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官兵正在受灾现场开展救援 8月30日,纳雍县张家湾镇“8·28”山体崩塌现场救援第3天,大型救援设备正在作业,救援人员与时间赛跑,一刻也没有停歇。 74岁的王景忠是普洒社区桥边组组长,他家距受山体崩塌影响的大树脚组不到一公里路程。平日里,他习惯去大树脚组转悠,和寨邻们聊聊天。山体崩塌当天,他恰巧没去,躲过一劫,但当晚却彻夜难眠。 “心里很难过,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幸好得到大家的帮忙,要不然想都不敢去想了。”王景忠说。 灾情就是命令。发生山体崩塌后,武警、消防、公安、民兵预备役、医疗卫生、电力通信、油料供给、志愿者等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各司其职,攻坚克难,争分夺秒,在救援中竭尽全力,忘我奋战。 120名预征青年紧急驰援 救援现场 8月28日上午,纳雍县武装部正在对预征入伍的120名青年进行适应性训练。 指导员突然跑来说:“刚接到命令,张家湾镇发生山体崩塌,要去一线的跟我走。”话音刚落,120名预征青年齐声说:“要去!” 家住纳雍县居仁街道的徐瑶、徐杰兄弟俩是120名预征青年中的成员。 “当时听到张家湾出了事,什么也没想,就想着救人。”记者在救灾现场见到徐瑶、徐杰两兄弟时,他们正在搭建的救灾帐篷中清理救援物资。 他俩回忆,灾害发生当天,救援车辆只能到路口,他们跑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大树脚组,随后立即投入到救灾工作中。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经验,不能去一线,哪怕能搬块砖、抬块石也是高兴的,现在只能留在这里做点后勤保障工作。”对于自己因为是预征青年的身份不能实地参与救援,弟弟徐杰有些遗憾。 在徐杰的身后,是120名民兵临时搭建的帐篷。从28日当天下午1点到30日下午6点,他们已经持续救援50多个小时。这一群人中,年龄最大的21岁,最小的才18岁。 徐瑶是第二次入伍。2016年转业后,他考上北海职业学院读大专,他说自己天生是块当兵的料。今年,他带着小他一岁的弟弟一起入伍。他说:“只要能留在部队,能干多久就干多久,直到干不动。我们这群人虽然还没正式入伍,只能以民兵的身份参与救援,但能提前履行作为一名军人的职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父老乡亲做点事,心里也踏实点。” “一定要保证生命通道的通畅” 救援现场 8月30日,记者乘车沿019县道进口到事发中心普洒村,长达41公里的路畅通无阻。 “得知灾害发生后,我们立刻召开了7分钟的安排部署会,组织安排警力到现场维护交通秩序,勘查沿路情况,修建临时停车场,开辟出绿色通道,保障大型救援车辆及救援物资车辆通行。”毕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方向说,“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保证生命通道的通畅。” 据了解,为了保证生命救援通道的畅通,交警部门在019县道进口处设立了第一个远端管控点,之后沿路分段安排有交警执勤,维持交通秩序,劝导闲杂车辆不要进入,以便更好地引导帮助救援车辆畅通行驶。 市交警支队还充分调动了周边地区的警力,上百名交警在一线坚守,为救援车辆保驾护航。 “当天情况紧急,我们从接到任务到组织警力再赶到现场,只用了1个小时左右。”纳雍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梅艺介绍说,“但间断性降雨增加了一线交警的工作难度。虽然在救援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但全体民警都恪尽职守,为救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现场消毒防疫 38岁的王亚雄是贵州省阳光救援队的一名成员,得知纳雍山体崩塌的消息后,他办理好相关手续,就和另外八名队员带了重型挖机、液压破拆设备、无人侦察机、搜救设备等救援工具赶赴现场。 王亚雄告诉记者,灾区救援会遇到不同困难,但大家都在想办法克服。为了抢抓救援时机,他们几个人与其他救援队员紧密配合,轮流工作和休息,若无特殊情况影响救援作业开展,他们24小时不间断工作。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现场消毒防疫 “灾后防疫”宣传 在普洒社区,记者看到许多墙面都贴有“灾后防疫”方面的宣传知识画。遇见纳雍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蒙玉梅时,她正和其他几位身着防疫服的同事在喷洒消毒水。她介绍,灾情发生后,省、市、县三级卫生部门都派人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和防疫工作。每天,她都要和同事走遍社区的各个角落,进行认真的消毒防疫。 志愿者正在搬运救灾物资 “爱心之家风雷公益”是纳雍县一家民间爱心志愿服务团体,伍荣是其中一名志愿者。灾情发生后,他和三十多名志愿者及时赶赴现场,帮忙搬运救灾物资,协助搞好相关后勤保障工作。他说,只要能为灾区尽一份力,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灾情发生后,来自各地的救援车辆陆续开赴救灾现场,本就狭窄的村组路给通行带来了困难。为了让救援车辆顺畅进入现场,普洒社区村民张小军很快砍掉了自己栽种在家门口的一蓬竹子,为车辆让路。 “只要需要,我们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什么条件可讲。” 张小军说。除了砍竹子让路,他还把自家一片土地腾出来,供救援人员建立临时安置点。 13名女子特警队员写请战书 13名女子特警队员“请战书” 唐彩霞是大方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女子中队的一员,灾害发生当天是她28岁生日。早上出门时,她计划下班后约同事小聚一下。 28日中午1点左右,她突然接到出勤任务,上车后才知道是去纳雍山体崩塌现场抢险救灾。3个小时后,她们乘坐的车辆到达离受灾现场四五公里外的路口。为给抢险让出绿色通道,唐彩霞和同事们便下车跑步进入现场。稍作整顿后,大家便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有的负责执勤,有的负责配合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工作。 女特警正在加紧为前方救援队伍备餐 当天晚上8点左右,部分换班的同事才开始去帮大家寻找安顿点。“因为出发的时候比较匆忙,准备不够,晚上饿了去小卖部买方便面时,人家都特别客气地为我们服务,当时很感动。”唐彩霞说,这次救援任务并不轻松,考虑到女同事在灾区会面临更多困难,大队本想找其他男队员将她们13位女队员从一线换回去,但遭到了她们的一致反对。 13名女子特警队员临时找来笔和纸,联名写了一封《请战书》:“作为一名新时期公安女特警,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抢险,特向上级诚恳请战,自愿到事故一线参战,请组织批准,请组织放心,我们一定会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坚决完成任务。” 经过努力,她们被批准留在救援一线。除了负责大队的后勤保障服务,她们还负责协调维护现场秩序。几天来,她们躺到充气睡垫上休息的时间不到6个小时。 “不管有好苦有好累,多个人就多一把力,能配合前方的同志们帮助灾区群众早日走出困境,我们就值得。”唐彩霞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