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公选”女村主任的“答卷”———记万福镇优秀党员、平梁村村委会主任周蓉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德阳日报 2004/8/3






    在广汉市万福镇,34岁的“优秀党员”、平梁村村委会主任周蓉,以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实绩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尊重。

受命于艰难之际

  周蓉所在的平梁村,过去是万福镇有名的后进村,该村的村务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去年底,万福镇党委决定调整村委会班子,张贴公告,动员有志者自愿报名参与村委会主任的竞选。公告贴出半个月后,却没有一个人报名。于是,镇党委派人到该村的每个社找群众座谈,征求意见,请群众推选村主任候选人,周蓉成为群众推举的5名候选人之一。

  去年11月,经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投票选举,周蓉当选为平梁村村委会主任。

  选举结果出来时,一些老党员语重心长地对周蓉说:“希望你能带领全村的群众致富,尽快改变平梁村的落后面貌。”60多岁的老党员叶华秀拉着她的手说道:“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群众会支持你的。”

  周蓉家是做羽毛生意的,每年收入数万元,家境很殷实,而当村干部既劳心又劳力,每月的工资就200元钱。但是,想到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全村1300多群众对自己的期望,她下决心一定要干出名堂。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去年12月,周蓉刚上任一个月就遇到了第一个考验。

  一天傍晚7点左右,周蓉家里正在给第二天就要到北京去当兵的侄儿饯行。亲戚朋友来了一大屋,大家刚端上碗热热闹闹吃晚饭,4社特困户沈中芳的小儿子气喘吁吁地跑来,着急地叫道:“周主任,我妈妈不行了!”

  周蓉二话没说,撂下碗就去沈中芳家。同时在电话中向村支部书记汇报了情况。

  她到病人家一看,已失去知觉的沈中芳躺在地上,因患病而极度肿大的身体到处都裂着小口子。身上不停地流淌的黄水恶臭难当,周围的一些人掩鼻而退。周蓉忍着不断往上冒的胃液,艰难地给体重90多公斤的沈中芳洗身子、换衣服,然后与其他人一道把她送到镇卫生院。

  那晚,周蓉一直守在沈中芳身边,直到医生表示“已无回天之力”。

  沈中芳一家是村里出了名的特困户,一年前,其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一笔债务。为此,周蓉带头捐款,处理了沈中芳的后事。

  沈中芳夫妇相继去世后,留下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老大还是傻子。周蓉像慈母一样,带他们去洗澡、理发,买了新衣服和新被子,然后把他们送到万福镇的敬老院请人照管。

  说到此事,周蓉的话很朴实:“这样的事,总得有人去做,身为党员,又是干部,这样的事不能不管。”

忍辱负重化解矛盾

  平梁村1社紧邻青白江,每年雨季该社所在河堤都要被冲毁,影响村民们的生产生活。今年2月,平梁村经广汉水利部门批准,与一沙石老板达成协议,让沙石老板在获得部分沙石资源开采权的同时,负责在汛期前修好该段河堤。

  然而,部分村民对此运作方式不理解。3月底,个别村民与沙市老板发生纠纷,其中两位村民受伤住院,由此造成村民集体闹事,正在修筑的河堤被搁置下来。

  周蓉知情后心急如焚,她带着其他村干部连夜赶到医院处理问题,直到凌晨3点钟才回家。第二天自己又花钱买了水果,再次到医院看望受伤的村民。然后与其他村干部一起到1社做村民的工作,协调纠纷。有些村民认为村干部接受了沙石老板的贿赂,村干部去一次,挨一次骂。有人还指着周蓉骂道:“你没有受贿怎么会来当说客?”周蓉忍着眼泪悄悄地往肚里吞,还不断给其他村干部打气。

  为协调好这项工作,周蓉他们往往是今天忍着眼泪被赶出来,第二天又和颜悦色去敲村民的门,92户村民,一户一户地去解释,一户一户地去收集意见。那些天,他们每天都要凌晨一二点钟才能回家休息。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反复细致的说服工作,终于融化了村民们心上的坚冰。周蓉趁热打铁,立即找沙石老板协商彻底化解矛盾的办法,最后,该老板同意支付1社今年的水费等开支,一场群体性纠纷终于化解了。

吃苦耐劳谋求发展

  “河堤事件”的圆满解决给周蓉莫大的信心。她进一步深入各社了解各方面情况。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大春用水难是村上的主要矛盾。万福镇本已是尾水区,平梁村又是这个尾水区里用水最困难的社,而造成平梁村用水难的“瓶颈”,是新丰镇清江村3、4社的沟渠低洼、严重渗漏,水路不畅。年年水稻栽插季节,一些村民经常为早点用水而大动干戈,甚至酿成群体上访事件。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周蓉立即发动全村群众捐资出力,并争取到上级的大力支持,把多年没有解决的清江3、4社300米的低洼、渗漏沟渠改造成“三面光”水渠,让宝贵的灌溉用水顺顺当当地流到平梁村。

  在协调用水期间,从5月19日开始,周蓉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戴个草帽出门“守水”,往往要熬到凌晨两点左右才能回家休息一会儿,几十条沟渠,每天来来回回不知要跑多少趟。她精心调度,把难收农税的社安排在第一轮用水,自己所在的4社则安排在最后一轮,而自己家又是最后一轮的最后一个。

  尽管如此,还是有个别村民不理解。有一天,大雨滂沱,周蓉浑身淋得透湿,一村民见到她说的话十分难听。又累又饿的周蓉沉默不语,旁边一个叫李道翠的村民实在看不下去了,便为周蓉打抱不平:“人家每天累死累活的,自己的事情一样都顾不上,你这样说好不好意思!”听闻此言,向来倔强的周蓉忍不住哭了,她说:“受累受苦我不怕,就怕群众不理解。”

  今年,平梁村没有再因争水而发生上访事件,水稻栽插还比往年提前3天完成。

  周蓉说:“当干部要想得到群众的支持,就要让老百姓得实惠。”上任之后,她认真思考全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与种子公司联系200亩的小麦制种,使农民每亩增收200元。今年,村上计划把小麦制种面积再扩大100—150亩,周蓉还和村干部集资8万元,租了25亩地,准备水稻收割后就种大棚蘑菇,给村民作个示范,如果效果好,就在村里推广种植。明年,计划与大地种业合作,在村里大面积推广水稻制种。

  平梁村的老文书丁怀会说:“周蓉做事公平,舍得吃苦,事事带头,村上有这样的带头人,村民致富有希望了。”在采访中,有位村民不无感慨地说:“只有像周蓉这样热情正直、舍得吃苦的村干部,才能带领大家真正改变平梁村的面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