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在解读泸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商务局等部门现场就记者关心的问题一一作出解答。
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
记者: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我们具体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有什么特点?
泸州市发改委:市委《决定》对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目标予以明确。具体来看:一是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在此基础上再经过4年左右的奋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二是建成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以及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四川南向东向开放重要门户、内陆开放高地。
这个目标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强化“量”的意识。市委《决定》明确了两个时间节点下全市经济总量具体目标任务,突出做大经济总量,强化总量支撑。二是强化“快”的意识。《决定》要求全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走在全省前列,延续了市第八次党代会关于“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主题要求。三是强化“进”的意识。《决定》要求全市的产业实力要显著增强,城市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快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与全省经济副中心相匹配的产业竞争力、城市集聚力、开放影响力、环境承载力,体现了要增进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新要求。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格局
记者:这次泸州市委全会强调聚力打造“四川南向东向开放重要门户、内陆开放高地”。请问,这一全面对外开放的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接下来有哪些重大举措?
泸州市商务局: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明确了要“突出南向、提升东向”开放,因为南向拥有2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机遇,开放空间潜力很大;东向是四川省最大的内资、外资来源地。泸州作为除成都以外唯一拥有自贸试验区这一国家开放平台的市州,具备打造“四川南向东向开放重要门户、内陆开放高地”的潜力。
商务部门将全力推动泸州在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一是要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突出抓好制度创新,围绕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等领域制度创新。推进“自贸试验区+产业园”协同改革,引导各区县积极参与到自贸试验区建设中。
二是要强力推进开放大通道建设。重点要突出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尽快形成通往粵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的铁路大通道。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拓展江海、铁水等多式联运方式,畅通到长三角、京津冀和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东向开放通道。
三是要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推动对外开放合作。重点突出南向开放,深化与昭通、毕节、遵义等滇东黔北地区合作,加强与南宁、钦州、广州、香港等地联系对接,加快融入粵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拓展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往来、产能合作。
四是加快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对外贸易加快发展,提升外贸便利水平,促进外贸规模扩大。力争全市三年内实际利用外资突破50亿元人民币,贸易进出口额超过200亿人民币。
到2022年 实现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梦
记者:泸州市强力推进开放大通道建设将有哪些重点?
泸州市交通局:在大通道建设工作中,我们交通部门主要是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全力攻坚铁路大通道建设,二是大力对外拓展黄金水道,三是全面加密对外对内公路通道。
而泸州在推进大通道建设中,最大的短板是高铁。在这一次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上,将弥补高铁短板作为全市人民重中之重的问题来抓,主要有这样几个举措。
一是全面做好高铁规划。整个泸州的高铁规划重点就是一个“十”字交叉的枢纽规划,就是渝昆高铁和蓉遵高铁在泸州形成十字交叉。这样的规划就形成了四川南向——成都到自贡到泸州到遵义到贵阳,通过贵阳到广东和广西,全线时速350公里的大通道。渝昆高铁本身是一个大通道,这样的话我们泸州以后就是真正的铁路枢纽。目前渝昆已经没有问题了,力争今年开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要全力争取泸州至遵义这段,把它变性提速,原来是客货运要变为客专,提速由时速160公里提至350公里。这样以后我们泸州的铁路枢纽,无论是往南往东往北,我们都是“十”字枢纽大通道。
二是市委政府组建专班。市委市政府明确,由一系列市领导,在全市范围内抽调十几名同志,与铁建办一起组建高铁专班,全力攻坚。
三是广泛吸纳人才。最近正在面向全国招聘一批具有5年以上铁路工作经验的人才,与此同时,我们在铁二院已经争取到了一个隧道专家,全程脱产支持我们的高铁建设。
四是保障要素资源。主要是针对已经在建的川南城际铁路,全力搞好征拆协调工作。还有我们即将开工的渝昆高铁和高铁站征拆的各个方面工作,全面搞好。我们考虑通过高铁站在龙马潭片区要力争打造成高铁新城,正在做规划。通过这样几个举措,我相信我们泸州人最快在2020年实现坐城际铁路的梦,渝昆高铁今年开工的话,到2022年我们就能实现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梦。
以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为契机 全面推动泸州高质量发展
记者:泸州市委全会作出“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决定,请介绍一下,泸州市委提出“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泸州市委政研室: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是泸州市委《决定》的主题,是泸州贯彻落实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推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定位。确立这个主题和定位,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四川省委寄予厚望,泸州必须展示奋进者的姿态。四川省委在部署“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时,明确提出把川南经济区打造成为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支持泸州建设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等。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省委对泸州的定位,把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努力实现更大更好更快的发展。
另一方面,进入新的起点,泸州必须提高发展质量。经过艰苦努力,泸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离建成区域中心的目标越来越近,具备了迈向更高发展水平的基础和条件。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泸州市人均GDP较低、铁路建设滞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是要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泸州综合竞争力,进而加速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