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毕节市2017年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2020年10月13日 10阅读 来源:毕节日报 2018/6/7

6月5日,毕节市环境保护局发布《毕节市2017年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7年,七星关、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章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分别为96.2%、97.0%、94.3%、94.4%、95.1%、94.4%、97.9%、94.5%。除黔西县外,其他县(区)环境空气质量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全市均无酸雨出现。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2017年,全市共设断面52个,达功能区划断面51个,占比98.07%,未达功能区划断面1个,占比1.92%。52个断面中,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断面41个(占比78.85%,同比上升3.85%),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断面10个(占比19.23,同比下降1.92%),符合地表水Ⅴ类水质断面1个(占比1.92%,同比下降1.92%)。其中,3个国控断面水质均符合地表水Ⅱ类;13个省控断面中,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断面12个,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断面1个;36个市控断面中,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断面26个,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断面9个,地表水Ⅴ类水质断面1个(七星关保河断面,未达功能区划要求)。2017年,支嘎阿鲁湖监测垂线水质符合地表水Ⅱ类,草海中部监测垂线水质为地表水Ⅴ类,草海阳关山监测垂线水质为地表水Ⅳ类。2017年,全市共对27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监测,水质达标率均为100%。18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源地中,七星关区倒天河、利民,大方县敞口龙潭,金沙县南郊水厂,织金县金鱼池,赫章县洋洞小河等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Ⅱ类标准,同比保持稳定。百管委污泥河水库水质由2016年Ⅲ类标准上升为Ⅱ类标准。大方县宋家沟、小箐沟,黔西县附廓,金沙县小洋溪、白果,织金县大新桥,纳雍县吊水岩,威宁县杨湾桥,赫章县香椿树水库、公鸡寨,百里杜鹃管理区移山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254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符合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

在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全市森林面积2127万亩,覆盖率达52.81%,同比增长2.53%。森林蓄积量达493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268万立方米。完成石漠化治理165.716平方公里,完成造林220.79万亩(荒山造林70.04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造林113.73万亩、其他耕地造林36.66万亩)。2017年,全市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95平方公里,其中实施坡改梯394.6公顷,营造经果林1983.41公顷、实施封禁治理2939.86公顷,保土耕作4077.13公顷,兴修蓄水池27口、沉沙凼19个、灌排沟渠5.4公里,机耕道46.51公里,田间道路28.68公里。全市建成1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75003.9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8%。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即草海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960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0.4%,保护着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及黑颈鹤、白头鹤等7种国家一级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21067.3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0.8%。县级自然保护区7个,总面积44336.6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7%,保护着国家野生动物 315 种,国家珍稀或濒危植物42种。

在声环境质量方面,毕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按500米×500米网格布点,共布设104个监测点,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5.1分贝,总体质量等级为三级(评价为一般)。其中,17个区域网格属于一级(评价为好),占比16.3%;31个区域网格属于二级(评价为较好),占比29.8%;34个区域网格属于三级(评价为一般),占比32.7%;21个区域网格属于四级(评价为较差),占比20.2%。1个区域网格属于五级(评价为差),占比1%。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为23个,涉及23条交通干线,总长度为63.5千米。2017年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均值为68.8分贝,总体质量等级为二级(评价为较好)。其中,监测强度属一级路段5条,占比21.7%(评价为好);属二级路段10条,占比43.5%(评价为较好);属三级路段6条,占比26.1%(评价为一般);属四级(评价为较差)的路段1个,占比4.3%;属五级(评价为差)的路段1个,占比4.3%。2017年毕节市中心城区1类功能区噪声昼间总体平均等效声级为50.8   分贝。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42.5分贝。昼间、夜间未超标;2类功能区噪声昼间总体平均等效声级为54.8分贝。夜间总体平均等效声级为47.4分贝。昼间、夜间均未超标;4a类功能区噪声昼间总体平均等效声级为68.1分贝。夜间总体平均等效声级为64.0分贝。昼间未超标,夜间超标9.0分贝。

在辐射环境质量方面,毕节市城市空气辐射环境质量、饮用水源地辐射环境质量、地表水辐射环境质量、土壤辐射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城市空气、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土壤等辐射环境质量总体优于全省平均水平,闲置、废旧放射源全部依法安全送贮,全市辐射环境风险处于二级安全状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