大干部群众一道,携手并肩参与脱贫大会战。 在恒大聚力大方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2017年5月3日,恒大集团决定再投入80亿元资金,把帮扶范围扩大到毕节市所有县区,确保到2020年帮扶全市92.43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为了加快推动帮扶工作,恒大从全集团系统选拔了321名优秀领导干部和1500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扶贫队员,与大方县原有人员组成了2108人的扶贫队伍进驻乌蒙山,派驻到县、乡、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工作到村、包干到户、责任到人,全力兑现“不脱贫、不收兵”的诺言。 在产业扶贫上,恒大通过帮助毕节打造最大的蔬菜瓜果基地和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帮扶模式,实现“供、产、销”一体化经营。目前,已建设51283栋蔬菜大棚,23万亩蔬菜大田基地,18万平方米蔬菜育苗中心;已引调并繁育68503头安格斯和西门塔尔优质母牛,改良27万头土种牛,31万亩高产优质饲草料基地;已建设21万亩中药材和经果林基地;已引进79家上下游企业,帮助贫困户解决种什么、怎么种、种多少、卖给谁的根本性问题,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就地脱贫。 在易地搬迁扶贫上,目前,大方县50个新农村、奢香古镇以及黔西县锦绣花都首期已交付使用,已搬迁1.7万人。建筑面积共计400万平方米的9个移民搬迁社区80%以上楼栋已封顶,2018年底前全部搬迁入住。 在就业扶贫上,恒大目前已帮助毕节培训66239人,推荐到当地产业就业和异地就业54290人,人均年收入4.2万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 同时,恒大在大方县援建的11所小学、13所幼儿园、1所完全中学和1所职业技术学院、1所慈善医院、1所敬老院、1所儿童福利院已竣工交付并投入使用。 恒大在结对帮扶毕节进程中,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的原则,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坚持既要“见效快”更要“利长远”。其中,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扶贫的模式,建立起了长效扶贫、脱贫机制,为脱贫攻坚可持续发展探索了宝贵经验,树立起了企业开展结对帮扶的标杆。 借得东风快行船。毕节脱贫攻坚任务虽然艰巨,但有广州、深圳以及恒大集团的关心支持和无私援助,有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毕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梦想一定能如期实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