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泸州30名委员代表向市委、市政府集中“献智”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泸州新闻网 2014/2/24







   21日上午,在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联组讨论会上,15个委员小组推荐的30名委员代表与党政领导面对面交流,向市委、市政府集中“献智”。委员们围绕泸州的中心工作积极议政,为泸州实现“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出谋划策。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小组:
  杜绝污染源进入城区周边的园区
  泸州的PM2.5主要来源是工业粉尘、汽车尾气、建筑工地粉尘等,建议加强源头治理。加强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环保论证工作,杜绝污染源进入城区周边的园区。
  政府主导,卫生行政部门牵头,相关食品药监和医保参与组建我市医疗联合体,建立双向转诊网络信息系统和转诊医保报销绿色通道。
  从新城区开始开展城市共同沟建设,把各种管线集中在一起,增大城市地面空间,减少反复开挖。
  社会法制委员小组:
  依法治市,推动城管地方立法
  要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城市管理地方立法的推动作用尤为重要。
  依法行政是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而城管执法依据模糊,成为“短板”。如果行政管理无法可依,可能导致政府职能“缺位”,或大包大揽致职能“越位”。建议在法律缺位的情况下,制定地方管理依据,作为城管执法的相应依据,以避免执法越位,推动城市管理工作。
纳溪区委员小组:
  扶持泸州特色产业发展
  泸州产业发展要突破,亟待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打造多点支撑的县域特色产业。建议市上加大力度扶持中国酒镇、酒庄、纳溪特早茶等特色产业,为泸州经济转型发展突破增添亮点。
  我市产业发展突破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建议打造特色园区,推进产业差异化发展;出台鼓励政策,保障产业差异化发展。
  江阳区委员小组:
  扩大小区物业管理权限
  江阳区作为城市的中心,小区管理水平代表泸州城市管理水平。近年来,物业公司与业主及水电气单位的纠纷层出不穷,无物业小区安全隐患较大,建议理顺物管管理体制,建立政府部门介入机制,扩大物业管理权限。
  加强方山景区建设,形成独特的内涵和外延“珍珠链”;结合双百特大城市发展,借鉴成功的建设经验,把方山建成佛教旅游休闲胜地。
  目前,泸州江阳城区33%的生源来自区外,江阳区财政承担责任范围以外的义务越来越重,建议在义务经费划拨上应适当倾斜,以促进教育均衡和品牌协调发展。
提案委员小组:
  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企业上市
  我市高度重视企业的上市工作,但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的部分企业,大多存在信心不足,企业内部法人治理及财务管理制度滞后,对上市认识不够等问题。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增强企业开展上市工作的积极性;为上市企业提供“绿色通道”,相关部门主动服务;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整合我市中介机构等资源,为拟上市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古蔺县委员小组:
  在古蔺县城设立民族班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面临很多困难,但也有很多机遇,建议领导牵头,召集相关部门研究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等政策,保证少数民族地区2020年能同步进入小康。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持和干部培养。建议在县城设立民族班,招收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就读,让边远地区的适龄儿童,能享受到义务教育。注重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的培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录用比例。
  财经委员小组:
  打造泸州化工产业经济升级版
  这几年,是化工产业经营惨淡的时期,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效益下滑等困难。化工产业的出路在于改革和升级转型,但这两者对企业来说成本都很高,希望政府和企业一起来承担这些成本。
  泸州化工产业具有基础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物流优势等,建议政府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严格准入条件;加大产业转型的扶持力度;打造招大引强的平台;把城市的规划功能布局好。
泸县委员小组:
  建立泸酒地方标准体系
  针对目前酒类管理法规不完善、发展体制不健全、行业不诚信、市场不景气、质量标准不统一的现状,建议建立由政府引导、行业主导、专家参与的,高于国家级标准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泸酒地方标准体系和行业自律公约。泸酒质量要高于国家一般标准,以此树立泸州白酒在中国行业的标杆。建立的标准体系,要有泸州白酒的典型特征。
  建议整合资源,引入资本多元投入,建设成立泸州酒业集散中心和泸酒品牌推广中心。
  祖国统一联谊委员小组:
  完善城区半小时旅游交通圈
  目前,泸州旅游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景区管理体制不顺等。建议政府主导,科学制定景区开发专项规划等,完善城区半小时旅游交通圈。
  加快开发一批重点旅游项目,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金牌旅游区,重点策划2-3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营销活动。
 ;;; 合江县委员小组:
  推动重点旅游区率先加快发展
  加快泸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首先,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区县加大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建议泸州每年召开一次旅游发展大会,整合安排项目、资金、用地指标等各类资源到承办地,全力推动重点景区率先加快发展,促进承办地旅游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次,落实保障措施,确保旅游项目落地见效。最后,整合配套项目,切实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教科文卫体小组:
  做好技能人才培训规划
  目前,泸州产业发展中,存在企业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缺乏,而中职学生、高中生就业难的现象,建议由市上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做好人才的动态需求预测;由教育等部门,做好技能人才和培养培训规划;由职教联盟做好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由各园区协调企业引进、选拔、管理、使用各类人才。
  另外,针对出租车打车难的现象,建议增加出租车投放量,规范拼车问题。
  叙永县委员小组:
  民生支出考核方式应实事求是
  民生支出考核方式应实事求是。目前,区县财政考核方式要求,民生支出在财政中所占比重要高于上一年,因一些区县主要依靠省上投入,不稳定,因此建议改变区县财政民生支出的考核方式,实事求是进行考核。
;;;;;;; 龙马潭区委员小组:
  支持非公经济发展
  关注非公经济发展。全市非公经济这几年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快,但也存在支持政策信息不畅、政策知晓度不高等问题。建议用够、用活、用好推动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让非公企业受益;切实采取措施,在用地等问题上给予要素保障;加强队伍建设,人才素质亟待提高。
  农业委员小组: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近年来,我市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农业产业目前仍处于产业链条的最低端,效益低、规模小、收益小。建议对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新进行规划和顶层设计;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规范完善,扩大保险的覆盖率,营造现代农业产业的良好发展环境。
  学习文史委员小组:
  制定《泸州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
  建议整合“三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提升泸州知名度作出努力。这里的“三馆”即泸州起义纪念馆、中共泸州党史陈列馆、泸州地方史资料馆。
  建议尽快制定《泸州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留住城市宝贵文化资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