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毕节市“乌蒙山宝·毕节珍好”产品大放送

2020年10月13日 10阅读 来源:毕节日报 2017/12/13

乌蒙磅礴多山珍 火了产业富了民

——毕节市“乌蒙山宝·毕节珍好”产品大放送

马铃薯种植基地

天麻收购现场

织金竹荪

皱椒喜获丰收

赫章核桃

马铃薯

纳雍高山生态有机茶基地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如果说连绵横亘的乌蒙大山曾经阻隔了毕节与外界的联系、桎梏了毕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那么,那些深藏于大山深处的自然资源宝藏,那些人见人爱的各种山珍、果品,则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毕节人最好的馈赠和补偿。

随着交通条件的根本改善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升,如今,这些其貌不扬的“土特产”成了一张张响当当的“绿色食品”名片,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它们铺就了一条条特色产业的发展之路,外引内联,播惠九州,在绿色、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中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引人注目!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的西北部,地处乌蒙山腹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突出,农产品资源不仅十分丰富,而且品质也比较好,均为绿色无污染的有机山珍农特产品。但是,因为过去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加上市场观念落后,这些人见人爱的农特产品一直没有很好地与市场对接造福于更多的人。

为了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促进区域农产品抱团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近年来,毕节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成功策划并通过国家商标总局注册了全省第一个区域农业公共品牌——“乌蒙山宝·毕节珍好”。这一品牌的闪亮登场,结束了毕节市农特产品“傻、大、黑、粗”的印象,展示了毕节农特产品的自信,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公共品牌打响后,毕节市先后17次组织全市“毕节珍好”优质农特产品参加各类展销会,全市200个(次)企业500多个特色农产品参加了展示展销,有力提升了“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公用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为了稳定和唱响这一品牌,毕节市制定了《“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使用许可合同》《“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暂行管理办法》,并成立了“毕节珍好”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运营中心,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部门监管”的品牌运营管理模式,通过新闻发布会、电视、报刊、网络、广播、户外广告和组织产品参加全国、全省的“农博会”“农交会”等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推介,使“毕节珍好”区域农产品的形象和知名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产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通过短短三年的发展,目前“乌蒙山宝·毕节珍好”旗下企业已发展到79家,产品已扩展到119个。这些产品,囊括了毕节各县区的茶叶、辣椒、蔬菜、经果、粮油、畜牧、中药材七大类。毕节“中国核桃之乡”  “中国贡茶之乡” “中国皱椒之乡” “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 “中国天麻之乡” “中国竹荪之乡” “中国樱桃之乡”的美誉度更大更响。

如今,随着科技进步,“乌蒙山宝·毕节珍好”的系列产品依托农业大数据中心,建立了质量追溯二维码体系;在市内各县区及北京、广州、杭州等12个大中城市开设专卖店和直销店;在电商平台上开设电子商务商铺,在网上开设电子交易平台,与毕节邮政局建立物流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网上宣传交易,网下销售配送”新模式。   2016年,各类“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3亿元,通过公用品牌效应实现农产品平均溢价30%以上,直接带动全市5万多农户发展生态特色农产品增收,为山地农业发展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主要农特产品简介——

1 威宁马铃薯

威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气候冷凉,给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标准的绿色食品。

威宁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距今约400年左右,目前种植面积达165万亩。所产马铃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和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以个头大、品质优、口感好而出名,而且干物质含量高、耐运输、耐贮藏,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处于一流水平。2008年,威宁被中食协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称号;2009年,“威宁洋芋”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注册了“南方薯宝”  “威雪牌”  “威宝牌”等一系列商标,其中“南方薯宝”已成为贵州省著名商标;2015年,威宁县委托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开始打造“威宁洋芋”区域公用品牌。同年,威宁马铃薯已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认证,现已开始申报绿色食品认证。

2 威宁苹果

威宁素有“贵州屋脊”之称,具有低纬度、高海拔、强光照、大温差的独特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属于全国“西南冷凉高地苹果适宜区”,也是贵州省唯一的优质苹果生态适宜区。

威宁苹果是贵州十大名优果品之一,主要分布在威宁县海拔1600米-2300米之间的区域,主栽品种为黔选2号、黔选3号,果形近圆形、色泽鲜艳,果肩部位有暗红条纹,果点稀疏,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脆、汁液丰富、香味浓郁、酸甜适度。

目前,威宁苹果种植面积已达到33万亩,从事苹果生产的企业、专业合作社有54家,注册有“炭上红”  “黔山红”  “杨华苹果”等商标,其中“炭上红”荣获贵州省著名商标称号。2017年,威宁苹果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威宁苹果凭优异的品质热销西南三省和两广地区。

3 织金竹荪

织金竹荪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菌之一。独特的喀斯特酸性土壤,深山竹林里的肥沃黑土,流淌在山间的清澈泉水都为竹荪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养分。因其具有优美的体姿、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被人们誉为“真菌皇后”   “真菌之花”。烘干后的竹荪一身雪白,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味道清淡,宜与各种食品搭配,烧、炒、扒、酿、烩、涮均可。2010年,织金竹荪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目前已基本形成制种、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左右。织金竹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织金县城关镇、绮陌乡、官寨乡、金龙乡、桂果镇等2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4 毕节白萝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录萝卜具有“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的功效,还对它大加赞赏“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冬季出产的毕节白萝卜更是萝卜中的珍品,其个头大,肉质翠绿、汁多,口感纯正、脆而甜,故又名毕节水果萝卜。它富含维生素C、E,以生吃为佳,宜可腌渍和熟食。

