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国政协、统一战线帮扶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20年10月13日 10阅读 来源:毕节日报 2018/7/19

伟大时代的“同心诗篇” 

——全国政协、统一战线帮扶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赫章县野马川镇“同心水窖” 

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吴学毅 摄 )

七星关区朱昌镇双堰村“同心新村”

大方县药品食品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黎万钊 摄)

大方县核桃乡木寨社区卫生室

“微笑行动”唇腭裂患者筛查现场

七月的毕节,处处涌动着脱贫攻坚的滚滚热潮。

在织金县,浓雾散去的珠藏镇现代农业循环园区内,正在养殖车间上班的雷小二说出了当地很多贫困群众的心里话:“在这里务工,能顾家,收入也不错,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雷小二所在的珠藏镇现代农业循环园区,是全国工商联“万企帮万村”、贵州省工商联“千企帮千村”产业扶贫项目。

牛硐村沙子坡组的李志祥、龙河村岩脚组的张龙举……无数像雷小二一样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统一战线帮扶这股强劲的“东风”,不断激活毕节人奋发图强的“一池春水”。

雷小二说,“再攒点钱,加上学到的技术,我也想自己搞个养殖场。”

1988年6月,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成立,由此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在毕节的新实践。

30年来,从加快基础设施改善,到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从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改建贫困农户房屋,到培训农民工、农业科技人才……统一战线的“力气”,都花在了毕节发展的“节骨眼上”,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啥紧、啥缺、啥急,统一战线的“远亲”们就帮啥。

走进黔西县新仁乡化屋村,一栋栋独具苗家风情的新居映入眼帘,其布局错落有致,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尤为醒目,如同走进一幅美丽的画卷。

化屋村曾是一个不通水、电、路的贫困苗族村寨。2004年,民建中央将黔西作为重点帮扶县后,依托化屋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引进近3000万元资金,建成了化屋码头、广场、宾馆、接待中心等,实施了化屋公路沿线及码头绿化工程;联系民建会员企业家和爱德基金会捐资援助,实施了枇杷、樱桃、生姜种植和养牛、养猪以及石漠化治理配套产业发展等农牧科技帮扶项目;投资100万元改造175户特色民居,实施近万平方米的户间便道和院坝硬化铺设;捐资15万元助力修通了从新仁乡集镇到化屋村14公里的通村油路……

如今的化屋村,已蜕变成了省级著名景区“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类似化屋的故事,在毕节大地上每天都在上演。

今天毕节的可喜变化,正是这些有温度的“外力”与毕节人苦干实干的“内力”合力作用的结果。

因此,可以说毕节的发展史,是一部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是一部多党合作服务贫困地区改革发展的历史。

30年来,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一代又一代领导同志,进深山、走村寨,入农户、问疾苦,深入调研,推进工作;一批又一批政协、统战系统的干部不计个人得失长期挂职蹲点,在喀斯特山区与毕节各族人民一道克服困难,携手奋斗;一个个“同心”新品牌孕育而生,一个个扶贫新难题迎刃而解,一个个发展新亮点竞相呈现……统一战线发挥渠道畅通优势,为毕节发展鼓与呼;发挥人才智力优势,为毕节发展谋与筹;发挥联系面广优势,为毕节发展联与引;发挥资源密集优势,为毕节发展聚与合,谱写了同心共建毕节试验区的精彩华章。

这是伟大时代的“同心诗篇”。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无私情怀里书写。

在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和国家有关部委及东部十省市、社会各界的共同帮扶下,毕节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毕节成功跳出了“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怪圈,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正朝着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前行。

毕节900多万人民深刻铭记:毕节发展的背后,凝聚着各级各界人士同心聚智、惠民为民的一往情深;凝结着广大民主党派爱国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同甘共苦、同心协力、同舟共济的一片赤诚。

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全国政协、统一战线在毕节共协调实施“同心工程”项目1600余个,完成投资850余亿元,培训各类人才28万余人次,资助贫困学生8000余名,协调企业签约项目350余个,签约金额4200余亿元,为毕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而现在,这支“扶贫合唱团”的成员正在不断壮大。接过深圳市的“接力棒”,广州市来了,让相距千里的羊城广州与花海毕节,携手书写脱贫攻坚的新实践。恒大集团无偿投入110亿元,整市帮扶毕节脱贫。在恒大的带动下,广东一力集团等27家上下游企业来了……“恒大效应”在毕节持续开花结果。

“毕节不脱贫,统一战线不脱钩;毕节脱了贫,统一战线不断线。”这是承诺,更是统一战线与毕节各族干部群众的深厚情谊。

统一战线的帮助,激励着毕节人感恩奋进、埋头苦干、同心攻坚—— 

如今,毕节的山依然高,但路已不再远。从古驿道上的马蹄绝响,到国道、省道的蜿蜒曲折;从贵毕公路上的车流拥堵,到县县通高速的风驰电掣;从单一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到火车、飞机三位一体的完美呈现……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让天堑变成了通途,并开启大进大出、畅通无阻的新局面。一批批毕货走出深山,天麻、竹荪、皱椒、茶叶……源源不断销往北上广深、全国各地。  

一曲“同心同德跟党走,同心同向奔小康,同心同行谋发展”的乐章响彻乌蒙大地。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的重要批示,要求毕节试验区“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同时也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赋予了毕节试验区新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毕节市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毕节试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注入了动力。

刚刚闭幕的中共贵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号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只争朝夕、苦干实干,向贵州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随后召开的中共毕节市委二届三次全会再次强调,要凝聚脱贫攻坚磅礴力量,用好统一战线帮扶力量,深挖东西部扶贫协作力量,汇聚全社会帮扶力量,激发干部和群众内生力量,尽锐出战,发起总攻,坚决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今天的毕节,天时、地利、人和、心齐、气顺、劲足。

毕节大地的“同心诗篇”将会更加美丽。(龙   华;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委统战部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