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脱贫勤履职 精准帮扶惠民生
——毕节市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综述
寓帮扶于监督之中
“疼!就像用刀在骨头上不停地磨。”回想起被病魔折磨的日子,纳雍县化作乡枪杆岩村贫困户杨兴华眼泪不止。
“当时,股骨头坏死两侧的大腿根和腰部以下生疼,吃止痛药都不管用,医生说必须做手术。”8月19日,杨兴华到贵州华夏骨科医院做了手术。
其实手术早就该做的,但做不起呀。要做,在大病医保报销之外,个人至少要花1.5万元。加上吃药、疗养,起码要花10多万,“亲戚朋友都躲着我们,生怕我再向他们借钱。”
现在,杨兴华变得步履稳健、活动自如了。“广东天河区委和民革毕节工委帮了我,让我免费做了手术。”
“自己站起来了,老伴不用一直陪着我了,可以下地干活,日子越过越好。”杨兴华说,去年,他和老伴还在家里种了几亩地,一部分种辣椒,一部分种洋芋。
今年年初,民革纳雍县工委在脱贫攻坚民生监督走访中,发现杨兴华的病情严重,必须尽快动手术,但杨兴华一家因拿不出钱就拖着病不敢去医院。正在毕节市调研的广东省天河区考察组在与毕节市委统战部的领导座谈中获悉情况后伸出援助之手,出资让杨兴华不花一分钱就做了手术。
在毕节市贫困山区有许多像杨兴华一样的贫困户患者,在统一战线的帮扶下,实现了从长期卧床到生活自理、从打工创业到脱贫致富。
吴永强来自广东省,漫步在纳雍县化作乡枪杆岩景区的池塘边,拍照留念之余,连声称赞。“在电视上看到枪杆岩景区的介绍,就和好友慕名而来。中午准备在这儿一边吃农家菜,一边欣赏景区美景。”
吴永强说,多年前,自己因为工作来过这里,当时就是荒山土岭,没想到现在变化这么大,村子环境特别美,少数民族风情特别浓厚。
“又进一次学堂,收获很大。”9月28日,在重庆市石柱县参加乡村培训的枪杆岩村村民杨洪忠说,不交学费,提供食宿,他通过培训掌握了开办乡村旅馆的经验,成功晋级新型职业农民,这几天正在改建房屋准备开办农家乐。
“杨洪忠家庭困难,但他的烧烤摊生意不错,目前,他家最迫切的就是需要旅游扶贫……”针对贫困户杨洪忠家的具体情况,民革纳雍县工委在民主监督中,通过精准识别,对该户实施旅游扶贫。同时,还针对性地对枪杆岩村罗育良等20多户贫困户组织开展了餐饮和养殖技术等培训。
枪杆岩村是地处高山区的少数民族村,由于山高坡陡、交通闭塞,是典型的贫困村。近两年来,纳雍县以精准扶贫为契机,依托枪杆岩村独特的红色旅游、民俗文化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旅游扶贫开发新路子,对枪杆岩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现在,全村农家乐发展到10多家。开辟了一条“建基础、美生态、惠百姓、早脱贫”的扶贫新模式。
“种地人口不断减少,传统农业、农民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培育新型农民。”毕节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张欣介绍,在民主监督中,通过组织请进来和送出去培训,为贫困山区发展旅游产业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合作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撑。
“在产业发展上做文章,调整产业结构,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在分类指导上做文章,坚持精准扶贫;加大对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的管理机制……”在毕节市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专题会上发言时,各县(区)的特邀民主监督员们结合基层工作实际,为精准扶贫建言献策。
这只是毕节市统一战线发挥优势,助推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毕节市统一战线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组织干部职工、各民主党派成员、非公经济人士等深入乡镇、村寨、农户调查研究、分析查找贫困原因,制定帮扶措施,为全市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毕节市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中,坚持寓帮扶于监督之中。在开展监督的同时,对群众进行分类培训,把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骨干等职业农民按地域和专业,分别开展特色种养大户、果树栽培、生猪养殖、青年农民创业、专业合作社、农机操作等针对性授课。同时,根据农时季节分散安排,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把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安排在关键农时进行现场培训。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由毕节市统一战线牵头,联动市内各职业院校组织农业职业技能培训2150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2800人,青年农民创业培训50人,目前已培训结业近4000人。
民主党派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毕节实践”
“这样的民主监督作风清新、效果实在,不是‘找茬’,而是真心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希望这样的民主监督越多越好!”赫章县委书记刘建平对全县开展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颇有感触。
赫章县地处乌蒙山腹地,从2011年到2016年,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28.17万人减少到11.14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从40.56%下降到14.8%。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必须发挥民主党派优势,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今年以来,赫章县创新思路,积极探索,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积极成效。
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中共毕节市委重视是根本。
今年年初,按照中共毕节市委安排部署,毕节市委统战部、毕节市扶贫办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支持全市7个民主党派市级组织对口全市7县3区,重点围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情况、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情况、贫困县摘帽情况、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情况、重大政策措施执行情况、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使用情况等内容开展民主监督。各民主党派市级组织成立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确保有序推进。各县(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照市的方案对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中共赫章县委精心组织,统筹谋划,构建起了党委领导、部门协同、民主党派组织参与的立体联动工作格局,为推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深入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强的力量保障。
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必须“动真格”。
毕节市各民主党派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以调查研究为主,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搞陪同、不打扰基层正常工作,轻车简从,直接深入脱贫工作第一线,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通过调研,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宣传典型,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解决问题,确保监督取得实效。
截至目前,毕节市各民主党派组织分别对全市7县3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调研60余次,走访贫困户和非贫困户700余户,发放调查问卷2000余份,召开各类座谈会50余场总结经验做法42个,发现问题50多个,提出意见建议50多条,推动解决问题40多个。
