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搭平台 抓培训 泸州助创业者圆电商梦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泸州新闻网 2015/2/2







  2014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着力六个突破”的总体工作部署,全市民生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在就业促进方面,泸州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50万人次,农村青年技能培训1692人,认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99个,对206户低保家庭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给予求职补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4万人,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1543人,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3056人次,省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创建完成2个。

  “泸州购”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

  在位于西南商贸城2区的西南电商产业园内,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的电脑前全是年轻的面孔,屏幕上不时有阿里旺旺的蓝色图标在跳动,大家都在忙着和客户线上对接。

  “我现在还没有毕业,来到西南商贸城电商部实习,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为自己以后打算从事电商工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来自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三学生邓晓利告诉记者,从2014年6月,“泸州市在校大学生免费淘宝创业”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她和她的同学们看准泸州资源丰富的土特产,利用西南商贸城和辖区内商家联合提供的免费电商平台,合伙开起了土特产网店,当上了淘宝店主。目前,网店运行良好,他们已成为开网店的行家里手,虽未毕业,但是却提前领上薪酬当上“老板”,月收入至少在3300元以上。

  据西南商贸城电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泸州购”是以泸州西南商贸城的实体商铺为依托的线上批发零售商城,目前有在线入驻实体商户6500余户,在线商品超过10万件,是整个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实体店面+网店的电商平台,不仅为入驻商户提供网络销售渠道,还同时提供了与义乌7万余户小商品,针织用品,玩具等原产地批发商的在线进货对接功能。因此,“泸州购”是打通连接上下游产业链的一个资源整合型电商平台。“我们采取的是一个三方共赢的模式,就是以我们西南商贸城,然后以我们西南商贸城的商户以及学校三方来做大学生创业。三方的资源不一样,三方的优点长处也不一样,结合起来后就恰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订单式”培训以输送电商人才

  文印是2008年重庆西南大学的毕业生,他告诉记者,毕业后,自己做过多份工作,当过服务员,也做过司机,跑过销售,因为看好酒类销售的市场发展前景,他创办了金仓酒业,并入驻了西南商贸城。“现在传统销售模式受新型销售模式冲击很大,得知西南商贸城在举办专业电商培训后,便报名参加,希望能够有所突破。”文印说。

  通过培训,文印在处理图片和网页排版等技术方面学到了很多,并且也更深刻地意识到了传统行业面临的压力,“在开办自己的酒类销售实体店之前,我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副食销售,那时候主要是以副食销售为主,酒类销售为辅。而现在我对副食和酒类销售都很重视,尤其是酒类销售。”文印告诉记者,他计划过完这个春节,就让自己酒类销售的网店上线,开始线上线下两手抓。

  据介绍,2014年,龙马潭区就业局以扶持高校毕业生和城乡青年劳动者群体创业就业为重点,将青年劳动者培训工作与龙马潭区商贸物流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在全市率先开设了政府补贴的“订单式”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培训班,量身打造 “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解读” 、“商品摄像” 、“网店实例展示与分析”等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专业课程,着眼于培养一批电商“小老板”,帮助有创业就业意愿的人员成功实现网络创业。全年共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9期,培训学员达325人,同时,积极搭建平台,推荐参培学员到西南商贸城就业,促进了龙马潭区商贸服务业的加速发展。

;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