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政协委员献计:把方山打造为城市森林和湿地公园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泸州新闻网 2014/2/20







  委员为泸州市城镇建设、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等方面献计
; ;; 昨日,泸州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委员们紧紧围绕市委确立的“加快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总体定位和“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的目标任务,着眼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落地见效、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等全局性、前瞻性、综合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意见。
;;;;;; ;方山风景区
  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在打造川茶千亿工程中奋力作为——纳溪区政协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川茶产业,提出要依托“三山一早”(“三山”指蒙山、茗山、眉山,“一早”指泸州、宜宾两市早茶),打造“中国名茶核心区”和实施“茶产业千亿工程”战略。
  建议:我市作为川茶经济带重要成员,应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在打造川茶千亿工程中奋力作为,为促进我市现代农业突破发展增添动力。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重点项目落地见效的建议 ——民建泸州市委
  2013年,我市实施重点项目184个,完成投资671.6亿元,为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夯实了基础。但是,我市项目建设还存在落地速度慢、产出效益低等问题。
  建议:推进我市重点项目落地见效,要加强科学论证,把好项目建设的“审查关”;严肃政策措施,增强项目建设的“稳定性”;完善配套保障,加大项目建设的“供给力”;提高服务质量,当好项目建设的“贴心人”。
  关于把方山打造为城市森林和湿地公园的建议 ——江阳区政协
  方山是川南风景名胜和佛教圣地,极具自然生态和文化休闲价值。按照我市新修编的“双两百”城市发展规划,方山即将彻底融入主城区。
  建议:尽快对方山的发展进行重新定位,将其打造为城市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
  打造成渝医卫第三极,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市政协委员 任英
  泸州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础良好,在川内乃至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享有盛名。当前,我市正在“加快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需要包括医药卫生事业等产业的强力支撑,才能不断提升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
  建议:充分利用我市医卫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将泸州打造为成渝经济区医疗卫生第三极,进一步增强我市医卫事业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度。
我市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存在安全监管空白,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民革泸州市委
  近年来,我市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发展迅速,总量已达数百家,参与托管的中小学生共计上万人,总体上呈现出“小、散、乱”的特点。而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的服务对象以低龄儿童为主,如不加强安全监管,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建议:整合力量,加强监管;尽快出台学生托管机构管理办法,组织开展校外托管机构专项治理,突出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
  关于加强我市小流域污染治理的建议 ——龙马潭区政协
  我市地处长江上游,区域内小流域纵横交错,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60多条。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各小流域污染现象突出,沿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亟需强化我市小流域污染治理工作。
  建议:打破行政壁垒,多方统筹联动治理;区分轻重缓急,对症下药重点治理;争取项目政策,整合资源保障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多措并举持续治理。
  关于煤矿关闭后产煤县产业发展方向的思考 ——叙永县政协
  泸州是全省主要产煤市州之一,探明煤矿资源69亿吨,主要分布在古蔺县、叙永县和泸县。目前,产煤县壮大县域经济任务繁重,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乏力,保障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巨大,加快产煤县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当前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建议:综合开发,做强资源产业;立足优势,做大接续产业;顺应形势,培育新兴产业;抢抓机遇,用足用活政策。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建议 ——古蔺县政协
  非公经济在拉动投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有突出贡献,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少数地方仍存在“重国企轻民营”的现象,非公经济在合理融资、获取资源等方面,面临体制机制约束、要素配置不均、行业身份歧视等“隐形壁垒”,部分非公企业发展后续乏力,难以做强做大。
  建议: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在发展社会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破除要素瓶颈,创新发展模式,搭建融资平台,营造良好环境。
 ;;; 关于建立我市科技创业孵化园的建议 ——民盟泸州市委
  目前,我市正大力推进教科城建设,建立科技创业孵化园正逢其时。民盟泸州市委提出,建设我市科技创业孵化园。
  建议:借鉴先进经验,强化政策扶持,加强跟踪服务。一个政策宽松、功能齐全、服务到位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业环境,不仅能够更好地吸引众多创业者,还能成倍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孵化园对我市经济的创新辐射效应,为我市产业结构转型谋求新的出路。
  关于发展我市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建议 ——九三学社泸州市委
  生物质能源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因其来源广泛、产品丰富,倍受世界各国青睐。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已经将加快发展生物质能源作为重要能源发展战略之一。
  建议:泸州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应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这既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又有助于农民增收致富,是我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关于规范我市小额贷款公司的建议 ——泸县政协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在服务中、小、微实体经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我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较快,机构数量、资本总额、贷款余额均居全省前列,但由于尚处于成长初期,我市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建议:强化政策支持,健全监管机制,强化自治管理。
  关于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突破发展的建议 ——农工党泸州市委
  近几年,我市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2012年全市城镇化率达41.73%。但与全省43.53%和全国52.57%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建议:进一步明确我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和思路,科学制定具有前瞻性、可持续性的中长期规划,坚持走新型产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的路子,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制和环境,加强组织协调和统筹力度。
  大力发展服务业 打造泸州经济增长新引擎 ——市工商联
  将服务业打造成为我市经济增长新引擎,对于我市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制定规划,明确发展战略;完善基础设施,奠定良好基础;明确发展重点,完善市场体系;扩大开放合作,优化发展环境。
  关于促进我市慈善事业发展的建议 ——致公党泸州市委
  目前,我市慈善事业与新形势下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需求还不相适应,存在管理与激励体制不健全、组织网络建设不完善、资金募集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建议:健全管理激励机制,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加强组织网络建设,形成多元化互助帮扶格局;加强监督体系建设,提升慈善事业影响力。
  全力推进产城一体发展,打造江南新区重要增长极——合江县政协
  合江县作为江南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将其打造为江南新区的重要增长极,对于强化川渝合作、扩大我市对外辐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进一步增强江南新区建设的统筹能力,在政策、指标上支持江南新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强化城市环卫管理工作的建议 ——九三学社泸州市委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环卫事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建议:加大环卫事业投入力度,科学规划环卫公共设施,改进城市垃圾处理方式。
  关于“赤水河流域综合保护开发利用”情况的报告——市政协财经委员会
  科学推进赤水河流域综合保护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有效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而且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建议:打破行政壁垒,抱团争取把赤水河流域综合保护开发利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立足区域实际,坚持在有效的保护下推动产业科学发展;夯实发展基础,着力改善赤水河流域生产生活条件;保护开发并重,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关于我市工业经济突破发展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财经委员会
  全市上下围绕“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的目标任务,坚持以“工业为大,工业为重,工业为先”,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目前,我市工业经济运行受经济形势、政策环境、发展要素等影响,发展压力明显增大,一些突出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建议:立足优势优先,坚持不懈地抓好白酒产业;力促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有一定基础的传统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加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控数提质”,着力提升园区建设管理水平;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多方整合力量,不断优化工业突破发展环境。
  关于加强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社会法制委员会
  近年来,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但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日渐加快,我市面临着“未备先老”、“未富先老”的严峻形势。
  建议:加快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坚持政府公益性养老与市场化养老服务相结合,切实办好托底的公办养老机构,全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积极引导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健全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努力构建起“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