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聚焦泸州两会】泸县融入主城 关键棋下得怎样了?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泸州新闻网 2017/1/6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泸州市“两会”特别报道

;

按照《成渝城市群规划》,到2020年,泸州将建成“双两百”城市。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公共服务等成了当务之急,为此,泸州2016年作出了向北发展的决策,将泸县纳入主城区统筹规划。

如今,泸县撤县设区工作已经启动近一年,泸县是如何融入主城区一体化发展的?未来还有何打算?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人大代表、泸县住建局局长冉安健,市人大代表、玉蟾街道社事办主任、清溪社区党委书记徐光会。

空港路促进泸县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 记者 牟科 摄

空港路促进泸县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 记者 牟科 摄

提高市民认同感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泸县融入主城区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在于泸县居民融入主城区一体化发展。“要让每个泸县人都把自己看成大城泸州的一份子,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徐光会说。

泸县人要加强和泸州主城区的互动,带动泸县尽快融入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去年6月30日,纳福港城大道正式通车,打通了泸县融入主城区一体化发展的通道,缩短了泸县与主城区的空间距离,为泸县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泸县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产业发展关联互动

近年来,泸县医药产业发展迅速,步长制药、科瑞德制药等骨干企业陆续落地,泸县成为泸州北部医药、食品产业集群。发挥自身优势,加强错位发展,才能更快融入主城区、服务主城区。

冉安健说,泸县抓住泸州建设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机遇,与泸州主城区“产业同链、关联互动”,形成泸州“金三角”重要产业基地。发挥骨干企业龙头带动效应,尽快形成产业规模,通过聚力打造医药产业园、城西工业园、空港产业园和临港产业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配套生产、生活性服务业。

“泸县在白酒等传统行业、现代农业等方面,也有较大优势。”据介绍,泸县通过统筹推进白酒、建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突出休闲度假、农耕体验、主题文化特色,发展全域旅游,推动商贸服务现代化,坚持绿色生态有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在自身优势基础上,努力打造全国知名农产品品牌,既可以带动自身经济发展,也可以提高泸州在外知名度。

立体对接互联互通

融入主城区一体化发展,首要任务是缩短泸县与主城区的距离。冉安健说,目前泸州正在建设全国重要区域性交通枢纽,泸县抓住此机遇,突出与泸州主城区“立体对接、互联互通”。

泸县是泸州所有区县中同时距离成都、重庆最近的城市,是泸州的北大门、都市副中心,发展轨道交通、骨干路网、综合港口成为泸县与外部联系的关键。据冉安健介绍,泸县以县城、泸州(云龙)机场、神仙桥码头为节点,建设了神仙桥码头疏港路(神仙桥码头-泸州国际集装箱码头)、合牛路泸县段(牛滩-得胜-云龙-兆雅-太伏),以此协助建设南渝泸、泸永高速,配合建设川南城际铁路、渝昆高铁,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推进隆黄铁路公交化改造,提升北部向外交通能力。

目前,泸州的跨江通道多在主城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泸县融入主城区发展的脚步“。泸县加快建设海潮沱江大桥、新路口长江大桥,形成拥江发展的格局。”通过解决跨江桥梁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制约,打通泸县融入主城区的通道。据介绍,泸县同时还在建设瓦子-潮河-海潮-胡市一级公路,连接福瓦路、酒香大道、港城大道;建设方洞-立石公路,连接福清路、泸永路。通过完善北部交通路网,打造北部半小时经济圈,形成泸州“金三角”立体交通体系。

城镇相融互补

融入主城区发展,并不单是县城的融入,而是全域融入。据冉安健介绍,泸县要实现与主城区“产城一体、相融互补”,着力建设城镇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城镇品质三大提升工程,形成泸州“金三角”重要城镇群。

.其中,围绕加快构建泸州大城市战略,重点打造“三条轴线”,建设云龙、得胜空港产业城镇群,与县城共同形成中线城镇集中发展带,建设海潮、潮河、天兴、牛滩生态型城镇群,形成西线现代农业经济带,建设兆雅、太伏工贸型城镇群,形成东线工业经济带。

在城市群中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新村聚居点,通过引导农民和农村非农产业有序集中,完善配套设施,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通过轴线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全域化融入泸州。

一体化给主城区带来这些“见面礼”

当好北部生态屏障

作为主城区的“新伙伴”,必须实现与泸州“环境共治、和谐共生”。“为此,实施生态治理、生态屏障、生态保障三大生态工程,形成泸州‘金三角’重要生态基地。”冉安健说。

据冉安健介绍,泸县通过实施河湖连通、水源还清、水土流失治理、防洪等工程,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严格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对泸县现有的生态问题进行治理。

同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要强化生态保护规划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规划的多规融合,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制度,划定生态保护区,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生态治理体系。

区域资源共建共享

融入主城区一体化发展,意味着泸县也成为了主城区的一份子。徐光会说,泸县正着力打造成为泸州的教育、卫生副中心,做好泸州发展的“后备军”。

“我们正在构建应急医疗救援服务体系,建成三级应急医疗救援服务网络。”徐光会说,通过解决教育、卫生等问题,才能提升城市本身的承载能力,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县域居民,在提高基础设施、配套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人才的引进。“我们现在通过招聘等形式,强化社区卫生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在硬件与软件共同发展的前提下,泸县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主城区一体化发展。“资源共享,才能更好地提高泸县经济发展水平”。

可以预见,随着融入速度的加快,共建共存的“红包”将越来越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