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上说:“要学习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我想,我们搞新闻工作的同志也应该学习“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这种精神。当日,在第一时间看到的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和有关情况是从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节目中收看的,我还发现参加这次几个点上报道的记者有几位是女记者,他们的工作十分辛苦。
平常多关注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的新闻,不仅可以从中了解中央的方针、政策及各地发生的新闻,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采访、拍摄、写作经验。因为同一事件,各家、各级媒体,在如何做标题及如何写导语方面各有所长。
每天坚持看各级党报和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是我多年坚持的一个习惯。因为对我这样的基层新闻工作者来说,能够在阅读和收看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采访、写作水平。人们常说:“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读口生”,对搞新闻工作的来说应是“三天不看眼生,三天不练手生”。
其次还要不断总结。对同一新闻事件,只要我参与了采访报道,我要看上级媒体是如何在选材,如何在谋篇,如何在做标题,如何在写导语,比较各家的长处和短处。再者,凡是我写的新闻稿件,向上级媒体投稿,无论是文稿还是图片,我要看编辑对我的标题改动在哪,及文中其他地方改动在哪,揣摩编辑为何那样改,以便在今后的采访和写作中注意类似问题,哪怕是图片说明上个别文字的改动,也对自己今后的写作有所启发。近几年来,我在上级媒体发表的新闻作品剪报都有厚厚的一本,一是用于资料收集,二是用于总结提高。
有人问我,你哪来那么多作品在上级报刊发表?我想首先应该感谢上级报刊的编辑同志对我的关心。再来,要看采访作品是否具有新闻性。要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新闻性,首先应练就一套新闻眼和新闻鼻,从群众生活中发现新闻,从身边发现新闻,勤于思考,积累素材。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对于基层新闻工作者来说,应该是“生活和工作中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广交朋友,建立定点的信息源,只要对方一有情况,他们便会及时向我通报,像绵竹市年画馆、绵竹文管所等;二是从上级媒体记者来绵竹时获取线索,像《剑南春发展循环经济年节能增效上千万元》、《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城乡》等稿件,我的这些作品都被《人民网》、《四川日报》重要版面予以采用。
采访前还要作好准备,收集有关资料,列出采访提纲,这些对采访和写作都大有帮助,此外在采访中就要构思如何写,取什么标题都要早作准备。另外在写作中要注意叙事突出动感,描绘富有美感,修辞要有实感。像我采访写的《公路尽头是大山》、《成都知青:三十二年难舍故乡情》、《梨花熏得游人醉、直把农家当自家》等作品都注意了这些。
近年来,每年我都有上百个新闻作品在《德阳日报》等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我采写的电视新闻《书记、市长的特殊客人》、《绵竹采用沼气技术治理城镇污水费省效宏》分获四川省政府新闻三等奖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新闻二等奖。我拍摄的图片《七旬老翁自办小平图片展》还获四川省第22届新闻摄影大赛二等奖。
回顾10多年的新闻生涯,我感到有苦也有甜。新闻,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活到老,学到老。
旌阳区哪有旌阳乡?
德阳日报编辑部:
我是德阳日报的一名读者。贵报2006年6月19日头版发表了一篇题为《旌阳乡沼气点亮农民新生活》的文章,该文章抓住当前我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热点问题,介绍了旌阳区“旌阳乡”利用沼气发展农村经济的先进经验,值得一读。但稍留心一下,却发现该篇文章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就是将“东湖乡”误为“旌阳乡”。
旌阳区于2006年初将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1月12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5号)批准,同意旌阳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即由原来的18个镇、2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1个镇、1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将原寿丰镇的新沟、刁桥、高槐、石板、宝华5个村和寿丰场镇居委会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旌阳乡,旌阳乡人民政府驻德阳市区玉泉路,并将旌阳乡更名为东湖乡。调整后的各乡镇于5月份同时举行了挂牌仪式。
因此,旌阳区现在根本就没有旌阳乡。
盼复!
德阳日报一读者
2006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