目前,全市白萝卜种植面积2万余亩,产量达12万吨。近年来,通过各类农博会、展销会等宣传推介,毕节白萝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产品在省内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大中城市享有很高的声誉。2016年1月28日,“毕节白萝卜”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5 大方冬荪

大方冬荪因其产地大方县而得名,是一种珍稀食药用菌,味道鲜美,口感松脆,菌体洁白,细嫩,爽口,富含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大方冬荪的菌柄、菌托和子实体入药,药性为甘、淡,性温。还可抑制腐败菌生长,作为食品的短期防腐剂。2016年,“大方冬荪”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评审中获得通过。

大方冬荪种植模式为林下仿野生栽培,使其在自然环境下自然生长,不施用任何化肥与农药,采用热风烘干的加工方法,保证纯天然、不含硫、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目前,大方县已建成规模化的人工林下冬荪科技示范基地1100亩,冬荪种植基地2500亩;大方贵州乌蒙腾菌业有限公司建成年产300万袋冬荪菌种生产基地。全县目前种植冬荪的乡镇有15个乡镇,参与合作社21个,带动农户500余户,户均年增收8000余元。

6 “大方皱椒”

大方县辣椒种植历史悠久。据传,明朝初年,水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到都城应天府(今南京)拜见明太祖朱元璋,带去大方干辣椒进贡,朱元璋吃后感觉又辣又香,见大方辣椒浑身发皱,遂御赐名“皱椒”,从此年年索贡。因此,大方辣椒又称“贡椒”,是中国七大名椒之一,享有“椒中之骄”的盛誉。其特色是肉质肥厚,色泽红亮,辣味适中,清香浓郁,富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辣红素和辣椒碱含量高,香味独特,且在对比检测的国内外优质辣椒品种中重金属含量最低,优于其它产地的辣椒。2008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将大方县命名为“中国皱椒之乡”;2013年,“大方皱椒”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6年,“大方皱椒”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商标”。目前,全县辣椒种植规模逐渐扩大,产业园区核心区种植面积2000亩、示范区种植面积1万亩,带动了全县辣椒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种植辣椒面积达到19.5万亩,产值10亿元。生产加工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产业化开发体系逐步健全,初步形成了基地建设、生产加工、营销流通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5万多户群众因种植辣椒而走上了致富路。

7 大方天麻

大方天麻主产于大方县九龙山脉的深山丛林和世界罕见的天然百里杜鹃丛林中,自然条件优越,所产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较高,明代就是进贡皇室的珍品,素有“天麻佳品出贵州,贵州天麻数大方”的说法。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方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天麻也可作为蔬菜鲜食。现已开发的天麻深加工系列产品有:“天麻胶囊”  “天麻酒” “天麻颗粒”  “食得乐颗粒”等。2007年,“大方天麻”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08年,大方县被授予“中国天麻之乡”称号;2016年,“大方天麻”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大方县种植天麻3.5万亩,种植户1050户。所产天麻远销全国各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涌现出了大方县九龙天麻开发有限公司、大方县同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方县乌蒙菌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

8 纳雍高山生态有机茶

纳雍是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大清贡茗千年古茶树“姑箐茶”发祥地。气候冬暖夏凉、温暖湿润,常年云雾缭绕,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微酸性,具有茶叶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

全县现有茶叶有限责任公司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全国供销社重点龙头企业1家;贵州省著名商标3个;6家公司获得了QS认证。纳雍高山生态有机茶先后荣获9项国际金奖,多项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银奖及多项省、市优质农产品奖。2009至201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10年中国茶业流通协会授予纳雍“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荣誉称号。现有优质茶叶生产基地15万亩,分布于全县21个乡镇,其中投产茶园6.8万亩,低产茶园2.2万亩,幼龄茶园5.7万亩,有机茶认证面积1.8万亩。年加工成品茶620余吨,年产值1.3亿元。

9 赫章核桃

赫章核桃因产自赫章县而得名。其特点是壳薄、仁饱满、易取仁、味香纯等,是出口的农特产品之一。目前赫章核桃的种植遍布全县27个乡镇,总面积达16万亩。2006年,赫章获评为“全国核桃林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区”,并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出核桃糖、核桃露、核桃乳等产品;2007年,赫章县林业局选送的核桃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等8家单位评选为“奥运推荐果品”;2014年,赫章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等单位评定为“中国核桃之乡”。核桃产业年产值超亿元,已成为赫章农民致富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

毕节“乌蒙山宝·毕节珍好”的特色产品还远不止这些,比如享誉国内外的毕节大白蒜、大方漆器、金沙贡茶、赫章可乐猪、纳雍樱桃等等,它们一同构筑起富民兴毕的宽阔平台,在决战贫困、同步小康的宏伟征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