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毕节市2017年“送文化下乡百场演艺工程”活动巡演综述

2020年10月13日 10阅读 来源:毕节日报 2018/1/8

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

——毕节市2017年“送文化下乡百场演艺工程”活动巡演综述

启动仪式现场

巡演走进七星关区阴底乡

巡演现场

为深入推进“文军扶贫”“五城同创”,使“送文化”与“种文化”活动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17年5月至11月底,市直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开展了毕节市2017年“送文化下乡百场演艺工程”巡演活动,向毕节各地群众送上了一道道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此次活动主题为“铸魂聚力·助攻脱贫”,旨在认真贯彻落实2017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文军扶贫”行动,为打赢“113攻坚战”凝心聚气;大力繁荣发展试验区文化,把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送到基层。

活动中,具体负责编排演出节目的乌蒙演艺集团组建两支演出队分别到七星关区、大方县、威宁自治县、纳雍县等10个县(区)百余个乡(镇)开展演出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据不完全统计,每场观看的观众在1800人(次)以上,观众最多的场(次)达5000余人。

为把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送到基层群众中,乌蒙演艺集团多管齐下,精心组织、编排、创作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

演出包含舞蹈、曲艺小品、声乐表演、器乐演奏、魔术等13个不同形式的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演出节目还定期进行调整补充,每场演出时间不低于1小时。

主办方和承办单位以巡演为契机,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将“送文化、种文化与新时期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深受基层百姓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活动中,广大演职员工克服路途遥远艰辛,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始终以积极饱满的精神,敬业爱岗的姿态圆满完成百场演艺活动。”负责承办的乌蒙演艺集团副团长熊正江介绍,演出时,演员需要身兼数职,主持、跳舞、唱歌、小品等,一场演出可能需要上台五六次。两个演出队按照不同的演出路线,力求能覆盖全市各县(区),一天一个演出团队在两个乡镇进行演出。

为了让节目更接地气,更受老百姓的欢迎,每次演出后,工作人员发给老百姓一张测评表,表上有演出的节目单,让老百姓选出他们喜欢的节目。工作人员收回测评表后进行分析,调查老百姓喜欢哪一类节目,以便在以后的演出中调整节目单,进一步提高演出成效和影响力。

活动中不仅“送文化”下乡,还开展“种文化”活动。即在节目开演时,让当地群众准备一两个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节目同台表演。期间,如果节目存在不足之处,工作人员还会对其进行指导,让本地特色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据了解,省文化厅还将我市“百场演艺工程”作为政府采购公益文化项目的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

熊正江表示,脱贫攻坚工作既是物质的脱贫,又是精神上的脱贫。演出活动开展以来,深受基层百姓的欢迎,提振了全市“脱贫攻坚”的精气神,让老百姓感受家乡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2018年,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推动‘送文化下乡百场演艺工程’常态化。”熊正江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