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要确保整改落实不走样。
为了避免民主监督走过场,中共毕节市委明确要求,各民主党派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要形成专门报告,报告中要有问题清单,问题清单务必见事见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不让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成为“自由落体”。
目前,毕节市各民主党派组织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获取了大量第一手信息和原始资料,既找准了问题,又挖掘出了实践中的先进典型,先后形成调研报告12份、社情民意信息20余份,提出意见建议50余条。毕节市各民主党派组织的监督成果纳入全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专项研究,相关意见建议及时反馈到各县(区),由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跟踪问效。同时,毕节市委统战部还把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成果纳入政党协商计划,对于民主监督形成的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可以通过“直通车”直接报送相关领导。
“下一步,我们还将在构建民主党派专项民主监督长效机制、监督成果跟踪问效上持续加力,为助推脱贫攻坚贡献力量。”毕节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廖碧江说。
聚焦扶贫,民主监督“放大招”
《中共毕节市委关于探索多党合作服务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新经验的实施意见》对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明确要求,“各民主党派要把脱贫攻坚作为民主监督重点,每年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了解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实施意见》指出: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帮助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因此,要突出工作重点,选准工作方式,真正将监督的过程变成共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推动政策落实的过程。
为推动工作有序开展,中共毕节市委明确列出了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聘请特邀民主监督员组建脱贫攻坚特邀民主监督组,成为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亮点。”记者注意到,市、县民主党派成员,市、县、乡三级政协委员及有关专家学者都出现在各特邀民主监督组名单中。
把问题找准,把建议提实
“把问题找准、把责任理清、把建议提实,推动我市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规范、有效地开展,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老百姓身上,确保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落到基层一线不走样。”毕节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张欣指出。
“要把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和毕节经济发展特色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地域特色优势,利用好扶贫政策、民族村寨建设政策等,做好做强地方品牌。”民革中央民主监督组相关领导调研时建议。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落实。各特邀民主监督组充分运用前期调研、协商成果,注重查清问题根源,厘清责任,提实建议,跟进监督,做到问题发生在哪里就监督到哪里,问题根源产生在哪一级就监督到哪一级。
“聚焦问题,务求实效;多管齐下,开展监督;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毕节市委统战部民主监督组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看到,毕节市各特邀民主监督组更加注重拓宽监督对象的范围,采取走访、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贫困乡镇、村组农户掌握真实情况。
“让扶贫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要采用改革创新的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扶贫。要扎实抓好扶贫政策的执行和责任的落实,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民建毕节市工委脱贫攻坚特邀民主监督组在黔西县了解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时建议。
在赫章县达依乡海嘎村和纳雍县化作乡枪杆岩村,脱贫攻坚特邀民主监督组的成员们走进村级活动场所查看脱贫攻坚资料台账,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贫困户深入交谈,重点了解县、乡镇、村三级精准扶贫措施的制定、实施和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
“上级的扶贫政策只有在基层落地生根才有生命力,贫困户要牢牢把握当前的大好政策,树立信心,通过自身努力,掌握脱贫的技术和门路,确保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早日脱贫致富。”赫章县委统战部负责人表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年多来,毕节市各民主党派组织认真贯彻中共中央、贵州省委和毕节市委关于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精神,积极推动落实,并结合党派自身特色,发挥人才、智力和资源优势,扎实推进相关工作。
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中,毕节市各民主党派市级组织分别对口全市7县3区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抽调骨干力量充实队伍,通过深入调研,掌握实情,突出问题导向,做到精准发力。并结合党派自身特色和对口县(区)特点,因地制宜,对监督领域各有侧重,持续推进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的开展。
一年来多,毕节市各民主党派深切感受到这项任务的光荣艰巨、责任重大,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研,察实情、出实招,不辱使命,勇于担当。
据统计,自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开展以来,毕节市各民主党派负责同志带队调研共50多次,涉及毕节市7县3区、100多个村;举办协商、座谈、培训、反馈等会议200多次。
截至今年10月底,民革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联络组7次到毕节有关县(区)开展调研,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不断发掘总结毕节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好的经验做法,并提出了许多中肯实在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把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等问题搞清楚,民革中央依托党内专家力量,采用统计学、社会学理论方法,设计出包含6大类、30小项、100多个指标的评估体系,科学分析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改进方案,通过“回头看”,对反馈问题持续追踪调研,杜绝“一阵风”式扶贫。
在试验区的脱贫攻坚进程中,各民主党派不仅是民主监督者,更是直接参与者。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各民主党派市级组织在开展民主监督的同时,积极协调资源、组织力量开展社会服务,助力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